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婆媳关系在网络上大盛,其势头不比“小三”弱,尤其是“凤凰男”、“孔雀女”联姻而引发的婆媳关系之争这类的网文,绝对是如今的时尚。而《双面胶》,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世界只要有男女,就会有爱情,有了爱情就会有“三三”事件,也会有婆媳关系的存在,应该说,那两者都是爱情的衍申,在这里,不多谈论什么婚姻爱情的第三者,重点是婆媳关系。可以这么说,因为男女之间产生了爱情,两人就会想到要天长地久地在一起,彼此间发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于是婚姻就应情而生,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也好,灰姑娘和王子也罢,要么是门当户对,要么是男才女貌,不管是什么,两个相爱的人手携手、肩并肩款款踏上婚姻的圣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在这里落下了帷幕,碟碗瓢盆的婚姻在这里开始上演。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绝对不是。婚姻是两个家庭因为两个人的爱情而联系在了一起,尤其是现今中国的社会里,因为计划生育制度的存在,作为社会个体单位而存在的家庭,成员是越来越少,三口之家比比皆是,因此,婚姻已经完全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完全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了。
可以这么想,当男女之间荷尔蒙起作用的时候,对方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相爱的两个人是不那么现实的,对方的家庭怎么样,对方的经历如何,这一切都不是相爱的人儿应该想的,可是沉浸在爱情里的也就只有两个人,而已矣!爱情之外的个体,就是彼此的家人,不得不很敏感地想到,我女儿(或我儿子)现在谈的那个对象,家境怎么样呀?家里几个孩子呀,负担重不重呀,是农村还是城市的,买得起房子不这一系列让爱情寒心的细节问题来。
《双面胶》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李亚平,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大小伙子,在上海读完大学后又留在了大上海工作,月收入一万多,应该说李亚平并不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凤凰男,他不是农村出身的孩子,他来自于牡丹江这么一个相对大上海来说十足是个小县城的地方,他因为优秀的学识背景而留在了上海,并谋得了一份相对高薪的职业,从这个意义上,他应该算是个非典型的凤凰男了,虽然,他家的亲戚并不是很多,而且也不是很穷。所以,我说他是非典型,而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凤凰男。
胡丽娟,十足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孔雀女,相较于李亚平,她是一个十足土著的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小女人,上海的弄堂女人有着一些非常典型的特征,比如说,精打细算过日子,比如说有些儿虚荣心贪图享受,比如说从小在家都被当成了娇娇女而受足了家里父母兄弟的宠爱等等这些,胡丽娟身上都有,应该说,这些都是些特点,我们并不能把它们称之为缺点或是什么不足的,女人嘛,爱慕虚荣喜欢攀比啥的,都是正常的,只要她们不为了虚荣心而出卖自己,不论是人格还是身体,那么,这样的女人就是正常而且可爱的。
胡丽娟其实是一个蛮可爱的小女人,她个性活泼直率,说话坦然,从不遮掩自己的喜好和厌恶,有些小脾气小性子但是没有小算计,正因为这样,东北大小伙子李亚平才能深深地迷上她并且象父亲一样地宠溺她,并由着她支配自己做那些本来一直算成是女人份内事的家务。
胡丽娟爱李亚平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李亚平,不惜顶撞父母,并用小计谋换来了满心不情愿的母亲同意他们的婚事。在胡丽娟和李亚平的婚事刚刚提上日程时,丽娟的妈(潘虹演的)就说,他们的婚姻不是门当户对,胡丽娟最好是找一个上海的家庭,这话当时胡丽娟完全没放在心上,当电视往下演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慨叹,丽娟她妈是对的。为什么说胡丽娟非常爱李亚平呢?当胡丽娟爱上李亚平之后,“女生外向”的表现在电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和李亚平结婚,不惜欺骗父母声称自己怀孕,后来李亚平的姐夫要集资20万,胡丽娟因为李亚平的甜言蜜语,又巴巴地去求父母借钱,李亚平的父亲病重需要钱交住院费的时候,胡丽娟明明满心不情愿把钱往医院这个无底洞填,可是看上李亚平的面上,又一次腼着脸去跟父母借去。“借钱”这事,胡丽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除过爱李亚平,她还能是为了什么呢?
