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朱良桥乡朱良桥村水产养殖户陈长庚在自家经营的养殖水面下网捕鱼,随便一网下去,就是上千斤成鱼。在朱良桥乡,通过引进名优品种优化养殖结构等措施的实施,不少水产养殖户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大量水面的亩平年产值超过了4000元。
 
朱良桥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水产养殖是当地的一项传统产业。近几年,当地养殖户采取系列举措,使水产养殖业获得了新的发展。“一草养三鲢,三鲢养一鲤”,是当地养殖户通过长期摸索所总结出来的一种立体养殖模式,曾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效益。但是,近几年养殖鲤鱼的市场价格与销路越来越不好,使得上述养殖模式所产生的效益出现“缩水”。面对这种状况,从2009年开始,一些养殖户引进了鳜鱼和甲鱼这两个名优水产品种,用以替代原来养殖的鲤鱼。这样,既保持了立体养殖模式结构,又大幅提升了养殖效益。
陈长庚原来在外打工多年。近4年间,他承包养殖的水面在80亩左右,获得了不错的效益。他说,近两年试着放养了一些鳜鱼,使养殖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据他介绍,在当地,一些以养殖鳜鱼为主的精养鱼池,年产值甚至达到了每亩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