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把婆婆当妈妈伺候。我自己的妈妈50多岁就去世了,她得病时我忙于工作,很少回去照顾,现在想想挺后悔的。”张海燕心疼婆婆,“老人家一辈子很不容易,从小爹妈就没了,也没有公公婆婆,全靠自己辛苦拉扯大四个孩子。”
辞职后的张海燕和丈夫每天从六楼背老太太下楼晒晒太阳、透透气。为保证营养,她买来各种蔬果榨成汁,为婆婆准备流食;为防感染,她每隔几天就给婆婆清洗一次尿路;为了不生褥疮,她每隔几小时就为婆婆翻身,夜里就和丈夫睡在老人屋里,方便轮流照顾。
张海燕的丈夫毫不吝啬对妻子的夸奖:“我做儿子的照顾亲妈,那是应该的。她是儿媳妇,对婆婆照顾到这个地步,我特别感谢她。现如今,三十多岁的儿媳妇能做到这样,太少了。这种媳妇,难找!”
婆媳关系新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迁,新时期的婆媳关系也在发生新的变化。除了观念、利益和情感上的冲突等传统因素,儿媳独立意识的增强、职业女性的社会压力、独生子女的负面效应,都为婆媳关系的处理增加了难度。
“婆婆和儿媳是相同的性别,性别特质和社会经验类似。而女性对同性的要求往往更高,也更挑剔。而且婆媳缺乏血亲之间的天然信任,更容易发生矛盾”。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叶文振教授说。
“家庭是女性的主要活动场所,而外来者(媳妇)的进入打乱了婆婆原有的生活节奏。媳妇与儿子的结合,也部分消解了儿子与母亲的共同联盟,容易产生利益冲突”。武汉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崔应令说,“在传统家庭向新型家庭转变的今天,儿子以媳妇为重成为理所当然,媳妇更占优势;新一代的媳妇受过更好的教育,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强烈,对于婆婆的干涉难以接受。”
“如今,大批80后、90后步入适婚年龄。独生子女的负面效应也在婆媳关系中拓展。因为每家只有一个孩子,一些婆婆在与媳妇争抢儿子;因为媳妇也是独生子女,必须照顾自己的父母,连‘回谁家过年’都会引发矛盾。”叶文振说,虽然这些变化客观存在,但是家和万事兴,想要家庭幸福就得处理好婆媳关系。
正如上面三对婆媳“理解、体谅、包容”的真实故事,要使婆媳关系和睦,媳妇是最关键的人物。叶文振说,媳妇应该更多理解婆婆的行为和想法,多点体谅和尊重。“媳妇要明白,没有婆婆,哪有与自己牵手一生的丈夫?从这个角度讲,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她。”
而婆婆也应对媳妇多点理解和宽容。在很多婆媳矛盾中,如果婆婆能主动转变心态,理解年轻人的独立自主性,婆媳关系就可能转为和谐;如果婆婆固守为儿女当家做主的观念,干涉她们的自由,婆媳关系只能更加恶劣。
“而且,婆媳关系也与儿子、公公、孙辈、娘家等家庭成员密不可分,全家人应该共同促进家庭稳定。”崔应令说。专家还提示,社区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家庭矛盾调解、提供老年活动场所、幼儿托管等方式,在婆媳关系处理中扮演正面的社会支持力量,帮助每个家庭提升幸福感。□
(编辑:SN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