冬去蛇留诗意里,春来马入画图中。十二生肖轮回,又来到了马年。说起马,是尽人皆知的动物,除了具有牲畜的属性之外,它还具有许多特殊的品性,在中国文化中,现实中的马与传说中的龙一样,都是神奇的动物,合称“龙马精神”。
马年说马,我不想赞美生活中的马,而把笔触停留在大潮汕的版图上,寻找与“马”相关的地名、事物与俗语,扬我潮汕之“马文化”。
“马”地名多故事
马矫健骠骏,在古代社会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作战中极其重要的代步工具。由于马与人在生产生活上息息相关,昔年许多城乡、村落都可见到马的身影,有马的地方因而就产生了“马”的地名。
在潮汕众多“马”地名中,有些地名是因地形肖似马而得名的,如揭阳榕城西南的石马山,就因此处形似一匹临江而立的高头骏马而得名。普宁南阳山与大南山交接处的马鞍山,因山梁低凹形似马鞍而得名。澄海六合围东堤外的马礁,因形似马而得名。达濠岛南侧的马耳角,又称马鹿坑山,是广澳大山向南延伸的突出部分,因形似马的耳朵而得名。此外,也有因姓氏及其它原因而得名的,如潮阳西胪的马厝寮,昔时村地有马家寮屋,明万历年间建村时就定名为马厝寮。汕头金平区岐山的马西,相传村址形似鲤鱼,故初名鲤鱼尾,后因村人自下蓬鸥下马西巷迁此建村,改称今名。在潮阳境内西部、练江中游之南的司马浦,明洪武年间建村,因祖先中有人曾在朝中任“司马”官职,加上此地为河边冲积平原,故命名司马浦。达濠赤港村大道寨门内东南面的马厝围,原该地是一片耕地,称“后陇洋”。清代末期,马姓地主将耕地盖建为房屋,一式十五座,故名。揭阳榕城马牙,历史上曾是与马有关的集市。普宁流沙的马栅村,明末清初,闽人先后迁此定居,初名新田寮,后因本土佃主潮阳马大德逝世后修坟葬于村北,为纪念其对本村之恩惠,故改名马公栅,于1950年易名“马栅”。
据了解,一些“马”地名的由来还颇有来头,饶平马头山就是其中之一,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南逃,来到这个元兵未到的马头山,准备以这里的岛屿天然屏障为基地,重振王朝。当时他环顾四周,深感这里“有旗(旗头山)无带,有马(马头山)无鞍,有井(七夕井)无栏,有门(大小金门)无闩”,似乎欠缺些什么,便诏命三山土地伯公,驱赶石羊、石马来此建城、筑栏、造闩、绣带、制鞍。哪知中途被一孕妇点破,那些石羊、石马便现了原形,变成满山遍野的重叠怪石,从而形成了海滨石林,也就是今日的柘林古镇。当年赵昺还曾经在南澳岛住了半个月,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现在人们见到的宋井就是当年的马井。说到井,饶平下浮山乡也有一处饮马井,相传宋景炎二年许夫人率义军与元兵大战于百丈埔,挖井作为义军饮马处。饶平三饶马冈则另有一段“古”,那就是该乡每年都要过两个“春节”,除了每年传统正月初一春节外,农历六月初一还有个“过半年”,其俗与春节相同。据《三饶民俗》介绍,“过半年”节缘于当地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年五月,经过马冈乡的小河上游山洪暴发,田园房屋被冲毁。六月初一那天,从小河上游流下一条长木板,木板飘到马冈乡时,洪水即退去,人们捞上一看,板上写着“崇政王爷”四个大字。马冈乡民认为是“崇政王爷”的功德,便在河边建了一座八角宫供奉“崇政王爷”。自此以后,河水再大也都没有涨到庙前的台阶,当地年年风调雨顺。乡民为感恩便在农历六月初一“过半年”节祭祀。澄海龙田村的一处“跌马桥”也有故事:清咸丰年间,潮州、澄海一带田园失收,官府横征暴敛,民众揭竿造反。潮州知府吴均带兵从澄城到龙田镇压,途中狂风大雨骤至,在龙田村的小石桥上,吴均马失前蹄,跌死河中,村民便把此桥叫做跌马桥。
“马”建筑有规模
千百年来,随着中国马文化的发展,马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及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远,马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在潮汕地区,马文化也体现在民居建筑等方面。
