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包头市的一种地方特色美食,莜面一直为市民所喜爱,但龚杰对莜面的执著则达到了另一种境界,十几年来,他不仅研发了18种莜面的制作方法,近日更是推出了固阳莜面节活动,招呼市民免费进店吃莜面,希望此举能让更多的包头市民了解餐桌上的这种“普通”谷物,了解它的饮食文化和营养价值,让它从餐桌上的“配角”变成“主角”。
龚杰告诉记者,据他查阅相关资料,包头有文字记载的吃莜面历史长达230余年。莜面本为燕麦,这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谷物最初从国外传入时,是带着特殊“使命”的。原来,外国人吃莜面时连壳带穗一起磨,因吃后胃胀不好消化,被当做一种不健康的食物,因此,这种谷物的传入是带着当初传入者的恶意的。怎奈,聪明的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燕麦的健康吃法,成功去穗脱壳,使之成为一种长期食用可降压、降糖、降脂的健康食物。在长期食用燕麦的过程中,在民间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吃莜面的传统,比如,正月初十是耗子娶亲的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吃莜面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山西、乌兰察布、包头等地,莜面的做法也很多,尤其是包头,民间更是形成了莜面的多种吃法,炒、拌、蒸……热汤、凉汤……
捞栳栳、饺饺、狗头娃、黑老蛙含财、猫耳朵、炸花片片、山药鱼鱼、大板鱼鱼、刨折子、大跃进、手工条条、玲珑宝塔、时来运转、拿糕……这些遵循着民间传统、刻印着时代符号的各种莜面是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凝结。龚杰告诉记者,山里山外是内蒙古地区唯一能做18种莜面的饭店,而这18种莜面是他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发,挖掘民间传说和传统工艺制作而成。除了莜面的制作外,在汤料上他们也不断创新,除了严格按照传统的制作工艺改进热汤和凉汤外,还创新性地开发了蘑菇汤,四种菌菇经2个多小时的熬制,以玉米粒、青豆去除菌汤的“邪味儿”,调足鲜味儿,菌汤的营养加之有着“第一谷物”美誉的莜面的营养,使之成为绝配。
龚杰说,在长期的莜面研发中,莜面给他带来的惊喜让他更坚定地要将莜面的制作当做“一件事儿”去做。十几年前,个头较低的龚杰不仅是个230多斤的胖子,加之饮酒心脏也不好,着迷于莜面后,莜面成了他餐桌上的主食。经过十几年的莜面“调养”,龚杰不仅体重减到了190斤,体力比年轻人还好,戒酒后心脏问题也没了,这让他对莜面充满信心。他笑着告诉记者:“我孩子才8个月,我给他添主食时不添别的,就把莜面熬成烂糊糊的粥让孩子喝。”因为他要在孩子身上做个“试验”,甚至车上,他也不用车载香水,而是放几把燕麦,让这种谷物特殊的清香萦绕在他生活的每时每刻。龚杰说,他更希望所有的市民都能够像他一样认识莜面,通过这样的美食节活动,逐渐把莜面真正地推广出去,让莜面成为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食。
原标题 [龚杰:让莜面成为餐桌主食]
以上内容来自:包头晚报
[责任编辑:黎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