本来,小两口刚结婚时,那个小日子过得是十分叫人羡慕的,一套复式结构的房子打造出他俩共同的温馨小家,同是大学毕业的两人收入足够,还房贷没什么压力;李亚平放下男人的架子全心全意俯就胡丽娟;可以这么说,胡丽娟两口之家的日子过得平平常常甜甜蜜蜜波澜不惊,大家都不会怀疑这两人是完全可以天长地久地相恋相处下去直至一生一世。
但这一切,随着李亚平的父母而改变。婆媳刚开始相见时,两代人的纷争就开始初露端倪,从火车站打的回家时,亚平母亲与胡丽鹃不同的价值观已经开始了碰撞。而后相处中的一系列小事,终于导致了丽娟觉得亚平父母的存在,就是一块不大不小的乌云,虽然不大,但那个面积,正好覆盖住了头顶的太阳,让她的生活没有了阳光。
婆媳关系中,那个被婆婆称作儿子被媳妇称为老公的男人,就这个中关系的最轴心所在,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想要赢得这场婆媳大战,最重要的就是取得那个男人的支持,在《双面胶》的前半段中,胡丽娟在亚平的心目中还是占了上位的,所以,他应和着妻子的要求,在姐姐冠华的协助下把爸妈哄回了老家。
剧情发展到这里,其实还都是些小矛盾,当媳妇的大手大脚,不做家务,支使着老公干这干那,那都是现在的小女人的通病,婆婆的虽然看不惯,但是大家不住在一起,换一个眼不见心不烦,随着时间的流逝,媳妇生了孩子,家中多了一个有些彼此血脉的共同的后代,婆媳关系迟早会向良性方向发展,那么,胡丽鹃的这个小家庭,跟绝大多数的小家庭不会有什么两样,也不会跟什么家庭伦理扯上联系。
故事的转折从李亚平的姐夫集资买厂开始了,由李亚平的母亲领头,一大家子人咄咄逼人地让李亚平拿钱,李亚平说自己没钱,于是一家子人就逼着李亚平找胡丽鹃的娘家去借,在李亚平的家人心中,胡丽鹃父母既然把女儿给了自己家当媳妇,那么胡丽鹃的父母的养老钱也可以拿出来与李家共产了,或者是这个概念。
但南方人的特点是亲兄弟,明算帐,这钱是不能轻易借人的,哪怕是自己的血脉亲戚,而北方人在这方面,或者就没这么多想法。当李亚平向胡丽鹃提出他姐要借12万元的时候,胡丽鹃的本能反应是不行。12万不是小数,对胡丽鹃娘家来说,可能就是毕生的积蓄,是父母的养老钱了,中国人是最没有安全感的,原因不说大家也知道,所以说了,无论哪一个角度看,这钱都是不能借的,可是被爱情冲昏了头的胡丽鹃,架不住李亚平的美男计,回家跟父母开这个口去了,巧嘴如簧地把十万元从父母的钱包里拿了出来。
题外话说一句,有一次在网上看到说演胡丽鹃妈的潘虹在这戏里是屈了才,演一个市井弄堂的老妇人,很不以为然来,对一个演员来说,把至高无上的皇太后、大户人家的祖奶奶演好是能事不假,但是,如果把就生活在老百姓身边令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角色演好,让老百姓看戏时啧啧称道,就是这样子的,你瞅她这样,是不是跟邻居家那个李大娘挺象的,都不是挺象了,那脾气那性格,那说话腔调儿,简直就是一人儿嘛。如果能做到这份上,这演员才真是有水平,皇太后、皇后什么的,那都是历史了,她们怎么生活怎么说话我们怎么揣摩得到呢,她们是供在牌桌上的神位,演得再好再真,也还是演戏,惟独是能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演得惟妙惟肖,方见一个演员的功底,是不是这回事?这潘虹也罢,李明启也好,说实话的,她们在《双面胶》中的演出,那都称得上是本色演出,确实出彩。
这钱借出去了,胡丽鹃一次赢得了李亚平的感激,她在她们的小家庭中的地位扶摇上升,谁料到此时,李家又出事了,这一次是李亚平的父亲得了癌症。癌症是什么概念,相信中国人都明白,那就是一摊的无底洞,它要抽走的不仅是病人的性命,而且还要抽走病人及其最亲近的家属的钱。要不,怎么说中国人没有安全感呢,举个例,或者你是个中产之家,有房住有车开,家里还趁个三五十万的存款,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可是在这时候,家里有一个人,不论是谁,得了癌症,那末,这一家子人如果尽心尽力地想要医治好自己亲人的病的话,他有多少钱都是不够用的,存款就跟打水漂似的,一天天地以撂的速度见少,然后,或者就该卖车了,卖完了车卖房子,什么都是有可能的。中国人一向有句老话了,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要没钱。得了癌症这种病,那中国人的最怕就很快都实现了,有病且没钱着。
李亚平慌了手脚,他头脑中的大孝子观念占了上风,这一次他想了,无论要付出什么,一定要让父亲多活几年。这时候,胡丽鹃和李亚平的母亲倒是比李亚平头脑清醒,正如故事中的蔡大姐所说,李亚平父亲生病的时候,胡丽鹃和老太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倒是李亚平不正常。
