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旅游 > 途中趣谈 > 【携程攻略】无锡攻略,无锡旅游指南/旅游介绍/旅游小贴士/区域分

【携程攻略】无锡攻略,无锡旅游指南/旅游介绍/旅游小贴士/区域分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10 10:51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 概况
  • 旅游时间
  • 出行须知
  • 扫一扫查看无锡口袋攻略

    编写作者:120+ 网友点赞:2500000+

    无锡概况

    简介

    碧波荡漾太湖水,悠悠流淌古运河。“太湖明珠”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商朝末年,“勾吴”国建立,这是无锡建城的开始。 

    无锡自古物产丰富,富庶江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在明代就形成了发达的手工业,19世纪中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太湖中出产的各种水产品种达数十种,尤其以银鱼、蟹最为著名。此外,无锡的土特产品:惠山泥人、无锡酱排骨、无锡油面筋是无锡的三大特产。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无锡风光具山水之胜,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鼋头渚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灵山大佛为世界上最高(88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东林书院、清名桥、南禅寺,古色古香中蕴含着无锡的悠久历史;江南名园寄畅园、天下第二泉、蠡园、梅园则展现了无锡的园林秀色。

    区域分布

    无锡共辖6个区和2个市。无锡市区的景点集中于崇安区和湖滨区。其中,灵山大佛、鼋头渚、梅园横山风景区等景点位于湖滨区,崇安区有景点寄畅园、东林书院、薛家花园、锡惠公园、惠山寺等。江阴市和宜兴市也属无锡,著名的华西村就位于江阴市内。

    历史文化

    历史之变革

    市名由来:据《汉书》记载,周、秦期间,无锡境内锡山多锡矿,居民竞相开挖。汉初时锡矿开尽了,故名“无锡”。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
     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市锡山区梅村镇),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太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周灭商后,因太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太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 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明清时期,无锡“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至清代中叶,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文化

    无锡自明起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明清时期,无锡“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至清代中叶,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