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office恋情 > 周杰伦谈《天台爱情》:我不演 票房会有问题新闻频道

周杰伦谈《天台爱情》:我不演 票房会有问题新闻频道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1-21 05:22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周杰伦在《天台爱情》拍摄现场给演员讲戏

2009年,在多伦多开演唱会的周杰伦(中)与方文山(右)在街头合影

  在讲周杰伦之前,我们想先讲讲他最主要的粉丝群体——80后,以及他们的这10年。

  2007年7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文章:《中国的“我世代”》(China's Me Generation),用“Me Generation”一词来形容中国当时处于20岁到29岁之间的年轻人(基本上指80后这一代),认为他们“享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崇尚个人主义,却对民主政治毫不关心”。

  与所有的试图为一代人盖棺定论的努力一样,这个结论当然是不够全面和公允的,甚至带有某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巨大的争论,有受访者公开抗议,认为记者杜撰了她的意思——不过,“我世代”的确是这代人身上明显的烙印之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80后一代人开始登台,娱乐产业也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自我、个性、特立独行,是新世纪的偶像们的共同特质,而偶像的形象,某种意义上也是粉丝们的投影,是这一代人的一个镜像。这一切都应了动感地带的那句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而动感地带的形象代言人周杰伦那翘着大拇指的形象,也成了“我世代”的一个典型表征。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Jean M. Twenge写过一本《Me世代:年轻人的处境与未来》,书里所谓的“Me世代”,指的是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美国人,作者认为他们的特质是:高度自尊、外控性格、高压生存、平权意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这个特质的描述看上去比《时代》周刊那篇文章的概括更适合用在中国这一代人身上。

  不过,《时代》周刊那篇文章似乎是一个分界线,在2007年过后的这6年,在所谓的后奥运时代,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下,这些年轻人很快就发现,在这个阶层流动逐渐板结化的年代里,他们看似自由实际上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010年,这一代人开始进入而立之年,本刊做了一个封面专题——《80后失梦的一代》,讲述这一代人新的遭遇:逃离北上广,回归体制内,夹缝生存,三十难立,梦想难以照进现实。

  这个时候再来看所谓的“我世代”的特质,也因此可以分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生牛犊彰显个性的时候,第二阶段是在现实压力之下他们所能做的为数不多的抵抗。

  随之而来的,还有集体的怀旧。李雷与韩梅梅、老男孩……在各种怀旧符号中,当然少不了那个戴着鸭舌帽的周杰伦。今年年初,周杰伦在北大百年讲堂做了一个演讲,有一句话打动了不少80后:“如果有一天你们累了,听到《简单爱》会觉得温暖,那我就没有白白在你们的青春里经过。”

  在腾讯网对周杰伦的采访中,作者写道,“他想跟上每一代小朋友的步伐,他挺着八块腹肌,坚持中国风,仍在电影中寻找纯爱、演绎热血青春,34岁的他用一种近乎倔强的固执留恋青春,脸上写满了不甘。”——这其实也是一代人的不甘。在90后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的今天,作为不久之前的年轻人,80后难免有一种尴尬的痛感:这一代人看上去竟然“笑容已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