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而且是一个城市、一个社会的生活状态反映。关爱老人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上海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上海人口的18.58%。他们对养老有些什么想法、什么要求?最近,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神州市场调查公司联合对此进行 了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老人以及部分老人子女。调查采取上门、座谈会等方式,有效样本为350份。调查显示:传统的居家养老是老年人以及老年人子女首选方式,亲情是老年人最渴望得到的精神抚慰,养老金制度是老年人最满意的生活保障。
居家养老最得老人喜欢
现代社会,养老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传统的居家养老,洋溢着亲情;养老院,提供护理和多种服务;社区托老所,老人可以早去晚回,有一个沟通说话并且得到照顾的场所;独自生活,对于身体比较健康的老人来说,能追求个性化生活和娱乐的空间。在多种样式的养老形式中,老年人喜欢什么呢?本次调查数据表明:传统的居家养老依然是老人以及老人子女的首要选择,选择“家庭式养老(与儿女共同居住)”的老人比例高达43.6%,远远高于其他选项。
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家养老有“家”的感觉。老人退休后,与社会的联系变得少了,很多老人的情感重心完全回位到家庭上。调查数据显示:许多老人把子女和配偶看作是自己的生活依靠和精神寄托。在“遇到困难最先向谁求助”的问题中,“子女”和“配偶”分别以35.5%和25.3%排在前两位,远远高出排在第三位的“社区机构”(9.3%)。在“生活不能自理时,希望由谁来护理”这一问题上,排在第一和第二位的同样是“子女”和“配偶”,比例分别为31%和17.2%。还有一个因素是经济原因,一些老人认为住养老院开销比较大,自己能够动动,没有必要。另外,一部分人对机构养老的认同程度仍然不高。不少受访者认为:“老人去养老院总有点可怜巴巴的感觉,总还是在自己家里好。”
实例:潘先生,46岁,居住在宝山区,企业维护主管,月收入4000元;妻子在物业公司工作,月收入2000元;女儿今年参加高考;父亲77岁,共同居住,母亲已去世。他对养老方式的理解是:首先要老人愿意,老人喜欢什么方式就什么方式。不过,老人总希望和子女在一起,看着儿女,或者第三代,可以说说话,享受天伦之乐。家的感觉是别的地方都无法替代的。有什么问题,照顾起来也方便。其实,老人身体好,年纪不是很大的话,还可以帮助家里做点事情。他父亲曾经到一家养老院去了一个月,感觉不习惯,以后再也不愿意去了。至于说到自己以后如何养老,他说,能够行动,自己照顾自己,就和妻子一起过;行动不便,看来会去养老院。
数据同时表明:选择“机构养老”的子女为22.1%,而老人为17.5%,成为仅次于“居家养老”的选择。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对机构养老的认同程度年轻人比老年人高。而选择独居养老的大多是一些相对年龄不是很大、身体比较健康的老人,他们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享受自己的快乐。(范伟镛
周爱娜)
生病卧床最令老人担忧
经历了生活的甜酸苦辣的老人们,对于身外的其他事物不再过多看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心态平和,觉得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本次调查中,老年人最担忧的问题就是自己生病卧床,占到44%以上。
究其原因,32.4%的老人认为,首先是患病的医疗费用开支大,其次是治疗过于麻烦,而且生病毕竟是件痛苦的事情。在回答“什么值得老人快乐高兴”时,相比于子女的成功、家庭和睦而言,62.3%的老人依然觉得只有身体健康了才是最快乐最高兴的事情。很多老人表示:现在自己和老伴都退休了,只希望能够身体健健康康,家人平平安安就好,这样就是很幸福了,同时也可以不给孩子们添麻烦。
这样的想法也获得子女的认同。在子女的心目中,最担心老人出现的状况同样是“生病卧床”,调查中有74%的子女选择了这个选项。受访子女认为,老人生病卧床后,不仅医疗费用昂贵,而且子女的身心也处于劳累紧张的状态。现在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将来可能是两个子女需要照顾四个老人,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和照顾老人的矛盾,对独生子女来说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当问及老人有困难向子女求助时会怎么办时,59%的受访者选择“自己赶去帮助”;但是问及“当老人生活不便时”会怎么办时,72%的子女都选择了“请保姆”。
实例:朱先生,58岁,有兄弟3人。多年前,母亲患病卧床,开始是兄弟3人以及3个儿媳妇轮流照料老人。3个月后,朱先生的女儿生孩子,两头都要照顾,朱先生自己的心脏病和颈椎病复发,加上还要上班,实在无法照顾周全,兄弟间商量还是请了专门的护理人员,整整4年,直到老人去世。朱先生非常感慨:“老人不生病就是小辈的最大幸福和心愿。老人一生病,经常是等到老人病好了,小辈接着就累病了。所以,一旦发现老人需要护理,还是早点请护理人员为好。”朱先生还嘱咐自己的妻子,要存些钱,在自己需要护理的时候,可以有钱请人护理,以减轻子女的负担。