姑且不谈李亚平怎么样了,这边我们只说胡丽鹃和李明启扮演的婆婆是怎么起纷争的。婆婆搀着公公刚下火车时,婆婆还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自己的到来会引起媳妇的不快,知道这一次来是给媳妇添麻烦了。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小家庭已经是非正常状态了,一个濒危的病人会给家里带来多少的不便大家是可想而知了,尤其是高昂的医疗费用,让一家人都处于一种即将崩溃的状态,婆婆呢,仍旧不忘了体恤自己的宝贝儿子,当李亚平因为心疼母亲而提出要在医院里值夜班看护父亲时,婆婆只是摆手不让,却面无愧色地提出让媳妇来值夜班,浑然忘了媳妇也是要上班的,而且媳妇看顾公公,会不会很不方便这些问题。
胡丽鹃此时摔门而去,砰的一声,并没有让婆婆警醒什么,在她的脑袋里,媳妇就该是受苦受累的命,就该是干重活吃剩饭剩菜的命,看到这里,油然而生的是无可奈何的悲哀,女人呀!你忘了自己是怎么含辛茹苦的过来的这一辈子,是怎么被男人欺压过来的,你脑子里就没有一点对不公平的命运的抗争的思想,相反的,你还要拿你的这一套继续来灌输给你的女儿你的媳妇,女人又何苦为难女人呢?胡丽鹃其实并不反感照顾公公什么的,她反感的是婆婆明显不把媳妇看成一个人来对待,在婆婆的眼中,媳妇就该为丈夫做牛做马,她何尝受得了这个,上海是一个迥异于中国其它地方的那么一个地方,上海的女人素来都是娇养的,为什么会这样,就不想去追根溯源了,如今的大多数的城市人,包括我自己,也认为,女儿是应该娇养的。或者,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但这里并不想探究。
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的事情,让胡丽鹃与李亚家及其家人的关系,一步步恶化着,先是李亚平央求胡丽鹃把她父母最后的一点养老钱借出来垫医药费,胡丽鹃又一次依从了李亚平,毕竟,他仍旧是她爱的那个男人,而且她想,公公的单位已经答应报销百分之七十,只要这钱到位了,父母的钱很快能还上。可惜天不从人愿,她公公的单位最后竟然只报销了四百元,相较于天价的医疗费用,这四百元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打在了李亚平一家人头上,包括胡丽鹃。这一次胡丽鹃大爆发了,她指责李亚平的无能,指责李亚平的家人是骗子,指责他们是专门来骗钱的,婆婆不愿意了,声援儿子说:大家本来就是一家人,就该相互扶持的。胡丽鹃早就厌倦了婆婆的背后递小话,这会儿一起爆发,说婆婆只知道从自己娘家骗钱,却不舍得把自家的房子卖掉给LG治病云云。
这一次爆发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李亚平与胡丽鹃扯下了彼此间还残存的温情的面纱,两人撕打起来,胡丽鹃差点被李亚平掐死。婆婆则高血压发作,当场晕倒,不得不打了120叫来了救护车。
事实上,看到这里,如果是正常的处理,胡丽鹃就应该跟李亚平提出离婚,趁着彼此间还没有孩子,大家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这个婚姻继续维持下去,只能是伤上加伤,但是,他们不仅没有离婚,李亚平异想天开,希望在父亲离开人世之前,生出一个孙子让父亲抱抱。特别无语,家庭已经离心到了这种程度,再生出一个小孩来,绝对不会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丽鹃顺利怀孕,这时候李亚平姐夫那儿的集资钱却被无良的厂长卷跑了,向丽鹃家借的十万元一下子就打了水漂,这下子爱钱如命的丽鹃母亲按捺不住了,两家人打了起来,付出的严重后果就是,丽鹃的母亲中风瘫倒,亚平的父亲发病死去。
钱,你是罪恶的!这话似乎可以用在这个时候了。因为钱,本来和美的小家庭一下子成了人间地狱,钱要不回来了,人也死了!可是丽鹃肚子里的孩子仍旧在孕育中,亚平父亲临死前的遗言,要儿子和丽鹃离婚这话只能当成是过耳云烟,不能作数。但仇恨却在婆婆心里滋生着,她想着,如果没有这个媳妇,自己的老伴仍旧会活得好好的,女儿也不会被人逼债,以至于他们一家人不得不低下头跟胡丽鹃的家人告饶求情……
