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清热解毒、药食兼用) (2009-12-16 19:08:15)
标签: 中药材 蒲公英 清热解毒 药食兼用 早春野菜
蒲公英(婆婆丁)
蒲公英植株 蒲公英的干燥根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的三抗作用。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菊科蒲公英属)俗称婆婆丁,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有少量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莲座状,倒披针形(齿尖向根方向),大头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部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
蒲公英在早春及晚秋开两次花。一般清明后展叶,春花期为4~5月,秋花期9-10月。每“朵”花开放时间大约7-10天,群体连续开放时间在25天左右。蒲公英具有抗寒、抗干旱、抗污染、耐瘠薄、耐践踏、耐酸碱等极强健的习性,表现出广泛的适应能力。
蒲公英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等。
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的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
叶含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醌、维生素C_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_5~9毫克/100克。
花中含山金车二醇、叶黄素和毛莨黄素。
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叶酸和维生素C。
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
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
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核黄素1.43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毫克%。
【性味】苦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李杲:微苦,寒。
③《本草述》:甘,平微寒。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甘,寒。
【归经】入肝、胃经。
①李杲:足少阴经。
②《本草衍义补遗》:入阳明、太阴经。
【功用主治-蒲公英的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①《唐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②《本草图经》:敷疮,又治恶刺及狐尿刺。
③《本草衍义补遗》: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
④《滇南本草》:敷诸疮肿毒,疥癞癣疮;祛风,消诸疮毒,散瘰疬结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闭,利膀胱。
⑤《纲目》:乌须发,壮筋骨。
⑥《医林纂要》:补脾和胃,泻火,通乳汁,治噎膈。
⑦《纲目拾遗》:疗一切毒虫蛇伤。
⑧《随息居饮食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⑨《岭南采药录》:炙脆存性,酒送服,疗胃脘痛。
⑩《山东中药》:为解毒、消炎、清热药。
治黄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利尿,催乳。
治疔疮,皮肤溃疡,眼疾肿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虫咬伤,尿路感染。
⑿《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利尿,缓泻。
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风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乳痈:蒲公英(洗净细锉),忍冬藤同煎浓汤,入少酒佐之,服罢,随手欲睡,是其功也。
(《本草衍义补遗》)
②治急性乳腺炎:蒲公英二两,香附一两。
每日一剂,煎服二次。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产后不自乳儿,蓄积乳汁,结作痈:蒲公英捣敷肿上,日三、四度易之。
(《梅师集验方》)
④治瘰疬结核,痰核绕项而生:蒲公英三钱,香附一钱,羊蹄根一钱五分,山茨菇一钱,大蓟独根二钱,虎掌草二钱,小一枝箭二钱,小九古牛一钱。
水煎,点水酒服。
(《滇南本草》)
⑤治疳疮疔毒:蒲公英捣烂覆之,别更捣汁,和酒煎服,取汗。
(《纲目》) ⑥治急性结膜炎:蒲公英、金银花。
将两药分别水煎,制成两种滴眼水。
每日滴眼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
(《全展选编·五官》)
⑦治急性化脓性感染:蒲公英、乳香、汉药、甘草,煎服。
(《中医杂志》(11):31,1965)
⑧治多年恶疮及蛇螫肿毒:蒲公英捣烂,贴。
(《救急方》)
⑨治肝炎:蒲公英干根六钱,茵陈蒿四钱,柴胡、生山栀、郁金、茯苓各三钱。
煎服。
或用干根、天名精各一两,煎服。
⑩治胆囊炎:蒲公英一两。
煎服。
⑾治慢性胃炎、胃溃疡:蒲公英干根、地榆根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钱,一日三次,生姜汤送服。
(⑨方以下出《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⑿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胀痛:蒲公英一两(研细粉),橘皮六钱(研细粉),砂仁三钱(研细粉)。
混合共研,每服二至三分,一日数回,食后开水送服。
(《现代实用中药》)
蒲公英是清热解毒的传统药物。
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研究,证明它有良好的抗感染作用。
现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等不同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感染性炎症。
①用法一注射:目前临床用于抗感染的多以注射剂为主。
肌肉注射每次可用2毫升(相当于总生药10克),每日2~3次,也有用至每日总量相当于生药40~160克的;静脉滴注每次用含生药25~100克的注射液加入5~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中滴入。
亦可根据病情需要作穴位注射(治疗脉臂炎)或胸腔注射(治疗脓胸)。
二口服:除煎剂(大多配成复方使用)、片剂、糖浆外,尚有用于治疗乳腺炎的酒浸剂(蒲公英40克加50°白酒500毫升浸7天,过滤。
日服3次,每次20~90毫升)等。
三外用:蒲公英根茎研末,加凡士林调成膏剂,或用鲜草全株捣成糊剂敷于患处,治疗急性乳腺炎、颌下腺及颌下软组织炎,颈背蜂窝织炎等急性软组织炎症;用鲜蒲公英捣取汁滴耳治疗中耳炎,涂于创面治疗烫伤等;制成1%点眼液点眼,或配合菊花煎水熏洗患眼,治疗急性结膜炎、睑缘炎等;用蒲公英20~90克捣碎,加入一个鸡蛋的蛋清,搅匀,再加白糖适量,共捣成糊状,敷于患部,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等。
此外,蒲公英还曾用于:一慢性胃炎:用蒲公英5钱,酒酿1食匙,水煎两次混合,早、中、晚饭后服;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用蒲公英根制成散剂,每日3次,每次5分,饭后服;三先天性血管瘤:取鲜蒲公英叶、茎的白汁,涂擦血管瘤表面,每日5~10次。
③副作用一般很少。
但有个别病例静脉滴注后出现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部分病人服用片剂后有胃部发热感觉;服用蒲公英酒浸剂有头晕、恶心、多汗等酒性反应,少数病例出现荨麻疹,个别病例出现荨麻疹并发结合膜炎,停药后即消失。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禁止转载 ┊ ┊打印┊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欢迎您在新浪博客安家
后一篇:蒲公英的栽培技术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昵 称:
验证码: 请点击后输入验证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欢迎您在新浪博客安家
后一篇 >蒲公英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