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恋爱练兵场?网络成爱情技巧课堂
2009-2-21 9:43:00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栏目:教育热点
导读:
资料图片
前不久,扬州大学的校园里赫然出现了这样一条标语:一个鸡蛋可以画无数遍,但是一场恋爱可以吗?
当“恋爱”这个曾经敏感的词从地下走出来,在大学校园的墙上张扬地“见天日”的时候,也同时带出了一些问题:恋爱的鸡蛋到底可以画多少遍?如果当一场恋爱不可能像画鸡蛋一样可以重来,是不是更应该学习、感悟和揣摩基本的技巧呢?
恋爱就是要练习去爱
“重在练而不在爱”,山盟海誓面前,鲜有学生承认恋爱不是冲着“爱”这个神圣的字眼去的,但“恋爱就是练习去爱”的观点在校园却甚有市场。
今年将从河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丁珠,大学期间有过一次并不成功的恋爱经历。“刚入校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怎么就在一起了,也不知道最后怎么就分手了,单纯得很。其实,就是某一天发现他对我不够好,就开始吵架,吵多了自然就分手了。”忆及大一时候的一段感情,她用“很不理智”概括。
“学习谈恋爱”对于大学前的丁珠来说,是“想也没想过”的事情。像许多同学一样,从被禁锢的高中走出来,进入大学以后,“像脱缰的马儿自由自在”,丁珠的爱情从大一开始,但不到一年便维持不下去了。
“不能说如果当时双方都互相体谅一些我们就一定能走到最后,但至少会走得更长一些。”很多大学生都曾经留下和丁珠一样的遗憾。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在追悔过去的某一段感情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引用这首题为《后来》的流行歌曲。
“在感情的波折中慢慢明白什么才是爱,慢慢学会怎么去爱,现在想来,恋爱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大学时候只知道恋,没想过要练,要学。”
浙江林业大学的辅导员殷老师很赞同“恋爱就是要练习去爱”的观点。她认为,虽然感情不是数理化,不能套用公式,但是适当的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她非常提倡学生学习一些恋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尤其是与人沟通的能力。
网络成为自觉学习的主要方式
殷老师曾经在学生的QQ空间里发现了一篇转载的文章《碰到这样的女孩就应该娶她》,后来,在大学生聚集的校内网上又发现了这篇转载率非常高的小文。
“其实现在的学生心底里都有杆秤,他们会思考什么样的男孩、女孩适合成为自己的伴侣,也会从明星的八卦,朋友的故事中联想自己感情中的一些问题。冲动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确实想得挺多。”殷老师说,学生空间和日志中大量转载的类似于 “恋爱应注意30条”,“一位母亲给女儿的20条忠告”之类的小文和文章回帖给了她不小的震动。
“恋爱”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被不少大学明令禁止,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认为学生不理性,容易出事。
笔者连续多日在北京十余所高校的BBS论坛上看到,“love(谈情说爱)”版面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热门版面,并常常能在每日的“十大热门帖子”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些帖子中除了网友们认为的讲述两个人的甜蜜生活的“炫耀帖”和因为感情问题导致种种矛盾的“怨念帖”以外,最多的便是各类咨询帖。
“怎么办?”“到底是谁的错呢?”“情人节有没有能把MM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礼物?”“要去BF(男朋友简称)家了,给他爸妈买什么东西比较合适呢?”类似的帖子在各个大学生聚集的论坛上遍地都是。
“本身有困惑,但可能有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羞于开口,而网络的匿名性给他们安全感,也或者是从网络中能够得到更多的答案,所以他们选择发帖,但我们不能否认这是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渴望得到指导和解决。”作为辅导员,殷老师对于此类帖子都非常关注。
爱情不是一份作业不需要刻意学习
重庆大学工科毕业的王萌认为“刻意去学习恋爱”是对爱情的一种侮辱。他尤其反对学校开设统一的“恋爱课程”。
“这种统一的大课其实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学生时代的爱情多么纯洁,怎么可以当做一份作业来做!”他认为,两个人在感情上多一些磨合多一些共同经历的困难未尝不好,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仅仅靠恋爱的技巧肯定是不可能最终维持一段感情的。
“应该给MM留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如何和MM展开进一步接触”……针对网络上随手可得的这些类似于“如何追女朋友”的心得和技巧文章,殷老师表示,这其中有不少值得学习的精髓的东西,但确实也在有意无意中将恋爱功利化、功课化。恋爱是两个人共同培养的结果,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两个人成熟的性格和真挚的感情,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或改变的。
“很多女生都喜欢比自己大的男生,因为他们更体贴人,更懂得关心人,但我并不看好那些哄得对方一时开心,建立在技巧之上的恋情。”尽管不赞同刻意学习恋爱技巧,但王萌也认为恋爱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次恋爱能够让人成长很多”。
“爱情不是铅笔写错的作业,你拿橡皮轻轻一擦就可以擦掉,你可以从自己或者别人的恋爱留下的痕迹中体味、领会,恋爱如果可以学习,那也是个人化的事情,而不是开设一门统一的恋爱课程就可以解决的。”王萌说。
恋爱课:学习如何经营一份爱情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何老师将网络中恋爱咨询帖的盛行归结于学生青春期特点和恋爱自身的特点。
“并不是学校缺乏恋爱教育和指导的课程,而是恋爱本身对学生来说是一件较为私密的事情,因此个体性的辅导对他们来说帮助更大。”何老师介绍,从2007年开始,北大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便开始策划“恋爱工作坊”。
“恋爱工作坊”分为“恋爱相识工作坊”和“恋爱成长工作坊”,分别邀请单身同学和情侣参加。工作坊在心理健康中心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通过一些场景设计、角色扮演等,了解自己的爱情观、两性的差异等,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建立信任关系。
“我们所说的恋爱课,并不是要组织起一个传统的课堂来,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经营好一份爱情,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好跟恋爱相关的各种关系。”何老师认为,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恋爱”是一个敏感的、隐私性很强的词,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或者有困惑的时候不愿意让太多的人知道,所以个体咨询和网络的匿名咨询是一种很好的解惑方式。
“两个人的天地,有朗朗明日圆圆秋月,有春华夏草秋蝉冬雪,也会有风雷雨雾。有一百个人,便会有一百种恋爱,恋爱同样需要成长。”“恋爱工作坊”的宣传语中特别突出了恋爱的“成长”两字。无论恋爱的鸡蛋可以画多少遍,无论恋爱可不可以成为一份作业,“成长”两字在校园恋爱中都没有异议。 (实习生 潘聪平)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