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真是不同了。如今卧榻之侧,也开始容他人酣睡。听说在“闪客”、“博客”、“播客”、“视客”之后,“拼客”又横空出世了。
拼客,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节约成本,若干人凑在一起,共同完成某件事情。比如住所和单位远近都差不多的人,可以拼出租车、拼中饭、拼团购等等,就像一种长期的AA制。
听说好多城市都成立了拼客俱乐部,专门利用BBS联系愿意“拼”一下的年轻人。从租房子到自助游,无一不拼。拼客拼到极致,是上海人的“拼地铁票”。上海地铁是分段计价的,两个人事先短信约好,都买最低价格的票,到中途的某一站,互相换了车票再出站。据说每人每月可以省100多块。
还有拼客为了拼车最后拼命的。有个拼客和别人拼车远游,没想到一起拼车的居然是两个劫匪,险些丧命,真有些“血拼”的意味。
在中国的消费文化中,很难觅到与陌生人共同消费的传统。拼客们要花大把时间才能达成一致,真是让人佩服。
俺一直感叹汉语的魅力,总能用简约的词汇概括出最广博的意思。“拼客”就是如此。节约型社会的一个标志是让资源消耗最小化。拼客们愿意拼,也说明在一些消费上,比如租房和租车,超出了许多人的支付能力。前不久美国某公司公布了全球城市生活成本的排行,北京上海分居第14和第20位,连华盛顿都被甩在后面。
拼客以大城市白领居多,这实在让人费解。不过细细追究,却也在情理之中。打车、租公寓、吃馆子、旅游等消费,是他们这个群体维持体面的必备消费。但事实上,他们的收入在中国的大城市并不能保证足够体面的生活。拼客,就是在放弃隐私与保证消费之间做出的一个妥协的平衡。
和生活讨价还价的人啊,拼了吧。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文:贾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