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经在网上遇到过好些位朋友,都是让我觉的文章特好的,于是,我也常常到其人空间去品赏文章。有时候,看到让我特有感受的文章时,我忍不住地留言。
有一次,其中的一位,是位女士。她谈到了她与婆婆间的关系。原本,从前的关系当中,大家都是很有礼貌,但不知怎地,好像总有一层厚厚的冰在罩着,让彼此间的关系无法往更深层去。
鉴于我过去也给她留言过几次,我发现我很用心地留言,但是,我所得到的答覆亦如被一层厚厚的冰给罩着。我后来才发现,原来,隔在她与她婆婆间的那层厚冰,并不是婆婆建造出来的,很有可能是她自己建出来的。于是,我便给出了以下的留言。
=====我是想要融冰的分割线=====
我的留言:
有个问题,想提出试作参考:
为什么有一些人的留言入得到您的心?而另一些人就不行了?
究竟留言的文字里头要、该得蕴涵着什么样的能量,才能让您真实地接受到那股无形的能量?
对于这个能被您接收到的能量(无论是以量子能、或祝福、期待…),这当然是您能够品啜得到的。但对于其他尚未被您接受到的能量,有没有也有可能就像从前您与您婆婆的相处一般,其实,您并没真打开六美德的心门,才会固着在一处,而无法接受您婆婆她浓缩的阅历?
从您的故事当中,我得到这样的启发,我就在想着,无形的距离感、看不到却撞得到的玻璃天花板,看不见的冷漠…这都可以从互动交流当中体现出来,只要够敏感。以上,我以为,不妨可以延伸作举一反三的推演。同样是练着六美德,由近到远,现在近的已经渐渐在解冻了,别忘了,也还有比较远,但又是有缘又有份的,这可别忽略了!
最后,以上仅作为个人提供的意见参考。对于这样的意见,如果施以六美德的内蕴来作交流时,究竟是采婆婆融冰前的作法、还是采与婆婆融冰后的作法?其间气质的差异,因为您已经亲身体验过一次了,而,在拓展时,尤需valor那一块,我倒是很好奇,您会怎么展现的?以上,总涵深祝福!
=====我是想要融冰的分割线=====
我的反思:
在我这次留言之后,终于得了比较让我觉得有用到心的回复。其实,我过去的留言,我都差不多都用上像以上那种用心等级的用心,但是,只有这次她的回复让我觉得…这才比较算是匹配的交流。
我的留言当中,其实也暗藏伏笔。能不能被她发现到,我就看之后她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动是静,这就取决我的悟性及敏锐度,我是否能从动静的反应差当中,再经由她而被投射的反馈,我究竟能看到多少反馈?隐形(或似隐实现)的反馈又能被我看出多少?将来,这将能定夺我是要再主动地进一步些、还是保守地退一步些的这些决定,就取决于我对这些反馈的解读了。
以上,是我留言给别人的。同样,该篇留言也可以换成是别人留给我的,只要其中的字眼作一些置换,便也能转换成别人的留言,而这种宛如别人留给我的留言,竟也变成恰当到不行的心语了。正如同我会给别人留言,当然,别的别人自然也会给我留言啰!这下子,换我接招了,在换我换招的时候,我究竟该咋辨才能体现出妥适的应对之风?确实,这值得我好好想想。
说正格的,我从前确实也都想过很多了,几乎也可以算是思过半矣。过去的我,不但思,而且也作,我还真对类似课题,分别以不同角度的剖析,而作了好多篇文章感想出来了。像《【心得感悟】:新论《人际关系中的絜矩之道》 (2012-05-01 )》那篇,已经定出参考规格出来了,而且除了这篇以外,哇,我还作出好多好多篇出来的哪。
尽管过去已经作出很多篇出来了,不过今天,我想再换上另外的角度,以其他角度再重新来审视一番吧…
当一个别人留言给我时,而且是一位新识的别人,当他留言的内涵已经被回覆于我过去的文章之内时。我有三种作法:
第一种是不厌其烦地再重说我过去已经说过的东西,顺便还补上我最新的感想。
第二种是将我过去旧文的链结po给他,请他自己找去。
第三种是啥动作也不再多做。
每个留言的人,大多都觉得自己很用心地留言,正如同我留言给别人时,我自己觉得我的留言也很用心一般。因此,常常也会心中暗暗想着,被留言的人就一定要有所回应,不然就对不起我这次这么用心的留言。要是被留言的人不回应嘛,那么,便是那位被留言的人不够用心、不够谦和、有够傲慢…全都是他的问题。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吗?还是来说说我所采各种作法背后的理由吧。
当我觉得这位留言者,他只是逐新之徒,我的旧文从来没时间看的(因为我可以从他是否在我的旧文上有所留言、留迹…去作判定),那么,他〝很有可能〞是深度不足、没追根究底的精神的人、对我的内心世界也没有足够的兴趣,故也无法引发他想要深解深行的行动动机,像这样的人,既然已经不对频了,那么,我还需要再多花心思去与之应和吗?这时,我就会采第三种作法。
当我觉得这位留言者的留言似乎有点深度时,我会先用心地去试着留短一点的回复,看他怎应?有没有回应?没回应的就算了,如果有回应,则看他有没有办法抓到我回复中的重点?若抓不到重点,我就渐渐会往第三种方式去对应。若抓到重点,我就可能会试着采第二种方式,然后再看后续的互动,再来定夺我之后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