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情感实录 > 结婚吗-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

结婚吗-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2-15 10:30 编辑: 网络 查看:

自序 等一份真爱等到白发苍苍
想写一本关于那些被媒体叫做“剩男”和“剩女”们的情感故事的书,源于一次采访。受访的单身女孩生于1979年,她给我写电子邮件约见面时用的名字叫“永远的伴娘”。从22岁起,她经常有机会出现在亲戚朋友们的婚礼上,每次,都是伴娘。和所有的女孩子一样,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为某人的新娘,那个人应该英俊儒雅有才华有担当……可以托付一生。但是,直到30岁远赴澳洲之前,她一直是伴娘,阴差阳错地,一直没能遇见如意郎君。我记得她说她离开北京选择在“如此高龄”出国留学,也有“转战寻夫”的意思,她说,她这个年纪的单身女子在国内“婚姻市场”里已经是滞销品,惟有尝试走一条“国际化”道路以自救……
这个女孩的话中“高龄”、“婚姻市场”和“滞销品”这几个词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算起来她今年才不过32岁,这个年纪没成家的男女就算高龄了吗?而像我这样从小在婚姻感情方面接受爱情至上教育的文学中年,无论如何接受不了把选择爱人等同于商品买卖——我们这代人更容易感动的故事,应该是等一份真爱等到62岁依然至死不渝,相对于伟大的爱情,32岁未嫁未娶简直不算什么。这样,我和她之间有了“代沟”,这条沟里包含着婚姻观和爱情观的不同,也包含了我们对婚姻里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不同期许、不同考量。这些不同促成了我和她长达两年的对话,也促成了我去采访和她一样历经选择、已届“高龄”依旧孑然一身的男男女女,我想知道他们在找什么,是什么让那条红毯铺成的姻缘路隐蔽着惟有走上去才能感觉到的崎岖。
这项采访进行了两年多。仿佛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经由一扇小窗,渐渐打开,渐渐发现其中的深邃、丰富,当然也会有些因为了解深入之后随之而来的纠结。
两年多来,我常想同一个问题,在结婚之前,到底应该对另一半了解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了解一个人多少就可以决定是否要与他(她)结婚?每次采访,我把这个问题提给受访的单身青年,他们当中有的人刚刚结束了一段相亲,有的人正捧着大把的感情经历自以为曾经沧海难为水。每次我得到的回答都是不同的,而且大多数人的回答模棱两可——如果要在更大程度上确定是不是找到了合适的人,当然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会增加日后婚姻的安全保障,但是,很多人却因为逐渐加深的了解而分手,那些藏在浅尝辄止的交往背后的细节,那些包含了教养、道德观和价值观甚至包含了出身烙印的细节,仔细看下去,竟那么禁不住审视。特别是他们当中有过与异性同居经历的人,分手常常源于一次向着结婚方向努力的试婚。这样的故事多了,他们渐渐被叫做挑剔的一群,挑剔别人同时也被人挑剔,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彼此选中的几率越来越低。所有这些故事告诉我,这些爱自己的人、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人,想要一个稳定的家庭至少结了婚就不用费力离婚的人,最初在一起的理由只是相爱,而最后仳离的原因掺杂了无数感情之外的因素,且千差万别。
