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office恋情 > “廉政亲情寄语”疗效几何?(1)

“廉政亲情寄语”疗效几何?(1)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06 16:2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编者按:郑州市纪委推行“廉政亲情寄语”活动,让干部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悬挂上一条亲情寄语。比如父亲告诫儿子“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妻子嘱咐丈夫“公家的钱不能动,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女儿期盼父亲“不求您发财,只求您平安”,等等。该活动开展两年多,已覆盖全市80%以上的单位。

  据悉,“廉政亲情寄语”是郑州市纪委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的廉政文化建设新形式,将家庭作为廉政教育的新阵地,把亲情作为维护廉洁的新力量。评判“廉政亲情寄语”,还得看它的反腐疗效有没有、影响几何。

  观点1:在反腐的问题上,将希望完全或重点寄托在道德约束上的人,要么傻得天真,要么别有用心。

  “廉政亲情寄语”是场形式主义的秀

图/朱慧卿

  拍脑袋想出这一招的官员,其出发点原本就不是什么反腐,而是追求的就是这么一种形式,一种可以向上级、向媒体展示自己“反腐决心”,显示自己在反腐问题上一直“有所作为”的形式,一场“秀”。

  在普通公众的层面,加强道德建设,提倡提升道德修养,对于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是有极大益处的。但在面对手握权力、随时可能面临利益诱惑的官员那里,道德只能是一个辅助选项,而且是一个并不重要的辅助选项,而制度的法律的约束,才是必须且主要的。

  多一些公开透明,多一些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比软绵绵的“廉政亲情寄语”实在得多。其实,何必搞得那么复杂,只需公开一下官员的财产,甚至只需查查官员们的房产,就比什么“寄语”更能看到到底谁在“裸泳”。【详细】

  推荐阅读:亲情寄语,能劝出对法治的敬畏心吗

  这样的告诫不能说没有力度,但这一种“反面论证”,不“寄语”官员也清楚得很,会不会把寄语当一回事,并不取决于亲情,而取决于法治的执行力,即政府对贪腐行为的惩治力度。近日媒体披露,多年前被判无期徒刑的河南原建设厅副厅长在狱中悔过说:“我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视为主流,认为大都如此,我又何必独善其身?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我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让官员普遍认清这种“错误思想”,敬畏法律尊严,明白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显然远比“亲情寄语”更能让人头脑清醒、心无杂念。【详细】

[责任编辑:邬庆霞]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