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风光
“县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找准方向、确定目标。”
“木兰是传统农牧业经济为主的县份,绿色、生态、无工业污染的自然环境是农牧产品资源最大的优势。木兰的发展,必须想方设法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这样的想法早已有之,但怎样转化却面临多种考验和制约。近年来,国人主食消费方式的变化,为木兰带来了机遇。”
“方便、快捷、营养、安全、卫生成为今天主食消费的基本要求,传统主食以家庭自制为主的格局正在发生快速转变,主食生产工业化、主食供应社会化、主食营养多样化、主食消费便利化的风潮正在兴起。”
“对于木兰而言,能否快速融入‘新主食’生产领域,以新主食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决定木兰发展大局,是十分紧迫的必答题。木兰就是要抓住主食加工业这个上游连‘三农’,下游惠民生的基础产业,实现木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木兰县委书记张国文,对即将到来的“新主食经济”时代充满信心。在刚刚结束的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黑龙江省工信委主办的2014年黑龙江省主食加工产业木兰“科企”对接会上,“四川颐康”等9家企业入驻木兰食品工业园区,投资金额达13亿元,从而为木兰“新主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王雪菲
规模化主食产品加工厂
发展新路径
主食加工 重划木兰工业版图
2014年初,木兰县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如何解决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问题,如何缓解落地大项目少、支柱产业难以形成、财政增收压力大等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矛盾,如何冲出低谷、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一条符合木兰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摆在这届领导班子面前。
木兰县委书记张国文认为,木兰要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定位,跳出县域经济传统发展的思路,要着眼木兰县情及哈市发展大局,依据国家建立“粮食绝对安全、口粮基本自给”的战略方针,抓住全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机遇,快速融入黑龙江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国家农业部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计划,全力开辟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主食加工业。
一方面,木兰县围绕“绿色、生态、环保、有机”的定位功能,以构建食品产业园为依托,全面启动了建设“低碳工业新区、绿色产业基地、山水旅游胜地、江畔宜居名城”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把木兰打造成“全省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县、全省肉羊养殖第一县和全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样板县”的发展目标。
另一方面,为让更多企业进驻木兰,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木兰,县委书记张国文多次与国家农业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黑龙江省工信委等部门沟通,推介木兰做大做强主食加工业的强大优势,主动争取农业部“科企”活动进木兰,使由木兰和省工信委中小企业局联合承办、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黑龙江省工信委主办的2014年黑龙江省主食加工产业“科企”对接会在木兰县顺利召开。
为做好安全优质、营养方便、高起点、规范化的主食加工业,县委书记张国文、县长司炳春带领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到浙江、江苏等从事主食加工的科研基地、企业和机械装备等国内领军企业及科研单位进行考察论证,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利用现有优势,整合资源转型升级,向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业发展。同时,邀请北京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编制了《木兰县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一张新主食加工业版图呈现在木兰人民眼前。
现代化畜产品加工车间
辟建产业园
传统农牧业 向新主食加工业转型
木兰县位于北纬45度,拥有广袤的绿色生态沃土,稻米、杂粮、大豆、畜产、山林特产等资源丰富,耕地面积153万亩,其中水田100万亩,80%为地表水灌溉,绿色和无公害食品水稻认证面积60万亩,是国家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多年来,木兰大力实施绿色食品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了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高标准绿色食品基地,依托近18亿斤绿色有机粮食资源,先后引进培育了以新民米业、昊伟集团、绿华园蔬菜、新合作集团为重点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金谷丰、新民米业、悦众米业等企业生产加工的大米,无公害,远销国内20余个大中城市。特色玉米年产量10万吨以上,高油、高蛋白优质大豆产量达2.2万吨。同时,养殖业迅猛发展,木兰县制定出台了肉鸡、肉羊养殖产业扶持政策,目前已经建成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14个,2013年全县肉鸡出栏量达到1500万只,肉羊饲养量达到10万只。
今年,木兰县又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了肉羊产业扶持政策,计划新建标准化肉鸡养殖小区6个、标准化肉羊养殖小区16个。到2015年,全县肉鸡出栏量将达到2000万只,肉羊出栏量将超过35万只。
原生态、规模化养殖基础,吸引了牛羊屠宰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哈尔滨本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哈尔滨东来园肉业有限公司入驻木兰。这些质量有保障、数量有规模、品牌有影响的传统农牧业要素,给木兰发展主食加工业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并将成为农产品加工业中极富潜力和前景的新增长点。
如何让新主食加工业与传统农牧业有机融合,木兰县决定在原省级工业园区基础上,辟建食品产业园区。
木兰县针对目前大众消费“即食、即热、即烹和即配主食制品”的庞大市场需求,把食品产业园划分为“一院四区”,即:食品(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主食食品加工区、畜禽制品加工区、果蔬山特产品加工区、团体人群营养配餐食品加工区。
