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婆媳关系 > 【工作交流】大学生村官:倾听他们的故事 我很庆幸

【工作交流】大学生村官:倾听他们的故事 我很庆幸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2-15 14:2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适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带着弘扬基层新风貌,发掘百姓新气象的目标,我有幸入户采访了我村的一些群众和党员干部,在和他们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中,我领略了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优良风尚,虽然他们的性别、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乐意助人的真挚让人念念不忘,他们孝老爱亲的热忱让人津津乐道。他们是龙爪树村的精神财富,需要被铭记,更需要被分享!

关于孝顺的故事

在咱们小红门乡龙爪树村,说起李玉平李大姐,人们总是交口称赞,在采访过程选中,村民们都很主动地聊起关于李大姐的生活点滴。有人说她性格直爽明事理儿,有人说她为人和善真仗义,也有人说她家是最幸福的四世同堂,可无一例外的是每个人都禁不住地称赞她是孝顺公婆的好儿媳、大“孝星”!

李大姐常说:“公公婆婆也是我的爸爸妈妈,从我嫁过来,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了。”朴实的话语里包含着李大姐对“孝顺”的独特见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人到老年,不太讲究吃穿什么的,只要心情好,比啥都重要。

长时间同婆婆的和睦相处,婆媳俩慢慢的有了许多相似之处:性格相近,爱好相同。婆婆有时出去散步都要媳妇陪着她。二十多年来,李玉平和婆婆从没有红过脸,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记得,前年婆婆生病,李大姐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医院,挂号、交费、找诊室、取化验结果……一时间,李大姐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回到家,她把中草药按天按量分好份儿,就连每次熬药用多少水,她都提前按量准备好,需要吃药时,只需加药,开火两个动作就好了。李玉平对老人的孝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但她的每个举动都深深地走进了婆婆的心里。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她深深地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也知道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的,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   

正是由于李大姐的言行举止,犹如春风化雨一般,让儿子从小便懂得了“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含义和意义。小伙子从小独立性就比较强。看到爸爸妈妈工作辛苦,学习上从来不用家长多操心,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并多次获得奖学金。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儿子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奶奶买了最爱吃的烤鸭,给爷爷买了电动剃须刀,春节还给老人发红包。儿子结婚后,小两口儿还给奶奶亲手做蛋挞、酥点心,奶奶可高兴啦,自己舍不得吃,来人就让尝尝,自豪的说是孙媳妇做的……“孝道”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传承和发扬。

关于爱心的故事

2003年10月, “春蕾计划”的实施,让远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东泉乡林泉村大孔门社的李鹏妍小朋友的命运和北京市小红门乡龙爪树村的郭玉萍夫妇的爱心连接在了一起。

经过工作人员的介绍,郭玉萍了解到小鹏妍一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爸爸以种地为生,一年到头靠天吃饭,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吃穿。妈妈的收入也十分微薄,每个月只有45元的工资。全家的收入连哥哥鹏浩一人的学杂费也凑不够,每年开学的时候,小鹏妍的妈妈总是犯愁,只得走亲串户去借钱,钱借够了才让鹏浩去学校报名。2005年,小鹏妍的妈妈由于学历低下岗了,家里的日子更加艰难。爸爸通过在定西卫校学的医学知识,为村里的老人和小孩看看病、打打针,换些盐钱作为经济收入。但是这点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这个四口之家的开支。然而,生活的磨难远非这些,2007年4月份,小鹏妍的父母一起外出浙江打工,家里的农活就全部落在兄妹俩身上,播种、割麦子、秋收,穷人的孩子早早地当起了家。

郭玉萍大姐边听边记,心中有了新的打算。她并没有把这次资助当作圆了自己的心愿,她下定决心,要坚持把小鹏妍培养成才。当得知小鹏妍还有一个哥哥鹏浩时,郭玉萍又主动每年给这个家庭资助1000元,让姐弟俩安心上学。

郭玉萍的资助为小鹏妍一家解决了生活难题,兄妹俩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学习成绩也在不断提高。此外,在不断往甘肃寄去学习资料的同时,郭玉萍担心写信沟通给姐弟俩造成额外开支,每次寄信时连同一打信封和邮票一同寄去。家乡贫穷,甚至连基本用电都保证不了,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两个孩子渴望知识,报效祖国的决心。2004年春节,郭玉萍为了姐弟俩能学好英语,为他们买了复读机、学习机,怕他们用电不方便,特意买了多盒电池也一同寄去。

如今十年过去了,兄妹俩都读了大学,郭玉萍大姐当初的愿望也实现了,两家人的亲情却日渐浓厚。在采访的时候,郭大姐的微笑略带着腼腆,不愿提及曾经的爱心行动,只是一味地说:孩子出息了就好!孩子出息了就好!郭玉萍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一名共产党员,这也只是她不平凡中的一个闪光点。但正是这一个个低调而意义非凡的闪光点,把助人为乐的种子带到了祖国的大西北,并且生根发芽,不断成长! 时时刻刻地温暖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关于奉献的故事

史美芹,采访中一度让我热泪盈眶的大姐,村残疾人康复中心的“铁人”。夫妻均是残疾人,在某公司高薪诚聘的合同面前,她选择了坚守康复协调员的岗位。她说:“周边那些和我一样境况的残疾朋友们经历的痛苦和磨难我感同身受,他们需要我,帮助她们逐渐好转、康复是命运赋予我的使命!”

正是这一句“使命”,史美琴全情投入,奉献至今。通过走访、调研,全面掌握了辖区内265名残疾人的详细资料。为了给残疾人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一样的环境,她主动和上级残联联系,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为了周密安排残疾人康复活动计划,她独自建立了规范的残疾人档案,积极发动残疾人参与康复站活动,哪怕只是聊聊天、下下棋。为了便于残疾人与自己联系,她专门制作了“爱心卡”,上面印有详细的联系手机和电话,残疾人只要有困难,她随叫随到,毫不含糊。

如今,社区残疾人康复站已成为残疾人反映情况、交流信息、倾吐心声的一个温暖的“家”,史美琴就是这个家的“主人”。过去,残疾人有什么事都得跑乡里,自从有了史美琴,有了康复站,他们每次都可以享受上门服务。

五年来,史美琴创造了一连串让人感叹的数据:帮助辖区白内障患者复明5例;配发低视力助视器2例;聋儿康复1例;智障儿童康复3例;肢残人康复49例,配发辅助器具96件,假肢3件;精神病人免费服药137人次,免费入住康复机构16人次等……

采访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