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美食 > 小吃 > 跨国公司持双重标准 外资国内傲慢底气何来?

跨国公司持双重标准 外资国内傲慢底气何来?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2-16 20:44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跨国公司持双重标准 外资国内傲慢底气何来?

 

 

1月13日,苹果iPhone4S正式在中国内地市场上市,这比欧美晚了90多天。而此前,强生公司22次产品召回都与中国市场无关,沃尔玛、麦当劳等在国内外实施双重产品标准……在经济增长强劲的中国市场,外资企业“傲慢”的底气何来?到底是谁“宠坏”了这些洋品牌?

 

消费者频遭跨国公司“耍大牌”

 

新产品上市时间明显滞后,是一些跨国公司对待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之一。

 

1月13日,中国内地与安圭拉岛、巴布达、玻利维亚等共同成为全球第三批迎来苹果iPhone4S正式上市的市场。此前,iPhone4S已于去年10月14日在美、英、日等7个国家率先发售。随后1个月内,韩国、香港等22个国家或地区也加入上市行列。

 

中国内地市场的这一“待遇”似乎已成为一种“苹果式”惯例。据苹果公司官网公布的数据,苹果的iPad第一代在美国发售后167天才登陆中国内地。许多“果粉”抱怨说,苹果公司的这一安排,与中国消费者对其的贡献很不相称。

 

另一个突出表现是,一些登陆中国的国际品牌,对产品质量缺乏责任意识。

 

据统计,从2009年至今,来自西班牙的知名服装品牌ZARA已经至少7次被各地工商抽检质量不合格。然而,ZARA并不是唯一成为“质量黑榜常客”的知名品牌。范思哲、路易威登、巴宝莉、阿玛尼、香奈儿、迪奥等国际大牌都曾在中国抽检质量不合格。许多知名服装品牌甚至没有在中国设立统一的售后服务电话,提供售后服务和退换货的规定也很苛刻。

 

与此同时,“宜家窗帘因存在勒死儿童风险在北美地区召回,但在中国并不召回”“丰田汽车在中美执行两个召回标准”……一些跨国公司的产品问题被曝光后,在国外市场立刻补救,但在中国却以“产品符合国内标准”为由不了了之。

 

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则对维权呼声视而不见。

 

过去一年里,面对公众的各种质疑,众多国际大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拖”字诀。所谓的赔偿、处罚等公众关心的维权问题,大多“潦草收场”,甚至不了了之。“违法成本低”助推跨国公司“耍大牌”

 

一些国际品牌为何在中国市场搞“双重标准”?首先,缺乏竞争让处于垄断地位的洋品牌有恃无恐。

 

电信专家、北京计世资讯副总经理郭海涛说,尽管中国市场对苹果极其重要,但苹果从心态上却不重视中国。因为它“仗着产品好”,感觉可以“有恃无恐。”

 

同样,其他不少洋品牌的“拖字诀”也频频奏效。因为质量等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撼动其地位。屡上黑榜的ZARA专卖店中,黄金时段试衣间门口仍然排着长队。

 

其次,处罚标准中外有别让洋大牌感觉不到“痛”。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认为,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设定的违法成本低,是国际品牌屡次“犯险”的主因。而在欧盟,触犯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将被处以相当于违规年营业收入10%的罚款。2011年4月,日化巨头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因操纵洗衣粉价格遭欧盟反垄断机构处以近3.2亿欧元罚款。

 

相比之下,一些“洋大牌”在中国即使出了质量问题或欺诈案件,罚单往往只有几十万元,根本感觉不到“痛”。堪称国内处罚“大单”的沃尔玛连锁店销售假“绿色猪肉”案,最终罚款也只有269万元。

 

最后,一些地方政府有意无意地“宽容”,导致对洋品牌监管力度较弱。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院长吴弘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就业、税收、GDP等考虑,为一些国际品牌提供了“超国民待遇”,甚至在其涉嫌违法之后疏于监管。打破洋品牌的“超国民待遇”

 

如何狙击外资企业责任“中外有别”?有关专家认为,不仅需要消费者观念的改变,更需要提升法律威慑力,提高监管主动性,从制度上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的权益。

 

刘春泉表示,政府应立法规范跨国公司滥用劳务派遣等行为;同时应借鉴国外经验,对不诚信企业提高处罚门槛,大幅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

 

“监管部门应引导企业认识到合法与诚信是市场的底线,更要正视消费者的感受。”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齐晓斋建议,在用“硬规则”对不诚信的企业进行制约之外,也需营造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有关专家指出,一些跨国公司“耍大牌”也是中国消费者“宠”出来的。上海大学教授顾骏呼吁,不管是哪儿的产品,消费者应从品质和服务出发理性选择,“盲目崇洋”的消费观不可取。

 

洋品牌为啥这么“牛”? 日期:2012-01-13作者:admin点击:27

 

2011年夏天,随着渤海漏油事件、豆浆、用油、骨汤以及“汉堡暴晒”和“蛆虫鸡翅”等问题的接连爆出,以康菲公司、肯德基、麦当劳、味千拉面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遭遇了空前的公关危机。尽管面对着公众和媒体的口诛笔伐,这些洋品牌的反应却令人玩味:拖延、怠慢、推卸责任……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洋品牌的信赖度依旧不减,而监管方对问题企业的处罚也如隔靴搔痒。是什么原因让跨国企业在出了问题后仍能岿然不动?中国市场的洋品牌为啥就能这么“牛”?消费者、企业、监管机构对此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消费者:从品牌忠诚到品牌迷信

 

17日一大早,北京长椿街路口的麦当劳餐厅和往常一样人头攒动,川流不息。近期出现的“汉堡暴晒”和“蛆虫鸡翅”问题似乎完全没有影响人们对麦当劳的信任。

 

正在排队等候的张先生在被记者问到最近曝光的蛆虫鸡翅等事件是否对其购买行为造成影响之时说:“应该没有太大影响,顶多最近不买鸡翅了吧。麦当劳全国有那么多家店,一天不知道得卖出去多少东西,有问题应该也只是极个别的案例,整体应该还是信得过的。还是得说,人家牌子做得大,不吃这个就没得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