养老保险是老人最满意的保障
经济保障,是老年人养老的基本支撑。目前老年人养老的费用主要在养老金当中开支。在本次调查中,48.8%的老人月收入在1000-2500元,38.6%的老人在1000元以下。老人们普遍认为养老金是所有保障中较为满意的措施,将近73%的老人认为养老金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安度晚年而无后顾之忧。而在收支出现不平衡的老人中,有51.8%的老人认为:如今占自己开支最大份额的当属医疗费用。
实例:周老太,77岁,退休。她认为,现在最满意的是养老金。当年为了让农场的儿子顶替进企业,办理了因病退休的手续,由于工龄短,又是提早退休,养老金很少。记忆中,20多年前她的养老金只有几十元,现在已经上升到800多元。加上老伴的1000多元,两个老人的基本生活不用愁。幸好自己的身体比较好,老伴有轻度糖尿病,医疗费用开支不大。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少生病。
老人也渴望自己的夕阳生活丰富多彩,当多种选择呈现在老人面前时,老人感觉到,有时候是经济能力限定了自己的选择。在本次调查的准备阶段,部分专家在养老的经济保障方面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措施和方式。在本次调查中,老人和子女对这些措施、方法表示了自己的意见。
方式一 生前使用不动产作为养老费
用(俗称“倒按揭”)随着拥有不动产的个人越来越多,一些老人在年轻时,将自己的积蓄花在了住房上,到了晚年,需要更宽裕的开支。住房在生前需要居住,而一部分老人的子女也未必需要继承老人的不动产。于是,一些专家提出老人将自己的住房抵押或者出售,按照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年龄,在生前按月获得养老的补贴,身后交出住房,俗称“倒按揭”。这种用不动产“抵押”或“预售”获得养老补贴的方式在其他一些国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本次调查显示,尽管这种方式在国内还只是一个设想,很多人不了解,但有27.9%的受访老人在听取介绍后,表示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
方式二 设立“老人患病护理保险”项目
对于老年人担忧自己晚年卧床需要护理的经济承受能力,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个建议:设立一种“护理保险”项目,将来承担年老失去自理能力时的护理费用。调查中,受访的老人们采取了相对冷漠的态度,只有18.7%的受访老人表示欢迎护理保险。而一些老年人的子女,对此表示欢迎。
在赞同以上两种方法的受访者中,大多数老人认为:安全是最重要的,必须有一个信得过的机构来从事“倒按揭”项目,其中,认为应该由政府机构监管的位列第一。对类似“护理保险”项目,受访者认为除了政府机构的监督管理,最好能够和基本医疗保险捆绑挂钩,配套实施。
亲情是对老人的最好抚慰
居家养老虽然被老人看重,但老人有时候还是会感到孤独。老人的听力、视力往往都有一定的障碍,年纪越大,障碍越多,报纸杂志已很少翻阅,电视图像也看不清楚,于是与社会的交流自然而然日益减少。但交流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老人们更渴望与亲人的交流。子女的繁忙往往使一些老人较少有机会与子女聊天与交流,日出日落,春去秋来,陷于孤独之中。
在调查中,只有33.1%的老人与家人经常谈心,34.9%的老人偶尔能够和家人讲讲话,而居然有2.1%的老人从来不能与家人谈心,其精神生活上的孤寂可见一斑。在不容乐观的现实面前,老人的心愿显得那样迫切,42.3%的老年人渴望每天都能与家人朋友促膝而谈,32%的老年人希望每周至少能够聊天一次。而对大部分子女来说,每周至少一次的谈话基本能够保证,占35.5%,遇事则谈无事不谈的也占到了33.3%,相比这两个数据,24.4%每天与老人交谈的比例与老人的希望就相差比较多了。
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孤寂、匮乏,会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甚至抑郁症的发生。因此,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物质生活的满足不是幸福晚年生活的全部,老年人真正渴望的还是物质与精神的并重,哪怕只是常常看看他,陪着他坐坐也可以令他高兴不已。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男性老年人与家人或朋友谈心的实际频率及期望频率要明显低于女性。
实例:陆老太,82岁,与子女居住在一个小区,分户而居。生活有钟点工照料。两个儿子每月给她2000元的补贴,经济很宽裕。但是,子女来探望,见老人身体健康,便匆匆来匆匆走。有时候忙起来,可能一个星期也不照面。老人常常自我安慰,子女孝顺,只是忙,自己不应该再有什么要求了。直到有一次,儿子发现母亲有些目光呆滞,便送医院检查,结果并无大碍。老母亲最后落下眼泪说:“就是想让你们能够陪陪我。”以后,子女便常常来陪老人说话,用儿媳妇的话说,和老人说话,说什么未必重要,但一定要说。老人有时候像小孩,也需要别人的关注。老人和家人聊天跟老人和其他人聊天的感觉不一样,亲情是对老人最好的精神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