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解密]康熙 乾隆南巡中的“情”与“趣”(图)

[解密]康熙 乾隆南巡中的“情”与“趣”(图)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06 09:2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康熙南巡途中,一应本章三日一奏。第一次南巡时,一日,四鼓时奏章方到,康熙即起批阅奏章。康熙第一次南巡时曾撰有《南巡笔记》,自述在南巡途中的生活,“夜坐舟中,与侍臣高士奇谈论古今兴废之迹,或读《尚书》《左传》及先秦两汉文数篇,或谈周易,或赋一诗,每至漏下三十刻不倦,日以为常。”乾隆亦是如此,南巡途中,每日都要处理政务。
    

[解密]康熙 乾隆南巡中的“情”与“趣”(图)


    康熙南巡图
    康熙读书涉猎极为广泛,除经史子集之外,对西洋近代科学尤有兴趣,他曾从西洋传教士学习数学等学科。南巡途中,康熙用所学的西洋测绘方法亲自测黄河、淮河、洪泽湖的水位及地势,决定治理方法,并取得重大成效。南巡途中,他还注意观察天象,在接见沿途的西洋人时,经常询问有关星象方面的问题。他不仅注意洋为中用,而且重视培养中国自己的数学家。康熙四十一年,大学士李光地呈献大数学家梅文鼎所著的《历学疑问》一书,他细细研究。次年南巡途中,他接见梅文鼎,晤谈三日,十分投机,梅文鼎当时年已七十余岁,康熙感叹“惜乎老矣”。后来,他召梅文鼎的孙子梅珏成到北京,进行培养,并亲授西洋代数学。
    
    乾隆极其崇拜其祖父康熙帝,为政处处效法,康熙六巡江浙,他也六巡江南。乾隆南巡相较于康熙南巡是比较奢侈的,在南巡的前一年就开始筹备,派亲王一人总理其事。派向导官员会同地方官详尽勘查沿途道路、名胜古迹,修建行宫,修桥铺路。沿途往返五千余里,陆续修建了四十余个行宫,在没有行宫的地方,搭黄布城和蒙古包住宿。在御舟住宿时,水上搭黄布水城。康熙南巡时,仅建了少数行宫,大部分地方住在地方官员的衙署里,他的亲信李煦、曹寅各捐银两万两修建行宫,康熙还认为捐银过多。乾隆南巡时,一个官员捐修苏州御道,就费银三十万两,奢侈的程度可见一斑。御舟名安福舻、翔凤艇,共有五艘,由仓场衙门制造,提前送往江南,仅御舟拉纤的河兵就需三千六百人。其余人员需用船只由江南备办,需船千余艘。这样豪华庞大的船队行进在运河上,首尾相接,旌旗蔽空,真是蔚为壮观。
    
    尽管乾隆三令五申严戒奢华,但地方大吏为赢取他的欢心,无不殚精竭虑地投其所好。第五次南巡时,御舟将至镇江,见前途岸边有一硕大无朋的仙桃,颜色红翠可爱,正当乾隆惊诧莫名时,忽见烟火大发,鞭炮齐鸣,仙桃从中轰然分开,中间现出一个巨大的戏台,正在上演迎驾的喜庆戏文。乾隆喜欢看戏,船队在运河行走时,乾隆经常坐在船头观赏风景,地方官有时就安排两舟行走于御舟前,两船之间搭板,作为戏台,演戏供乾隆欣赏。
    
    扬州是两淮盐商聚居地,康熙、乾隆南巡时,他们都殚精竭虑,讨取皇帝的欢心,最著名的行宫如天宁寺行宫、高旻寺行宫等,皆为其所建,并且陈设极为华美。康熙南巡时,平山堂本无梅花,盐商捐资种梅万株,供康熙观赏,随同康熙至扬州的曹寅有诗曰:“老我曾经香雪海,五年又见广陵春。”记此盛事。乾隆南巡时,两淮盐商三次每次报效银一百万两供乾隆赏赉之用。传说乾隆一次巡幸至扬州,当时盐商纲总江某承办一切供应。一日,乾隆去大虹园游玩,至一处,对随从的人说:“此处颇似南海之琼岛春荫,惜无塔耳。”江某听说之后,立即以万金贿赂乾隆的随从,画得塔的形状,连夜建成白塔。第二日,乾隆复来游玩,见白塔巍然矗立,非常奇怪,以为是假的,近前观之,果然为砖石所砌,询知其故,不由地赞叹盐商之财力雄厚。
    
    阅武也是南巡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康熙南巡时就在南京等地进行阅兵活动,其目的恐怕是想向江南人民示以威慑。第一次南巡时,他在南京校阅军队,亲自下场射箭,左右开弓,观者万余人。乾隆南巡时也在杭州、南京等地校阅营伍。其时,太平日久,八旗兵及绿营兵皆已腐败,将军喜欢坐轿而不骑马,士兵喜欢吹箫而不习武。乾隆第二次南巡时,杭州的绿营兵竟吹箫前来迎驾,乾隆大怒,严词训诫,下令“营伍中但许用钲鼓铜角,其箫管细乐概行禁之。”并下令将军、提镇一律不许坐轿。虽然乾隆三令五申,但颓风未能扭转,曾随乾隆最后一次南巡的嘉庆帝后来因征剿白莲教不力,斥责江南军备废弛,回忆当时阅兵的情景时说:“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当时以为笑谈。
    
    乾隆十分喜爱江南美景,每次南巡都带有画师随行,将其喜爱之美景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及承德避暑山庄仿建。江南的四大名园如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苏州的狮子林,都在圆明园中得到仿建。至于西湖十景、烟雨楼等江南名景,更是原名照搬。乾隆的母亲孝圣皇太后曾随他四次南巡,孝圣皇太后七十寿辰时,乾隆因皇太后喜欢江南景色,在万寿寺旁,仿江南街市坊巷,建苏州街,长至数里。清代诗人王闓运有诗曰:“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