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一家人。王富松、杨中英夫妇和两位老人郑克芝、徐安先(前排)。
她不仅有个双目失明的婆婆,还有个右腿残疾的母亲。一家有这样两个老人,她怎么照顾得了,怎么照顾得好?
·
·
·
·
·
·
不过,放心,面对两个妈,她自有一套和谐秘诀。
手上牵婆婆背上背母亲
昨日上午,今年才搬家到大渡口区渝港花园1单元2-6的杨中英,和往常一样,打算背着71岁的母亲徐安先,手上牵着85岁的婆婆郑克芝,一起到附近步行街逛一逛。可天空下起了雨,她的想法落空。
“搬来没好久,就碰到几次如此感人的场景。”大渡口区锦城社区主任秦萍告诉记者,今年50岁、身高1.6米左右的杨中英,以前住在沙坪坝。刚搬到这边时,几位邻居向她反映,看到杨中英背着腿有残疾的母亲,手牵双目失明的婆婆,一起出去散心,情景很感人。
沙坪坝区天陈路44号1单元7栋6楼的刘昌清告诉记者,他们这些老邻居,经常看见杨中英背上背一个妈,手上牵一个妈出去散步……
杨中英说,自己休息时,就会背着母亲、牵着婆婆到附近公园或步行街散步。一般来回要走一公里,累了就歇一歇。由于害怕母亲在背上会滑下来,每次出门散步,她会让母亲用双手使劲环抱住她的脖子。然后,再牵着婆婆的手,一步一步走路、上下楼梯。丈夫王富松说,妻子因为背丈母娘,已经得了颈椎病,经常脖子疼。
母亲徐安先说,自己出门本来不忍心让女儿背,要求坐轮椅,但女儿说背着要方便些、温暖些。
家有两个妈有点小摩擦
杨中英说,婆婆老家在巴南区白沙沱镇。1986年,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人独自生活了几年。1989年,丈夫不放心母亲一个人住,便与她商量,打算把她接来一起居住。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杨中英最初也有点害怕,怕不能照顾好婆婆,害怕和婆婆有矛盾。但在丈夫鼓励下,她决定试一试,当年就把婆婆接到以前所住的沙坪坝区天陈路44号1单元7栋7-4家中一起生活。
王富松说,2007年,丈母娘遭遇一次交通事故,右腿不得不截肢。随后,老丈人又去世。于是,他主动要求妻子把丈母娘也接来一起生活。杨中英说,当时,她担心两位老人合不来,心里没底。
杨中英说,起初,因为母亲一条腿被截肢,还处于恢复期,她就把大部分时间,用来照顾母亲。习惯被她照顾的婆婆,突然吃醋了,觉得这个儿媳有了亲妈就忘了婆婆。郑克芝说,以前,儿媳整天围着她转。现在,亲家母来后,儿媳陪她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一上午都没说几句话。她觉得心里不舒服,总以身体不舒服、要喝水、想吃水果等各种借口喊儿媳来陪她。
“由于丈母娘右腿被截肢,必须一个人睡一张床,我和妻子以及母亲,只好挤在一张床上睡觉。”王富松说,这一睡,就是三年。郑克芝说,当时她和娃儿挤一张床,亲家母却一人睡张床,她多少感觉有点不公平。
“连吃个水果,都要争个输赢。”杨中英说,母亲有糖尿病,应该少吃水果。每次她给婆婆削水果,母亲都说不吃。可等削好水果给婆婆吃时,母亲又嚷着要吃。
“照顾两个妈压力大。”王富松说,由于他和妻子都在重庆火车西站上班,每月工资总共只有3000多块钱,除去水、电、气等必要开支,剩下的钱,全花在两个妈身上。
杨中英说,每当两个妈有摩擦或意见不同的时候,她就会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来劝说。尽管压力很大,但她仍然选择坚持。因为,她和丈夫,都是孝顺的子女。
创和谐秘诀幸福一个家
“有压力才有动力。”杨中英说,既然选择了照顾两个妈,就应该坦然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来二去,她经常观察老人的一言一行,逐渐自创了四招和谐秘诀。
第一个秘诀就是多忍让。凡是遇到两个妈生气或不高兴的时候,她就把自己的情绪压在心里,多从老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第二个秘诀就是多沟通。”王富松说,丈母娘以前害怕洗澡洗出感冒,就不爱洗澡。为此,妻子多次劝说,还专门给母亲试洗了一次,结果,老人满意得不得了。从此,老人坚持一周洗一次澡。
杨中英说,第三个秘诀,即一碗水端平。不管是吃的、穿的、睡的、玩的,两个妈都是一样。她不会对自己的妈好点,对婆婆差点。
王富松说,妻子还有一个秘诀,就是“互说心里话”。如果他觉得妻子对他母亲有什么不妥之处,会直接给妻子说,而不向老人家抱怨指责什么。如果妻子觉得他对丈母娘有什么不妥之处,也会直接向他说。
杨中英说,因为有这一原则,夫妻二人没闹什么矛盾,即使有,都是坦陈说出来,然后彼此讲道理,消除误会。
“现在,两位老人关系好得很。”大渡口区锦城社区主任秦萍说,前日她和社区干部去看望两位老人,只见杨中英的婆婆看不见,她母亲就给亲家母当“眼睛”,让亲家母用手扶在轮椅上前行,还一个劲地喊“小心一点,慢一点”。而且,杨中英夫妇不在家时,两位老人就以聊天、玩毛线等打发时间。两位老人告诉她,现在她们谁也离不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