食品园以“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以主食加工为主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集群,不仅使其成为集食品研发、加工、包装、储藏、保鲜、运输于一体的龙江现代食品产业园,而且要把食品产业园打造成为绿色食品产业的集中地、循环经济的示范地,更要让它成为食品加工业的高端平台,让传统的农牧业要素在这里成功转型,满足百姓餐桌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安全化的快餐新需求。
木兰食品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24.5亿元,增加税收4.5亿元。
形成产业集群
营养安全 制胜新主食时代
木兰县县长司炳春说:“‘新主食时代’,要靠安全、营养取胜。产业抢占市场,要靠强大的产业集群取胜”。
木兰县为打造安全优质、营养方便、高起点、规范化的主食加工业,在设立食品产业园的同时设立食品(主食)加工技术研究院,围绕木兰县水稻、大豆、玉米、山特产品及畜禽产品等丰富资源及木兰县食品(主食)加工企业共性技术需求,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立足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开展食品(主食)加工适宜性与标准化、加工工艺的工业化适应性改造技术、工程化共性关键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和自动化核心加工装备及生产线的集成与示范。
研究院通过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生产线的有机耦合,构建适用于在木兰食品(主食)加工企业中示范推广的工业化产业技术体系,为木兰县以至于周边县区主食以及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科技的植入,如同为主食加工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主食加工业产业的规模效益主要来自产业区内集群经营主体对公共设施的共享、批量运输以及产品或原材料的批量购买等所带来的成本节约。此外,主食加工业产业集群还可以形成对主食加工、包装、储藏、保鲜、运输的大规模需要,从而使得这些服务的提供能够获得利益最大化,大大节约各种产业服务的成本,并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市场竞争中靠强大的产业规模优势取胜。
木兰县具备主食加工集群升级的关键因素:特色化、品牌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木兰县农产品资源优势特色十分突出,土壤均为黑色土质,疏松肥沃,适合绿色有机水稻、玉米、大豆及其他经济作物生长,是黑龙江省商品粮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将重点发展以主食加工为主的专业化、规模化加工业产业集群,以集群化的优势,抢占市场。
同时,木兰县为完善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主食产业化发展模式,根据县域农业资源特色,精心谋划了米饭菜肴套餐精深加工项目、白米饭精深加工项目、调理米饭制品精深加工项目、火腿肠调理米饭制品精深加工项目、米粉调理食品精深加工项目、方便年糕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婴幼儿营养米粉食品加工项目、大米休闲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发芽糙米加工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无菌包装豆腐精深加工项目、干豆腐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大豆组织蛋白素食加工项目等13个投资项目,投资回收期均不超过3年。
食品产业园
平面图
天蓝风清水明
绿色名片 添彩生态木兰
主食加工业的兴起,是一场涉及百姓餐桌的绿色革命。
为了让主食加工这个新兴产业在木兰沃土上健康成长,木兰县以塑造“天蓝、树绿、风清、水明”个性化形象目标,倾力构建绿色生态环境,为木兰发展主食加工业打造一张绿色名片。
近年来,木兰县先后投资1.5亿元对江畔公园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景观防浪墙2200延长米,建设5个景观广场、5个休闲分区、1个亲水平台,公园面积由改建前的6万平方米增加到9万平方米。
新建公园面积86.5万平方米,设计建设9个景观广场,由回顾、品鉴、展望三大文化主题构成,2014年年末完成基础建设。同时,木兰县实施城市净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全面升级改造集中供热工程,实现了县城热网全覆盖,完成鑫玛热电公司减排设施建设。
为彻底铲除污染源,木兰县关停了3家高污染企业,先后拒绝了多个可投资亿元以上的造纸产业项目。同时,投资700万元完成木兰镇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扩建。完成3万平方米木兰镇破损路面恢复工程。改造棚户区1396户7万平方米,完成泥草(危)房改造6140栋,墙体节能改造3.1万平方米,城镇开发总面积达到15.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公路14.7公里、危桥13座。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新建尚东名苑、君祥家园、利鲜新区、东兴社区,总面积6万平方米。
扎实推进生态木兰建设,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检查。加快木兰镇、东兴镇申报“全国重点示范镇”和“省百强镇”建设。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建设四星级新农村4个、五星级村2个。
全面实施区位优化工程,投资11.14亿元木兰跨松花江大桥于2016年10月建成通车,木兰县到哈尔滨市区的距离将缩短至117公里,让木兰融入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交通劣势将一跃成为优势。
木兰县抢抓国家放开低空空域管理的政策机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谋划推进了哈尔滨木兰通用航空机场建设项目,交通瓶颈的打破,陆、空结合的立体式交通格局,为木兰加快发展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全面实施旅游开发工程,木兰已经被省政府纳入全省“OKL”框架旅游热线和哈尔滨市“沿江旅游开发带”。按照“中国定位、龙江品牌、冰城花园”的旅游发展思路,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聘请了北京炎黄博雅旅游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了木兰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革命老区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设计开发有机食品、地毯、柳编等特色旅游产品,切实把特色做优、品牌做强、产业做大,形成木兰自己的“拳头”产品。打造香磨山文化养生游、白杨木湿地观光游、鸡冠山生态地质游、江心岛避暑亲水游、农家乐采摘度假游等精品旅游线路,设计包装了98个极具投资潜力的中长期旅游招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