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侃三国]关羽“面如重枣”是因为药物中毒?
2006-02-28 09:02:56 【】
【历史解密】【图书连载】【影像文化】【】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关羽的外表时是这样写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从罗贯中的写法看,他是有点迫不及待,所谓“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样的开场白,在《三国演义》也就关羽一个。马上就会让我们觉得此人绝对是个正面人物,将来肯定不简单。不过呢,其它的都好说,但是这个“面如重枣”就有点令人难以理解了。所谓的“重”,按字典的解释是:程度深,这个“枣”比喻的是红色,也就是说关羽的脸是大红色的。这个样子在古代好看吗?站在今人的角度上,不怎么样。笔者翻了翻相关的资料,后来发现对于关羽的这张大红脸,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各自有自己不同的说法,综合起来一看还蛮有趣的,特撰此文以博一乐。
关于关羽的这张脸,在史书中还是留下了一点记载的,不过只有一样:胡子。《三国志.关羽传》中说关羽的胡子非常漂亮。关羽不满马超受到刘备重用的时候,为了缓解关羽的情绪,诸葛亮曾经写了一封信给关羽,把关羽狠狠地夸了一番。不但说关羽“绝伦逸群”,就连胡子漂亮也给暗暗地点了出来(要说诸葛亮也是看的挺准的,不过好象肉麻了一点),结果关羽果然是扬扬得意,还把这封信拿着到处作宣传。按说胡子漂亮和脸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仔细想来还是有一点联系的。从当时时兴留须的风气看,关羽能被称为“美须髯”估计应该是经常打理的,这叫重外表,是需要时间的,要不然弄的象张裕那样“诸毛绕涿郡”(可能张裕的胡子虽然也不错,但有点自然卷,要不刘备也不会那样说了),怎么也不能说是“美须髯”。估计这脸也不会放过的。因此,关羽对自己的脸应该也不会任由风吹雨打而置之不理,弄成“面如重枣”的。也就一普通的黄脸。不过,陈寿毕竟没有见过关羽,加上关羽又死的早,也就只能作罢了。
那关羽的脸是在什么时候变成红色的呢?丘振声先生的结论是在宋代。丘先生认为:宋元时期的民间艺人,已经使用彩墨化妆,以寓褒贬。南宋灌圃翁《都城纪胜》说:“其话本与讲史着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世俗之眼戏也。”“红脸关公”是“正貌”,以表彰他的“公忠”!由此看来,关羽的红脸当在宋代涂成。(见《三国演义纵横谈》一书)
这个观点在学界已经得到肯定。基本成为公认的说法,很多人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都采用此说。这就是专家、学者的说法。这个问题咱们不懂,看看这些专家、学者,连和三国没什么关系的记述南宋杭州风俗习惯及民间艺术资料的《都城纪胜》中都能找出有用的东西。不得不说两个字:佩服!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民间传说又是怎么说的呢?笔者在“《煮酒侃三国》之关羽的出身和姓氏”一文中曾经提到:“有一个(有关关羽的民间传说)就被清代学者梁章巨收录在《归田琐记》中,故事的大意是这样:关羽小的时候力气很大,经常惹祸,父母把他关在后花园之中。一天晚上关羽开窗而出,听到有老者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本县舅爷强抢老者以和被人有婚约的女儿。关羽闻之大怒,拔剑冲入县署,把县令和其舅爷都杀了,然后亡命涿郡。途中在河边洗脸的时候,发现脸又变成了枣红色,所谓的重枣脸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故事在清代已经广为流传,估计创作的时间就更早了。不过显得有点荒诞,三国时期山明水秀的,哪有那么严重的水污染?就算是到了清代,也还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在今天的话,就难说了)。这里也要说两个字:胡来!
要说罗贯中也是有问题的。想都没想就把从宋代开始及民间流传的红脸搬到了《三国演义》中,有资料还说罗贯中曾经和一个叫做葛可久的名医是好友(见《稗史汇编》),看来关系不会怎么样,称不上是好友。因为作为一个作家,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以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最起码罗贯中也要问问葛可久:这“面如重枣”有没有什么问题呀?估计他也没问,结果关羽一出场,就成了一个病人,还糊弄了上亿读者几百年。还要说上两个字:糊涂!
这“面如重枣”有什么问题呢?前些年有一本叫做《三国演义医学趣谈》的书,作者是两位医生,他们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了“面如重枣”的问题,算是给前人“补”上了一课。书中提到:
临床看,面色的变化可以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呢!病人面色大红一般可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面部湿疹、面部脂溢性皮炎、高热及某些药物中毒。
瞎侃了这么多,也该言归正传了。其实是想说一句话:象《三国演义》这样的伟大作品,历来爱好者众多,因此对它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有分歧是很正常的,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是一件好事。但大可不必太过嚼汁,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惜相互恶意攻击甚至人格侮辱,用上一句老话:这也叫“百花齐放”嘛。还是《三国演义》说的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开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