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炉子 于 2012-8-21 12:32 编辑
婆媳关系一直被称为家庭关系中的“天下第一难”,而如今银幕上愈演愈烈的“婆媳大戏”也成为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近日就发生了这样一幕荒唐闹剧——23岁的媳妇因为和婆婆吵架,将行李搬上大街,抱着10个月大的女儿,举着纸牌当街嚷着“卖女儿”。
下载 (109 KB)
2012-8-21 12:32
与婆婆吵架街边卖女
“卖女儿了,我要卖女儿!”昨日下午,记者赶到沙坪公园对面一陶瓷门市看到,一年轻女子正怀抱女婴,手里拿着纸板,坐在街边嚷着要卖女儿。记者看到,女子手中的纸板上写着“我是婊子,婊子要麦女儿”,而在女子身边,还堆放着四五个行李包裹和一台婴儿车,许多过往行人都驻足观看,对女子的荒唐之举表示惊异。
【各方言论】
[女子]说:婆婆骂我是婊子,在家骗吃骗喝,我很委屈,我要离婚。
[婆婆]说:给我买张火车票,我明天就回老家。实在让我伤透了心。
[丈夫]说:她就是这样,一天乱闹!前几天因为孩子洗澡哭,我妈叫她给孩子喂点奶,她不肯,两人又吵了起来。当日晚妻子还和母亲动了手,并将店里一陶瓷摔碎,喊着要自杀。我现在已经疲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邻居]说:经常见到她们婆媳吵架,前几天晚上,她还要把娃儿丢进垃圾桶,实在太不应该了。婆媳吵架本是正常的事,但她却一会要扔孩子,一会要卖孩子,实在荒唐。
为什么婆媳关系会如此恶劣?
原来,两人是不同村镇的人,4年前结婚时,骆海金过门没有收到蔡家的红包,而蔡先生所在的村里并无结婚送红包的习俗,这成了骆海金心中的一大怨结。“我过门、生孩子,他们一分钱都没给。”骆海金说。
【婆媳失和,宝宝遭罪】
很多大人都认为,小婴儿只有生理需要,饿了就哭,吃饱就笑,有尿就撒,困了就睡,哪里还有什么心理需要?所以,我们时常能听到“小宝宝是最幸福的,整天无忧无虑”之类的话。其实,对儿童心理有过深入了解以后,你就会发现,小宝宝不但“有忧有虑”,有时他还会付出整个身心去排遣自己的不安和烦恼,尤其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发出敏锐的反应。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之间的心理矛盾是潜在的、隐晦的,同时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它不可能像夫妻矛盾那样简洁明朗,处理起来比较容易挑明,把话说在明处。婆媳之间认为彼此都应承担照顾宝宝的责任,而责任一旦扩散,就等于谁都有责任,谁也都没有责任,这种“心理拉锯”影响了她们及时识别宝宝的心理信号,宝宝在无望的等待和莫名的吵骂中建立不了稳定的“内部工作模型”。
【五大技巧,婆媳和谐养育宝宝】
1.对家庭关系的新变化有心理准备
“家有老人是个宝。”这是现代许多工薪家庭发出的感慨。为了下一代,祖辈义无返顾,又走到子辈家庭来抚养孙辈,让年轻的父母们没有后顾之忧,专心干事业,这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的一条亮丽风景线。同时,一个小家庭变成一个大家庭,家庭关系复杂起来,尤其是婆媳之间,缺乏长期相处的理解和沟通基础,心理关系具有复杂、微妙、隐晦的特点,会折射到对宝宝的养育态度和行为上。如果3岁前的宝宝生活在安全、安定、温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中,他将获得对世界的信任感,身心茁壮成长,否则,宝宝的身心将受到不良影响。
2.以“家和万事兴”为婆媳共处的基础
隔代家教需要娴熟的家庭成员相处技巧,一些古训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精品,比如“明着敬老,暗着爱小”、“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当面教子,背后劝老”等。仔细品味,这些话浓缩的内涵相当丰富,而且确实效益显著,因为它具有调节“家和万事兴”的功效。由于隔代教育涉及的家庭成员比较多,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复杂,如果心理上有隔阂,便不利于对宝宝采取一致、和谐的家庭教育。所以,做好隔代养育,需要以“家和万事兴”为基础,整个家庭温馨、协调的“人气”有利于宝宝情绪和心理的健康发育。
3.新爸爸要善于“和稀泥”
婆媳关系是隐晦和持久的,因养育宝宝而发生家庭矛盾是常有的事,但是处理起来不如夫妻关系方便。因此,新爸爸要“隆重登场”,要主动承担周旋家庭关系的责任,善于“和稀泥”,用自己的智慧把她们都“摆平”了。平时再忙,也要抽时间与宝宝的妈妈、奶奶交谈,听听她们在观念和态度上的分歧到底在哪里,并且灵活调节好她们的关系,不让她们在心理上产生疙瘩,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宝宝好。如果爸爸把教育宝宝看成是女人们做的“家务事”,不闻不问,那么隔代养育矛盾得不到顺利的沟通和化解,不但家庭关系受影响,宝宝的健康发展也受影响。
4.采纳对方的可取之处
婆媳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教育和文化背景,对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不同的理解,而且都有过成功的教育经验,婆婆成功地养育了自己的儿子,媳妇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教育经历。所以,过去成功的记忆模式会影响两人对宝宝的教育。但是,该教育宝宝什么、怎样教育宝宝,对两代人来说都是个新课题,谁也不能太自信,需要两代家长共同学习科学的早教知识,平等地商讨和尝试,善于吸取对方的可取之处,这样才能给宝宝最好的教育。
5.顺应宝宝自身发展
宝宝的气质具有先天性的差异,如果宝宝天生属于易养型气质,那么新妈妈就很有福气了,宝宝的生理节律比较有规律,适应性强;而造成家长身心都很劳累的天生难养型宝宝,其生活没有规律,容易激动,经常啼哭,难以安抚,常常把家长也折腾得很情绪化。因此,难养型宝宝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抚养要求,他要求看护者要锻炼忍耐心、保持敏感心,慢慢适应他的需要,他才会平稳地适应外部世界。如果看护者按照书本上说的条条框框,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而安排时间表来训练宝宝,那么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孺子不可教”。可见,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对于新生宝宝,应该先顺应他的“自身发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