“驷马拖车”是潮汕民居中一种大型宅院,它的整个格局是从中轴的三进厅堂、家庙,到两侧的“四点金”宅院,而两旁四条火巷就像拖着这座豪宅的四匹马。一般来说,驷马拖车的正门前面还会留一块地做为广场,供客人安顿车马。最具代表性的是坐落在澄海隆都镇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它占地2.5万平方米,由郎中第、善居室、寿康里和三庐书斋四座大宅院组成,506间厅房彼此连片、鳞次栉比,人称“南国大观园”。而在澄海城区的“五马垂芳”则是五座驷马拖车式的府第,为清代乾隆年间江西广信知府陈时谦所建。“五马垂芳”一语出自《幼学琼林》:“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五马”指的是太守一级的官员乘坐的车是用五匹马来拉的,是一种官阶的象征。陈时谦曾受御赐配五匹花马游街,享受当时朝廷对功臣的最高礼遇,“五马垂芳”又是一种荣誉的标志。这名字既标示着宅第主人的身份,又寄望为官清正的芳名流传久远。普宁洪阳德安里的中寨和新寨的建筑也是“驷马拖车”式的极品——中间的大祠堂象征“车”,左右两边的次要建筑象征着拖车的“马”,这样坐在“车”上的列祖列宗就由居住在两边象征着“马”的子孙拖着,轰轰隆隆从远古走来。
“马”民俗富风情
潮汕民间舞蹈形式多样,布马舞是唯一与马结缘的舞蹈,它流行于饶平新丰、饶洋一带,相传是南宋末年江西籍一瓷工所传授,已有700多年历史。有资料说,古时的布马制作相当简单,只用竹篾扎成马身,裹上白布彩绘而成。传统布马舞为八骑,即状元、榜眼、探花、进士、秀才及武士等,表演者身操布马起舞,模仿跑马形象,列队跑阵,同时配以本地音乐,采用汉乐大八音锣鼓,以大唢呐领奏曲牌《过五关》、《将军令》等,伴随舞蹈动作,队形多变。布马舞表演活动在饶平城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喜爱,每逢新春佳节及喜庆日子,人们喜欢演出布马舞展示吉祥喜庆,增添节日氛围。
走马灯,潮汕花灯之一种。民间有一副对联是这样描写走马灯的:“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走马灯外形多为宫灯状,内以剪纸粘一轮,将绘好的图案粘贴其上。燃灯以后热气上熏,纸轮辐转,灯屏上即出现人马追逐、物换景移的影像。据史书记载,宋代已有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因走马灯多在灯各个面上绘制古代武将骑马的图画,而灯转动时看起来好像几个人你追我赶一样,故名。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每逢春节,汕头工人文化宫就举办大型游园活动,都会在园内挂出走马灯,引来游客驻足观赏。
“送上马”、“接落马”是昔年潮汕地区十分盛行的民间礼俗之一。“送上马”是指潮人要“过番”,出发时亲友多有赠银钱礼物的,称为“送顺风”,也有人称为“送上马”。父母则赠以香灰符咒、“顺治”铜钱、甜粿、鸡蛋,皆寓顺风到达,得利回归,合家团圆之意。“接落马”则是“番客”从海外回乡探亲,亲戚、朋友、邻居都要备送染红的猪肉、鸡蛋之类的礼品前往迎贺,意在接风、洗尘,俗称“接落马”,也有称“接番客”。番客也答赠以从海外带来的一些物品,以表谢意。
“马”俗语含深意
潮汕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载体,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概括民情民俗,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的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
潮汕俗语涉猎的范围很广,包罗万象,既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潮汕地区自然、社会特色的反映,直接体现出潮汕民间的心态、眼光、民风、世情,其中有一部分俗语就是以马说事的。
许多带“马”字的俗语包含着很深的哲理。“好马唔食回头草”是一句激励话,“好马”就应该有能力把握住现在,努力吃完现在的“好草”,以后也就没有去吃回头草的必要了。“跋落马”多指当官的出了问题被革职。“老牛敢死,老马唔敢死”是潮人一句赌气话,即既然你牛敢生敢死,难道我马就怕死吗?“老马颠倒骑”指古时的官老爷出门多坐轿,首次骑马分不清前后。“驴头唔对马嘴”也有“驴唇唔对马嘴”、“牛头唔对马面”多种说法,喻答非所问或两不相合。“行船走马三分命”形容昔年船夫和马夫这两个职业的危险性。“听到方耀马蹄声,田地去掉一大畔”意指方耀1870年办清乡圈地,虽打击豪绅,也抢占民田,喻无端生祸,损失重大。
潮汕俗语有一说:牛马年,好种田。按照老百姓的说法,今年马年是个好年景,祝愿潮汕父老乡亲“马年到来踌躇满,马到功成事事顺。健康平安在身边,幸福生活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