有人说婚姻本是求同存异的利益组合,人与人之间的任何一种关系都禁不起用放大镜看,于是走进婚姻并最终在其中收获了现实版天长地久的人有了更刻薄的比喻,所谓婚姻的锦被下面是满床的虱子。因为这些“过来人”的说法,我越发觉得我采访到的被“剩下”的男女中的很多人非常可贵,他们不接受这样一条锦被盖在身上,尤其不能容忍和一个并没有从内心认定可以同床共枕的人盖在一起,他们的年纪已经超出通常人们认定的婚嫁年龄,“高龄”单身,仍不肯凑合找个人一瘸一拐地彼此搀扶着着离开这个队伍。据说,这个时代的“剩男”“剩女”都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分子,对他们来说,假如放低标准,结婚是很容易的事。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可以得过且过,但一想到这种情形要和婚姻联系起来,很多人仍然不甘心苟同。在16年的记者工作中看过无数悲欢离合之后,他们的这种固执和坚持,让我觉得在一个物欲缤纷的时代,爱情可能还有救。有很多物质因素,可以成就婚姻,比如房子、大房子,比如钱、很多钱,比如地位、高到可以改变灰姑娘一生的地位……都可以让女人以身相许,让男人意乱情迷。所以这本书中的14位男女仍然在做的有关爱情的讨论,弥足珍贵。
感谢所有接受我采访的受访者,谢谢你们让我有幸分享你们的经历;感谢九州出版社黄宪华女士、郑闯琦先生和曹环女士在出版方面的宝贵意见和鼎力相助。
16年前我开始做有关个人感情经历的个案采访,那时也曾想也许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广见闻之后能为一些自己也困惑的问题找到答案,然而,16年的工作告诉我,有多少个人就会有多少个因缘故事,即使相似的开场,也会被不同的人演绎出截然不同的过程和结局。因此,读到这本的书的读者,但愿你能看到你想看的故事和其中的逻辑——也许我们看到的,并不相同。
安顿
2011年8月4日
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
我不结婚是因为机缘没到,没遇见能让我舍得自己的好日子跟他“混搭”的那个人。谁说非要跟一个男人结婚才能过得高兴?我现在的日子挺好,高兴着呢,要是加上一个人不能更高兴,瞧着不顺眼还要增加很多烦恼,那为什么要改变?
采访手记
在熟人眼中,她是异类,不仅因为她到了35岁“高龄”还“纯单身”,更由于她对待爱情和婚姻不能“如饥似渴”有一搭无一搭的态度。单身不可怕,但总要拥有随时随地准备“扑上去”结束单身的积极姿态吧?她没有,没有还觉得这样很可笑,这是让她父母亲人最生气的。
她的名片上写的是“行政总监”,她用一张时间表解释这个身份和每月以美元计、一年按14个月计算薪水且有20天带薪假期的待遇。早晨九点上班,她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因为老板的时间表起点是九点,而这个时间表需要她安排;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半午饭,她的大多数午餐是盒饭,人不离开办公室,不吃盒饭的日子通常是陪在老板身边。不管以什么规格宴请什么人,她永远吃不饱,她从定餐厅、排座次、确认菜单酒水、安排司机分头接送等都事必躬亲。从坐下来吃饭到最后散席,不知要站起来多少次,客人上车离开,她最后一个离开酒店前门,她的姿势和眼光保持着对客人离去时车尾的关注,只要客人从车内回头,就能看到她不变的身影。下午五点下班,这个时间离开公司对她完全不可能,只要老板还在,她就是一级待命,与其被从家里或者朋友聚会上叫回来,不如干脆留在公司,因此她真正的下班时间是七点半左右--没有孩子在身边且喝过下午茶的老板夫人八点开晚餐。
她对工作很满意,一方面是得到了必要的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这份薪水对于仅有学士学位、35岁的她来说稳定、可观。使她拥有自己的房子和能抵抗一段时间类似失业、疾病这种大事的积蓄,能让她在不太奢华的前提下不纠结算计就买下心仪的奢侈品而不必成天关注尾货信息,还有,她不必为获得舒适安逸的生活而委屈自己去接受一个貌似能提供这些的男人--她的个人条件决定了她可以不必在考虑感情的同时把钱这个因素计入其中。女性经济独立多么好,她由衷地欢呼,对她来说,这是在婚姻市场上她个人尊严的起点。
作为大龄“剩女”,她的烦恼基本是琐碎的,比如别人对她感情过往甚至身体状况、生育能力的猜测和窥探,比如很多人都在重复相同的话题,那就是婚姻不完美、爱情过了激情那段也不会完美、两个人最终是要过日子不是没完没了谈恋爱、有了孩子男人和女人会互相看不见对方只看见孩子、对男人不能看小节必须抓主流、吃喝拉撒睡本是俗事没人在上厕所时还优雅……所有这些,她都明白,但她没法说服自己接受这些在没看见灿烂之前已心知肚明的衰败,更没法让自己相信一个本来粗俗的人能因感情摇身一变成为绅士。那些刺目的细节,让她在相亲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意兴阑珊,而单身的乐趣和舒适则越来越令她沉溺。
