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婆媳关系 > 从文学作品中看婆媳关系

从文学作品中看婆媳关系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28 13:19 编辑: 网络 查看:

从文学作品中看婆媳关系

作者:不详 更新时间:2012-6-16 12:53:55

摘 要:

关键词:
  在家庭亲情关系中,婆媳关系是家庭伦理关系中最复杂、微妙且是最重要的一组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和睦、安宁。婆媳之争是影响中国传统家庭人际关系的突出因素。本文分影响婆媳关系的因素和解决婆媳之争的途径两部分,结合古今文学作品试探婆媳关系。
一、影响婆媳关系的因素
  影响婆媳关系的首要因素应是文化因素,婆媳是属于两个不同时期还有可能是不同地域的两代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相径庭,生活方式也大不相同。在巴金的《寒夜》中汪母与媳妇曾树生之间的冲突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此引起的。曾母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中国妇女,在她的身上体现着中国家庭妇女的传统美德。但又因为她传统,她无法忍受媳妇曾树生在银行里当“花瓶”,无法接受其每日每夜地应酬,无法接受她不老老实实地在家里相夫教子,曾树生的许多新潮作风她都无法接受。而这些,作为丈夫的汪文宣却都忍受了。她受不了“我十八岁嫁到你家来,三十几年,我当初做媳妇,哪里是这个样子?”她无法忍受儿媳妇不像她当初做媳妇那样。她以自己做儿媳妇时候的标准来衡量曾树生,要求曾树生。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曾树生。可曾树生不是那种旧社会忍气吞声的小媳妇,它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反封建反传统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口号和行动。甚至,曾树生为了反对结婚的形式,她并没有和汪文宣办理什么结婚手续,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之间是一种同居的关系。于是,这又成了汪母寻衅、讽刺她时的话柄。
  第二点,许多母亲都有恋子情结,这本不算什么,也算正常。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事物就会变质。变态的恋子情结会直接导致婆媳关系的僵化。在有的文学作品中,男主人公的母亲是寡居的。他们的寡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养大。寡居的女人在自己的丈夫死去以后便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儿子身上。从此,儿子便是她生命的全部。她为儿子贡献了一切,她给了儿子一切,包括儿子的骨,儿子的血。为了儿子,她可以继续贡献一切,只要他想要,她连心都可以掏出来。但是在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尤其是结婚之后却有另一个女人(他媳妇)走进了她儿子的生活,并且是她儿子一辈子的伴侣。她始终很难搞清楚她无法成为儿子生活的全部。儿子最终要独立地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的。她也不明白,儿子是无法替代她丈夫的,她只是觉得儿媳妇可恶。儿媳妇偷走了儿子的心,偷走了儿子对娘的感情。汉乐府双臂之一的《孔雀东南飞》中焦母就是一个典型的变态的恋子情节严重者。刘兰芝十分聪慧和勤劳“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么好的媳妇哪儿找?可在变态婆婆焦母面前仍讨不到欢心。焦母还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念,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焦母遣走刘兰芝在某中程度上就是因为刘兰芝夺走了他儿子。而《寒夜》中的曾母之所以讨厌曾树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她动不动就对汪文宣说:“这个女人”怎么样怎么样,一点婆婆的姿态都没有。曾树生离家出走时,作为婆婆她竟然有些得意。看到汪文宣沉默时“她感到失望,等了他一天,他回来却这样冷淡的对待她!她明白了,一定是那个女人在她身上作怪”。在这种状态下婆媳之间的关系确实很难调和。母亲们总是以自己的儿子为骄傲,自己的儿子最棒的。因此,她们都不约而同的想儿子“停妻再娶”。同样是作为媳妇,刘兰芝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只能顺从地被“遣回家”,他们的婆媳关系就此而断。而在曾树生的时代,媳妇却不是那么好惹的了。
    第三,中国家庭中,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孩子也是影响婆媳关系的重要因素。“挟孩子以令婆婆”是大多数媳妇的共同想法。在传统家里有了孩子,尤其是有了男孩以后媳妇的地位有所提高。大多婆媳关系在这时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一家人相安无事。但也有因为孩子产生矛盾的。小说《双面胶》女主人公胡丽鹃的孩子生下来后就被孩子的奶奶抱走了。她与孩子之间被婆婆隔上了一层有形的隔膜。对此,她对婆婆的意见很大。孩子由婆婆带着,受的是婆婆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胡丽鹃怀胎十月所没有想到的。眼睁睁看着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最亲近的人却不是自己,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打击!“挟孩子以令婆婆”的梦破碎了,无奈的丽娟在听到宝宝叫到“妈妈坏”时犹如晴天霹雳。“我在家里养了一条狼”。本来就不是很乐观的婆媳关系又因为孩子上升了一个高度,悲剧在所难免。《寒夜》中,孙子小宣本来就透出的那种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与冷漠,况且作为妈妈的曾树生常常不在家,小宣便同奶奶更亲近了一些。对此,曾树生虽然没有明显的表现过什么,但心里一定不悦,腹诽肯定也不少。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倘若一个女子结婚若干年后还未生育,禀性再好的婆婆恐怕也很难坐下去。
    第四点,在中国的家庭中有一部分婆婆对自己的媳妇又一种奇怪的报复心理。“五四”以前中国的社会中婆媳的关系模式无非是“婆婆是总指挥,媳妇是干活的”。媳妇早起晚睡,上上下下打里着家里的一切。不论是巨大的生活压力,还是婆婆无休止的絮絮叨叨,作为媳妇都要忍受。媳妇很少去埋怨她的婆婆,只是那样不声不响的忍受。在众多支持媳妇忍受的原因中,我觉得有一条相当重要。那就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婆”的想法。熬成了婆婆后她便用当年她婆婆对待她的那套“传家”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现在的儿媳妇。
  第五,我认为还有一点是影响婆媳关系尤其是影响现当代的婆媳关系的原因。我姑且将其称之为“丈母娘效应”,即媳妇的亲妈在自己女儿和亲家之间所产生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看不见,因为那时的思想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无权过问女儿的一切。那时娘能为女儿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出嫁前让女儿学会出嫁后应该做的。刘兰芝的母亲把刘兰芝培养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遣汝嫁”。而现在社会则不同,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女儿即使出嫁了,当娘的仍问寒问暖。并且许多母亲因为从旧社会中走过来,对婆婆这一角色仍心有余悸。
二、解决婆媳矛盾的有效途径
  1、婆媳之间相互关怀。这应该是媳妇首先关怀婆婆,媳妇

[1] [2]  下一页

上一篇:《常谈叜》雅俗收辞分类依据初探   下一篇:论对话口译中译员的介入作用

相关文章

  • · 从文学作品中看婆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