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婆媳关系 > 洛阳一社区邀请心理咨询师办讲座 讲述婆媳相处之道

洛阳一社区邀请心理咨询师办讲座 讲述婆媳相处之道

来源:网络转载 2017-05-26 12:26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社区举办“婆媳相处之道”心理讲座

  核心提示

  媳妇和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媳妇和妈闹矛盾,身为丈夫和儿子,你向着谁?相信这些问题难倒了无数已婚男人。

  近日,在洛龙区开元路办事处定鼎门社区举办的“婆媳相处之道”心理讲座上,50多名居民寻得了答案。给大家进行讲座的是市阳光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蒋庆伟。

  1、婆媳关系的本质是为了争夺你

  讲座上,一个常被提及的问题引发居民争论——媳妇和妈同时掉水里,你先救谁?

  一位母亲回答:“我先学会游泳。”对此,不少已当了婆婆的居民表示赞同,这样,儿子就可以毫不作难地回答:“我不会游泳,我妈会游泳,我妈会先救你。”

  也有母亲说,她会让儿子先救儿媳妇,儿媳妇年轻,以后陪儿子的时间更长,“当妈的要学会放手”。有居民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放弃妈妈儿子良心上会过不去。

  有个姑娘说,男友曾回答会先救她,然后跳下水跟他妈妈一起死。这个答案让她很难受,“我不是逼他救谁不救谁,只是想知道我是不是他最重要的人”。

  蒋庆伟总结说,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发生的概率很小,如果发生,这个男人肯定不假思索地先救人,拉住谁是谁。儿媳妇为何要对这个问题较真儿?她只是想肯定,婆家是接纳她的,老公是靠得住的。

  蒋庆伟说,这个问题揭示了婆媳关系的本质——争夺一个男人,同理,这个男人也是主导婆媳关系的关键。回答这个问题同处理婆媳矛盾一样,考验男人的心理成熟度,必要时,不妨明确你的原则,摆正丈夫与儿子的角色,先扮演好丈夫,再基于更多感情基础去处理婆媳关系。

  2、把婆婆当亲妈,不如把婆婆当单位领导

  蒋庆伟说,婆媳关系是通过“你”的特定双重角色(儿子、丈夫),而发生的间接“血缘-姻缘”关系,最忌婆婆越权、儿子角色混乱、儿媳妇对婆婆期望值过高。

  婆婆总干预小家庭,怎么办?

  【案例】婆婆太强势,经常干预小家庭,妻子私下里跟丈夫沟通,丈夫说母亲养他不容易,能顺着就顺着。

  蒋庆伟:健康的母子关系要经历生理和心理的“二次断奶”。母亲应适时接纳儿子长大、成家,学会放手,让其独立,不是说母亲养大他,他就该始终听母亲的话,毕竟,婚后人家小两口是一家,母亲最好不要过多干预。

  婆婆就是婆婆,咋可能当亲妈?

  【案例】母亲经常在女儿面前数落儿媳妇的不好,女儿善意提醒:“妈,这事儿放我身上,你咋处理?”母亲想了一会儿说:“那都不算事儿。”

  蒋庆伟:婆婆说要把儿媳妇当女儿,儿媳妇也说把婆婆当亲妈,事实上,婆婆就是婆婆,不可能像包容女儿一样包容儿媳妇,所以,婆媳双方都要降低对另一方的期望值。与其把婆婆当亲妈,不妨把婆婆当单位领导,既尊重她,与之保持距离,又讨好她,努力维护好关系。婆婆也要理解儿媳妇,放大其优点,肯定其付出,适时给予支持。

  媳妇和妈都争你,你咋做?

  【案例】婚后,婆媳未同住,儿子到母亲那里,若总说媳妇好,母亲心里就觉得儿子的情感都在媳妇身上;若说媳妇不好,母亲又觉得儿子受委屈了。

  蒋庆伟:作为被争夺方,你应了解母亲、妻子的不同期望值,适时转换角色,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另一方那里是快乐、幸福的。平时,不妨多对妻子好,多把讨母亲欢心的机会让给妻子,增加婆媳亲密度,妻子对你的爱会有增无减,也会更用心孝敬婆婆、经营家庭。

  3、婆婆在家干活时,儿媳妇最好不要干坐着

  活动现场,居民们敞开心扉进行了交流。

  【居民分享】

  我结婚后跟婆婆同住15年,但婆婆一直不认可我,小摩擦不断。后来,我换位思考,假使我是婆婆会怎么办,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感悟:解决婆媳问题,要多沟通,多换位思考。

  【居民分享】

  我儿子是个大学生,找的媳妇文化程度不高,当时我很不认可。后来,儿媳妇生孩子,我忙工作也没去照顾。儿子儿媳妇回来探亲,儿媳妇当着我的面打孩子发泄不满,我才明白过来,儿子认定的,做父母的要支持。

  感悟:做妻子的,爱丈夫,也要“亲其所亲”;当婆婆的,爱儿子,也要“爱其所爱”。

  【居民分享】

  我和婆婆相处得很好,虽然她文化、观念赶不上我们年轻人,但只要我们少计较,我们对她好一分,她会对我们好十分。

  感悟:没有天生的恶婆婆,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不孝媳,与人相处,期望别人对你怎样,就先要对别人怎样。

  小贴士

  婆媳相处有诀窍

  小两口莫当着婆婆面过分亲热,她嘴上不说,本能上还是会不舒服的。

  婆婆干活时,不要干坐着,她做饭,你刷碗,她扫地,你擦桌。

  聪明的婆婆从不在儿子面前说儿媳妇的不好,聪明的儿媳妇也是如此。

  如果能沟通,尽量别争吵,婆媳不比母女,吵一次伤一次。

  看法与做法要分开,尽管心里对婆婆有不满,但行动上该对她好就别迟疑。(洛阳晚报记者 肖姣姣 通讯员 张俊望 史艳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