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阳台菜园正被很多家庭认可。一个家庭有一个阳台,很多家庭组合起来就变成一个产业,这将是北京都市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式之一。”关注阳台经济研究的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分析认为,阳台菜园不仅符合北京市场的消费需求,阳台经济也将成为北京都市农业链条中的下一个增长点。
目前,北京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无疑阳台菜园将是未来的趋势。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很多企业都在进行阳台经济业务的开发。在昌平每年都举办的北京农业嘉年华上,盆栽蔬菜、家庭农场、阳台菜园总是最能吸引观众驻足,参加展览展示的企业也数不胜数。依托北京的农业科技优势,林林总总的无土栽培技术很多,其门槛也已经降低不少。无论是无土栽培还是盆栽蔬菜,在各种农业博览会,以及郊区的温室大棚、生态园、餐厅都能见到。
但阳台经济产业还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目前还是自发性的分散发展。事实上,王玉良遭遇的困境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用洪涛的话说就是“企业很多,但做得不错的很少”。而这也正是王玉良遭遇发展瓶颈的重要原因。
“集聚发展不仅可以形成规模,利于拓展种植面积,还可以形成统一品牌,组建统一的、完善的销售渠道,同时也增加了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洪涛说,集聚发展还能推动一批企业做强做大。
北京拥有阳台菜园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阳台菜园在北京城里的市民家中并不多见。这究竟为什么呢?
“各个生产环节都有了,但从产业化到居民的末端消费还没有连接起来。对于阳台经济的产业发展,除了产业集聚,还要打通消费市场。一般一个产业、行业典型的发展模式是先有消费后有供给,阳台经济则应通过产业化促进消费空间的发展。”洪涛建议。
我们期望,随着北京都市农业的进一步推进,王玉良的烦恼能尽快地一消而散。(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文并摄)
[责任编辑: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