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人民海军舰艇命名趣谈

人民海军舰艇命名趣谈

来源:网络转载 2015-05-11 17:4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人民海军舰艇命名趣谈
Admin (2003-10-28)


                     新华网 (2001.02.28 08:03:44)

                                           上篇


    任何有海军的国家,都拥有象征国家尊严、标志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的舰艇。有舰就有舰名。因为,舰艇是浮动的国土,经常远涉重洋,分散独立地或与其他兵种合同执行各种战斗勤务。为便于领导指挥、通信联络和保守机密,每艘舰艇从诞生起就有它的编号和大名。我人民海军的舰艇也不例外。

                 革命圣地命名第一批"护卫舰"---"蓝色国土"点燃"星星之火"

  1949年4月23日,当南京国民党总统府顶端的青天白日旗被扯下来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诞生。人民海军从无到有。对现有的舰艇如何命名?有人提议用领袖和将军的人名,有人提议用战斗英雄的人名,议论传到毛泽东主席那里,他笑着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用人名不妥。我们的海军刚刚组建,现有的战舰是我们的海上根据地,是星星之火。"领袖一语破的,将军们心领神会。9月19日,国民党海防第一舰队"旗舰"---"长治"号在上海吴淞口外大戢山海面起义。在编入人民海军序列后,更名为"南昌"舰,其意不言而喻。

  1950年4月23日,南京长江草鞋峡江面举行了华东军区海军一周年生日庆典暨舰艇命名典礼。在喧天的锣鼓和礼炮声中,随着一片片红幕的揭开,一艘艘银灰色的舰艇展示了它崭新的舰容和舰名---"井冈山"、"南昌"、"延安"、"遵义"、"古田"、"兴国"……

  这是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以革命圣地的地名命名人民海军的第一批舰艇,寓意以革命圣地的"星星之火"燎原祖国的"蓝色国土"。

  当时获得命名的战斗舰艇有51艘,登陆舰艇52艘,辅助船31艘。命名以舰种分类。护卫舰以有革命历史的城市命名,如"南昌"、"遵义";炮舰以具有革命历史的县城命名,如"兴国"、"瑞金";扫雷舰以解放区的著名村镇命名,如"张店"、"枣庄";大型坦克登陆舰以革命根据地的山岭命名,如"井冈山"、"大别山"。

                            工业重镇命名第一批"驱逐舰"
                            "海上长城"寄望"自力更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决心加快人民海军的建设步伐,1953年6月4日,我国和苏联政府签订了"海军订货协定",从苏联进口部分战斗舰艇,其中包括4艘驱逐舰。1954年9月,苏联政府电告我人民政府:由苏联太平洋舰队参谋长、海军少将彼得洛夫率舰艇编队前往青岛,先移交2艘驱逐舰---"列什切里内依(果敢)"号和"列齐威(神速)"号。

  按惯例,军舰列编到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应该用我们自己的舰名。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给两艘现代化的战舰呢?有人提议用首都"北京"和最大城市"上海";也有人提议就延用苏联的意译名"果敢"和"神速"。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大将则认为,这两艘舰艇虽然都是苏联二战时期战功卓著的战舰,但它毕竟不是我们自己建造的。我们要立足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争取早日设计建造大型军舰。自力更生靠强大的工业基地,于是把这两艘从苏联购买的军舰的舰名定为"鞍山"、"抚顺"。因为,鞍山是当时我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有"钢都"之称;抚顺是当时我国最大的燃料工业和原料工业基地之一,有"煤都"之称。命名方案上报后,很快得到中央军委批准。

  10月13日,"列什切里内依"号、"列齐威"号驱逐舰到达青岛3号码头。26日,中苏双方进行交接签字仪式和命名授旗仪式。海军参谋长周希汉宣布中央军委命令:将"列什切里内依"号命名为"鞍山"舰。将"列齐威"号命名为"抚顺"舰。在青岛永安大戏院(现延安剧院),海军青岛基地政委卢仁灿宣读了中央军委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驱逐舰大队正式成立的命令。从此,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诞生。