婆婆倒是忘了,这一切因什么而起,胡丽鹃的一句话是对的,李亚平一家最大的毛病,就是明明都各自成家立业了,还在一锅子里搅。婆婆生的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已经长大成人各自成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单元,本该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偏偏婆婆非要站出来产持大局,把几个不同的家庭放在一锅里搅。
婚姻仍旧在继续,婆媳之争自然不能平息,丽鹃因为娘家成了婆家的债主,心深处兴起的优越感,觉得自己可以在李亚平面前颐指气使,她认为自己是这个小家庭理所当然的主事人当权者,李亚平因为背负了对妻子娘家的债而低下了男人的脖劲,由着妻子的性子他服软了。可是李亚平的母亲不肯,在她心里,始终有那么一条封建的传统,夫为妻纲。这男人就该是一家之主!欠钱怎么了,欠钱始终要还不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月赚万把元,是他在供这个房子,媳妇就该是家中的保姆……
其实在这个片中,媳妇和婆婆都谈不上什么是非对错,不能冠之以简单的好人或坏人这样的区别,她们不同的只是各自的对家庭的观念对金钱的理念,是两代人的代沟,是不同地域间的理念。如果说前半部我们还颇同情婆婆,她虽然要求媳妇做这做那,我们可能不认可她的观念,但我们都承认她确实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吃苦耐劳,为家庭为子女任劳任怨。但当我们看到婆婆竟然把胡丽鹃辛辛苦苦为儿子挤出的乳汁倒进水槽的时候,我相信,任何一位女人,都会非常愤慨,她怎么能这样?
在这场婚姻家庭的拉剧战中,李亚平这个轴心因为胡丽鹃的咄咄逼人,已经完全倾向了母亲这一边,他这时候没有就这事责怪母亲什么,反而站在了母亲这边指责胡丽鹃的大惊小怪,应该说,在这场婆媳的混战中,李亚平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双面胶的作用,反而,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更觉得他象是一把双刃剑,把自己的母亲和媳妇一起刺得体无完肤,作男人作到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这电视的结局是什么,已经不要紧了,当婆媳大战的最高潮,一家人混战在一起已经不可开交,稚嫩的小宝宝呀呀地叫着从房中爬了出来,又一头栽了下去的时候,我们除了悲哀,也就只能是悲哀了。
片中,导演似乎在暗示我们,李亚平的母亲死后,李亚平和胡丽鹃会继续他们的婚姻,但是,我怀疑这个结尾,两人都已经把对方伤得体无完肤了,这样的婚姻,还可以继续维持吗?维持下去,还能有多少温情和亲情可以剩下呢?我表示怀疑。当片尾的音乐响起,心里很堵,眼中似乎是酸酸的,说不出来是为了什么,也不想去辨别了。
《双面胶》一剧中,还穿插了另一个家庭的悲喜剧,蔡大姐一家的是是非非,我觉得这是一个败笔,在这个片中,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如实反应了上海市井人家的生活状态,我只是觉得,如果胡丽鹃真是一个上海小女人的典型,还有蔡大姐一家人的言行如果也确实是上海人言行的典范,那么,我认可一件事,上海人说话,确实是比较刻薄的。
片中,胡丽鹃并不能说是有坏心眼或者是性格上有什么缺陷,为人刻薄寡恩云云,事实上,她完全不是这样的女人。可是她的言辞,确实很伤人。有些话,她说出来,平心而论,我们认为她说的是对的,是点子上的,可是,听在耳里就是那么不是滋味,这还是我们看戏的人心里这么想的,如果真是戏中人,那心中的滋味,大根打破了五味瓶,是啥心思都有了来。或者,这里大家就可以考虑一下说话的艺术,如何巧妙地使用语言等等了。
剧集中部分情节,应该说是比较坦诚地揭露了中国的部分现实,比如说,蔡大姐的老公所谓的嫖妓一事,再比如说,那个给亚平父亲治病的谭一刀,这些都向我们展现了中国的一些丑劣的恶现状,首先是公安局,为了自己生财有道,听从一面之辞,污人清白,让无辜的人来交罚款金。那些医院披着白衣的恶狼,惘顾病人的生命,没有半点医德,一味地只知道自己发财,千方百计地压榨病人家庭的钱财。还有,那上门的医药代表,这一切,都揭露给我们看,我们这社会冰山的一角,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这么艰难?
09-11-28 | |
◆◆
评论读取中....
◆◆
修改失败,请稍后尝试
天蓝蓝的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