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婆媳关系 > 80后儿媳面对怎样处理好婆媳关系的危机 专家建议多沟通

80后儿媳面对怎样处理好婆媳关系的危机 专家建议多沟通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1 08:26 编辑: 网络 查看:

  80后之窗讯:常看网上的博客,感觉上网的大多是年轻人,所以儿媳叫苦是主旋律,没有多少婆婆说话的机会。我想跟你说说婆婆的难处。我是个“80后”儿媳的婆婆,大学文化,高级职称。退休前官至处级,管过不少年轻人。然而“上岗”做了婆婆后,感觉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看了网上儿媳们的议论后,更是不知所措。

  这些女孩子一方面喜欢西方家庭的自由和自我,凡事不希望公婆过问,羡慕西方年轻人独自生活,不用负担老人;一方面又把自己放在中国传统儿媳的位置上,觉得必须得到婆家的钱财、房子和礼物,而婆家对孙辈的付出更是理所应当。在这种悖论下,年轻的儿媳们很委屈,但诸如我这样的老人也很难做:感觉是她们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得义不容辞地出手;不需要你的时候,最好远远地待着不要出现和干扰她们的生活。生活中你做得再多也是应该的;一旦满足不了她们的需求或做错了什么,你就背上了“恶婆婆”的骂名。总的来说,儿媳们对公婆有期待,只是不想负责任……在我看来,这是学西方只学了一半。我一位朋友的儿子娶了个日本女孩,他们的文化是,原则上她没有义务管你,你也没有义务管她。这样双方反而处得很融洽,能相互关心。只要出手,对方都很感激。

  说实在的,儿子婚后我也想尽力帮他们一把。自己辛辛苦苦养大了儿子,当然盼着他过好小日子,将来自己老了也能得到照顾。但是“80后”儿媳们对生活的奢望不是工薪阶层的父母能够满足的,而且儿媳不是自己亲手养大的,感情上也难以沟通。过去我常跟朋友和同事说,老了跟孩子一起生活,大家都笑话我,说我是自寻烦恼。现在儿子结婚不到一年,我就打了退堂鼓,感觉当初的想法很可笑。

  这位婆婆在信的结尾悲叹道:“婆婆们终归是弱者,是一群渐渐老去、渴望被照顾的人,毕竟我们只有儿子可以依靠。”

  在我收到的来信中,的确有许多儿媳在诉公公婆婆的苦。不少小夫妻的矛盾也因婆婆而起。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恋母情结”使婆婆天然地与媳妇互为“敌人”。“50后”婆婆面对的“80后”儿媳大多是独生子女,她们刚出生就受到两辈亲长的超级宠爱,物质上更是尽其所能地满足其各种要求。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一切来得太容易,心理容易产生偏差,比如不大能体贴老人,人格发育不成熟,习惯依赖父母,不愿意承担责任等等。

  但这种情况并非不可能改变。我认识这样一对父母,他们在物质上对自己极为苛刻,可以说省吃俭用到舍不得乱花一分钱;然而,只要女儿一有需求,哪怕花再多的钱也毫不犹豫。我曾跟他们开玩笑说,父母成了孩子的“提款机”。女儿的回应理直气壮:“我父母的钱我不花谁花?”后来这对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有了很大变化,原因是父亲生病后家里一下子欠了许多债,一贯花钱大手大脚的女儿从此变得特别懂事。她省吃俭用,每月把剩余的工资全部寄给家里还债;从前爱打扮的她变得素面朝天,昂贵的化妆品一概不用;实在需要买衣服了,也只去服装批发市场。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因为现实的情势是父母遭遇了困境,需要她的回馈和帮助。她不能再当躲在父母羽翼下的小雏,必须成长为替父母遮风挡雨的大树。

  子女对父母态度的延伸就是对公婆的态度。

  我在回信中告诉这位婆婆,时代变了,年轻人的观念也在变,但观念的改变要看情势。比如她信中提到的日本儿媳,其观念恐怕也是近年来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在宠爱中长大的中国独生子女们,让他们在父母面前变为负责任的强者,也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还需要父母的启发与配合,要相信年轻一代是会继续成长的——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父母的观念也要变。养儿防老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但对于当下“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并不现实。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特别是有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一代老人,经济上不依靠子女还容易做到,精神上和实际生活中不依靠子女则不容易。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对退休后的生活做出合理又有意义的安排,尽可能不和子女搅在一起过日子。这样,即使两辈人的观念还有差异,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矛盾。

  不把晚年的幸福寄托在子女身上,是现代父母需要确立的新观念。现实生活中种种非常具体的安排也会促使人的观念发生真正的改变。什么时候觉得不需要靠孩子了,心态就会放松,如西方或日本家庭那样,双方反而会相处得很好。同时,不要认为自己年纪大了就是弱者,起码在当下还不是。这样才会有豁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