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婆媳关系 > 婆媳关系为啥难相处?

婆媳关系为啥难相处?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2-13 10:10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文/朱亚夫

  据有关部门统计,上海现有家庭825多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9人,上海沪籍人口中每3人就有1个60岁及以上年纪的老人,上海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其中三代同堂的主干家庭占三分之一左右。常言道:“婆媳是冤家。”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中最难相处的关系,也可能是人世间最难相处的关系之一。因此,研究婆媳关系,正确处理婆媳矛盾,有利于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沟通上下代的联系,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婆媳关系难相处的原因很多。有人认为,饮食习惯不同,脾气性格不合,教育孩子方法各异,文化修养参差不齐,家庭出身悬殊等。我认为,这些方面有可能导致婆媳关系不和,但是这样分析并没有触及婆媳矛盾的实质,也没有说明为什么较之于其他家庭关系难于相处的原因。其实,就婆媳关系这对矛盾而言,最直接的是以下四个原因。

  1.没有血缘关系。俗话说:“瓜儿不离秧,孩子不离娘。”血浓于水。血缘关系也许是遗传因子,也许是心灵感应,它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紧维系。而婆媳关系之所以难相处,便是因为两者不存在直接的血缘关系。婆媳关系是以儿子为中介而联结的姻缘关系。它不像父母与子女那样,由血缘关系这条纽带联结,一般不易出现裂痕,即使产生了些许矛盾也易于和解,“子不嫌母丑”、“虎毒不食子”么!它也不像夫妻关系那样,情投意合,相伴终身。而婆媳就不同了,既非血缘关系又非姻缘关系。两者的联结,仅仅因为媳妇是儿子的妻子,婆婆是丈夫的母亲。所以婆媳关系远不如父母子女那样亲密无间,也远不如夫妻那样心诚意笃。两者难于相处自在情理之中。

  2.缺乏养育之恩。《诗经》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匿极。”子女自小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患难与共,相依为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父母为培育孩子长大成人、成才,花费了无数的心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深厚的感情使彼此心心相印。而媳妇是儿子成人后娶来的,没有从小共同生活的感情基础,也缺乏生我教我的养育之恩,所以婆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3.感情的重新分配。在母亲的心目中,子女是自己的心头肉。女儿结婚成家后,往往把料理家务、生儿育女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而儿子成婚后,其感情世界会发生变化,会把自己的主要亲情转移到妻和子身上,母子之情必然会退居二线。有的老年妇女不了解这种感情的重新分配,仍然竭力要保持原有的母子感情,这就势必产生矛盾。她们看到小夫妻俩的亲热劲,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认为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从而迁怒媳妇、妒忌媳妇,认为媳妇把儿子“抢走”了,从而扩大了婆媳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了婆媳之间的感情疙瘩。这种感情的重新分配,在老年男性身上也会产生,但是,感情问题似乎女性比男性更脆弱,更倚重,也更为“小气”,所以婆媳关系比婆婿、翁婿更难相处。

  4.家政谁主沉浮。我国历来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丈夫处理外政,妻子负责当家。在媳妇未进门之前,婆婆大多是家政的主持人,家庭中的大小事情,开门七件事,较长时期是婆婆操持的。儿子成家、媳妇进门后,家中又多了一个“中心”。因此婆媳之间往往在家庭事务管理权、支配权等方面产生了一些矛盾。婆婆想在家庭中保持昔日的中心地位,而媳妇并不甘心一切服从婆婆的支配。家政谁主沉浮,这是婆媳产生矛盾的实质所在。

  我们说婆媳关系比较难处,但不是说就一定相处不好。婆媳虽说没有血缘关系,但还有亲缘关系,是一家人。近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推出的“家和万事兴”,家族家庭故事大赛中有不少婆媳情深的生动事例就是明证。(作者为上海老年学学会老年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