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保护伞-氟许多人都知道氟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而且人体所需的氟,主要来源于饮水。因而,多年来,饮水中加氟或是不加氟的问题,在世界各地争论了许多年,这一跨世纪之争至今仍不时在一些报刊和新闻媒体中出现。氟是一种必需但敏感的元素,多了少了都会致病。缺氟可以引起龋齿。现在龋齿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仅在儿童中普遍存在,成年人中也屡见不鲜,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当今世界除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种最重要的疾病。缺氟还能引起骨质疏松。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和因骨质疏松而致骨折的较多,因此也应防止缺氟。印度学者提出,过高的氟对心血管不利,因为他们发现,水里含氟高的地区,心脏病发病率也较高。除了少数地区水中含氟量高,超过4-8毫克/升外,在食物中含氟都低于1毫克/升,因而不易引起体内氟过高的现象。儿童、孕妇和乳母以及患骨质疏松症的老人容易缺氟。成年人体内含氟约为2.9克,比锌略多,仅次于硅和铁。人体内的氟含量由于受铝、钙、镁等元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但是,从满足人体对氟的需要到由于过多而导致中毒的量之间相差不太多,因此,氟对人体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微量元素要窄得多。正因为这样,就更要注意自然界、饮水及食物中氟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工业排放的氟对环境的污染给人带来的危害。一般情况下,每日从饮水中摄取的氟占65%,从食物中摄取的氟占5.35%。但是,进人人体的氟并不能完全被吸收,不同状态的氟在人体内的吸收率也不一样:饮水中的氟有90%被吸收,而食物中的氟只有20%被吸收。饮水加氟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亿多人口饮用加氟饮水,龋齿发病率下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地区的居民饮水用加氟水后,龋齿发病率已降低了47.7%,广州地区自1966年在自来水中加氟,使氟含量达到饮用标准,10年后龋齿则下降了50%。不少国家规定了饮水中含氟量标准,如日本为0.8毫克/升,印度为1.0~1.5毫克/升,法国为1毫克/升,美国为0.8-1.7毫克/升,最高不超过1.6—3.4毫克/升。我国规定饮水中含氟最多不得超过1.5毫克/升。但是,如果片面强调饮水标准而忽视了食物和空气中氟的来源,也会因摄入总氟过量而造成危害。如广州地区过量的氟又使儿童患斑釉齿的显著增加,据此,于1983年停止了向自来水中加氟。 防龋的其他措施还有在牙齿上局部涂氟,服用氟片、使用含氟牙膏等。但是,牙齿涂氟必须由医务人员施行,大量推广有困难,掌握不好容易导致中毒。在氟缺乏地区推广含氟牙膏是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尤其是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山区,由于无法给饮水中加氟,含氟牙膏可大显身手。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含氟牙膏有氟化钠、氟化锶等。前者中只有氟是防龋物质,而后者中的锶也是防龋物质。经常使用氟含量为千分之一的牙膏,可降低龋齿的发病率10%—15%。但是,这种方法纯粹由自己掌握,而一般人对当地饮水含氟情况又不甚了解,对于是否需购用含氟牙膏是掌握不准的,这就要求商业部门准确知道当地饮水中含氟量及龋齿发病情况,以决定是否购人和在当地销售含氟牙膏,最好由卫生部门做最后决定。 食用或饮用含氟较多的食物或饮料,也是补充人体缺氟的一项措施。食品中,以鱼类、各种软体动物(如贝类、乌贼、海蜇等)和蔬菜中含氟比较丰富。饮料、葡萄酒、茶叶中含氟量较高。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淋溶作用较强,因此,饮水中有不同程度的缺氟现象。但这些地区盛产茶叶和水产品,一年四季蔬菜供应充足,这对缺氟地区人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