  1955年6月28日,苏联第二批两艘驱逐舰"列兹基"号和"列考尔特内依"号抵达青岛,并移交我军。遵照命令,将它们分别命名为"长春"号和"太原"号。四大工业重镇的市名赋予了第一批4艘驱逐舰,激励了我国船舶工业的奋发图强。欣慰的是,1992年4月24日,当"鞍山"舰作为人民海军最后一艘老式驱逐舰告别大海时,驰骋在远海大洋上的人民海军驱逐舰编队,全部都是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

                                            下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海军建设也迈上新的台阶,舰艇命名有了严格而又统一的标准。中央军委于1978年11月3日,批准同意海军舰艇命名方案。18日海军颁发《海军舰艇命名条例》,使人民海军舰艇命名从无序走向了有序。

  条例规定,舰艇的舰名、舷号,即是舰艇编入战斗序列时,由领导机关授予的部队番号和代号,同时,颁布了各类舰艇的命名规则和有关规定。

  具体命名规定是: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以大、中城市命名;核潜舰以"长征"加序号命名;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扫布雷舰以"X州"命名;猎潜艇以"X县"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X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X河"命名;辅助船艇均以表明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再加序号的形式命名。核潜艇、巡洋舰等大型战斗舰艇由总参谋部授予舰名:驱逐舰、护卫舰、常规潜艇等由海军命名。新造或新接舰艇入列或更名时,由批准授名的领导机关正式授予舰名舷号,颁发《舰艇命名证书》,舰艇按照《舰艇条令》的规定举行命名典礼;舰艇命名享受"终身制",中途一般不予更名。舰艇退役时,其舰名舷号由授予机关注销,不再授予后续舰艇。

  为了避免舰艇出现重名或交叉现象,人民海军舰艇名的授予必须严格按区域划分。即:北海舰队辖区用华北东北西北等14省市区地名(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东海舰队辖区用华东7省市及新疆自治区地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新疆);南海舰队辖区用华南及西南9市区地名(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英名授巨舰,精神传后人

  凡事都有例外。在人民海军的舰艇方阵中,有两艘特别的战舰是用人名命名的,一艘叫"郑和"舰,一艘叫"世昌"舰,他们都是归属于大连舰艇学院的训练舰。

  1987年4月,我国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在上海求新造船厂下水交付海军,归属大连舰艇学院。这艘长132米,排水量6000吨级的现代化新型军舰,可单舰环球半圈无需加油。学员在这艘舰上,可同时进行航海、观通、机电、武备、船艺、医疗等40多科目的实习训练。从而,使海军学员的海上实习由近海单项航海实习发展为远航综合实习。

  给这艘舰冠以何名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15世纪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于是,海军决定以"郑和"为舰名,以我军光辉的诞生日"八一"为舷号,这授集荣誉、机遇、责任和重托于一身的远洋航海训练舰,光荣地成为"中国军校第一舰"。

  1996年12月28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授以我国近代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名字命名的万吨巨舰---"世昌"号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缓缓驶离上海黄浦码头。这艘由国务院总理李鹏亲自批准,国家计委和海军共同出资建造的国防动员舰的诞生,是我国平战结合、寓军于民的一次重要探索。当这艘"国防动员第一舰"在船台上铺设第一块钢板的时候,大家就为起一个与这艘舰的使命相一致的名字而冥思苦索。有人提议叫"郑成功"号;有人提议叫"戚继光"号,也有人提议用动员的谐音叫"东远"号,但都不尽人意。设计者、建造者和海军官兵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在世界海战史上驰名的"黄海大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名。她是中国海军的风骨所在。1996年12月28日,海军正式任命这艘具有航海训练、直升机训练、医疗救护训练、运输、国防动员演练和综合使用等六大功能的新式综合训练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世昌"舰。
  

   (《扬子晚报》 赵利 于清洋  2001-02-27)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