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党文民)5月6日,开封市天丰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仿生馒头生产线不停运转着。每天,有近10万个馒头从这里走进开封市区的400多个销售网点,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目前,我省像这样的规模以上主食生产企业已有1019家,年处理原粮能力达7000多万吨。主食产业正在成为河南的新名片。
记者从国家粮食局得到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主食加工业销售收入为1392.8亿元,占全国同行业总销售收入的23%左右,稳居全国第一位。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的27%,强筋、中筋、弱筋等品类齐全,粮食资源优势突出,而且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省内和周边主食市场巨大。但长期以来,我省以卖原粮为主,粮食附加值不高,粮食资源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全省每年调出约100亿公斤的原粮,如果这些原粮经过产业化变成主食,约可让100万人口就业,创造产值740亿元。”省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处处长朱保成分析说。
河南不单要做“中国粮仓”,更要做“国人厨房”、“世界餐桌”。
2012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并制定了主食产业化发展规划,在全国率先启动主食产业化工程。
两年多来,一大批企业在主食产业化工程的引领下迅速发展壮大。
“主食加工企业+专供粉加工企业+科研机构+农户”,作为郑州市主食产业龙头企业,河南兴泰公司以这种模式带动了新密、渑池等地37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该公司董事长刘晓真说,公司将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起45家主食生产经营公司,更大范围地带动粮食资源的转化增值。
以主食产业化为带动,新乡、鹤壁、信阳等地建设了一批粮食物流园区,发展起集粮油购销、精深加工和现代物流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在经济大盘子中,主食产业的分量与日俱增,去年我省主食加工业销售收入1392.8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销售收入的16.5%。
全麦馒头、玉米花卷、黑米蛋糕、麦芯面条……主食产业化工程的顺利推进,不但点“粮”成了金,也使老百姓的餐桌愈加丰富。
我省重点监测的150家主食产业化企业全部具有常规监测能力,91.3%的企业具备品质监测能力;这些重点企业还纷纷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共418.9万亩,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去年6月开始,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以我省为试点推广营养强化主食项目。试点在农业大县太康起步,以馒头为营养强化的新载体,主要面向学生群体提供营养强化主食。“这是营养强化和主食产业化科技创新的结合。”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助理刘勇说。
“今年我们将以放心主食为重点,积极培育规模化的主食产业企业,鼓励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省粮食局局长苗永清说。
根据主食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省工业化主食实际产量和工业总产值将分别达到3870万吨和3110亿元,届时,我省将由传统的粮食资源大省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粮食经济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