单身会上瘾,你信吗?她常这样说。她的业余生活放在几件事上,装饰家、读书、看影碟、旅行。现在又加上一条,照着菜谱给自己做饭。她有过男朋友,上一任曾有过短暂的亲密关系,但她坚持不让这人住在自己家--她宁肯跟他去郊区的情人假日酒店、一起去外地过周末,也不让他到家里来住一晚,她也从不住在他家,不管多晚,她以第二天上班必须化妆换衣服为理由,回家睡觉。她的生活里很难再放下另一个人的行李箱,她不愿自己建立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因另一个人的介入而被干扰,她也不想为了照顾人家的心情在自己要决定什么的时候象征性地去征求别人的意见。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情非所愿、怀揣感伤故事的未婚女子,但她认为自己不是。为什么人们不相信有因为坚持自我而被强行划入愁嫁“剩女”行列中的异数?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认定类似她这样的人一定不是从心里真感觉快乐因而需要被同情和帮助?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认为对于35岁的单身女人来说,能达成幸福的唯一途径就是找个男人并成为他法律上认可的老婆?这是她在享受单身的同时一直存在的疑问。
口述实录:她的故事
落单
我35岁。按现在找对象所说的个人条件,除了年龄,其他条件都不算差。大学本科毕业,外企中层职员,有房子,不用付按揭,独生女,父母有退休金有房子不需要我养活。长相不算丑--我觉得在这个城市里,这种长相算中等偏上。
但我剩下了,文明点说叫落单。我的同龄人,大学同学都有对象,有的已经结婚,有的正在同居准备结婚,中学同学除了我都结婚了,有的已经结了不止一次,小学同学更是这样,有些人的孩子都要小升初了。一到同学聚会,我特别
扎眼,特别容易被关注,因为我跟他们不一样,没在找对象结婚生孩子这条路上跟他们搭伴走,成了落后分子。我没玩世不恭。我想说的是其实我真不是故意掉队,说不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反正阴差阳错的,就这样了。谈过恋爱也有过短暂的亲密关系,但最后都没走到结婚那一步。我总觉得我没遇见能说服自己跟他一起生活一起生孩子存钱的那个人,一有这种找错人搭错车的感觉,我马上就退出这个游戏。我不想凑合。一辈子这么短,高高兴兴过还嫌日子过得快,愁眉苦脸苦熬岁月我不愿意。
不结婚就有问题吗?
像我这种人现在越来越多,我不孤单。但别人觉得我们是古怪的一群。老大不小,什么都不缺也没病,怎么进进出出老一个人?肯定有问题。我遭遇这种猜测很多次,猜测的人出发点都是好的,不是有恶意。
先说我妈住的楼。这楼里都是老同事,我妈现在六十多岁,遇见街坊,人家还叫她“小赵”。我说你都成老赵了,她们还这么叫,我妈说是啊,年轻时就在一起工作,一直叫“小赵”,现在改不过来。这样说你就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了,因为这种关系,他们觉得自己拥有了解“小赵”家事的权利,别人对我家和我爸妈对别人家都这样。“小赵”最大的心病是我,大家帮她研究我。他们给我妈出主意,我妈带着这些主意来对付我。
我上班在北城,我妈家在南城,原来我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回家住,后来买了房子,只有周末回去。北京堵车那么凶,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那样太辛苦。我爸妈身体都好,他们俩老担心我一个人住不会照顾自己,有时候会来我这边,一个星期一次吧。我反对没用,他们带着吃的喝的来了,还帮我做大扫除。说真的我特别不习惯,一个人住习惯了,自己的东西有条理,不想别人动。我妈来了,抽屉、衣柜、犄角旮旯,她都要清洁整理。我没什么不能见人不能让她知道的,可那也不愿意我的东西被人全部以收拾的名义拿出来检视一遍,那感觉太不舒服了。但反对没用,我妈说我,你有什么秘密不能跟妈妈分享?你妈什么没见过?每个这样的日子,我妈总有好多问题等我回答。你那件黑大衣是新买的吧?我说是。别老穿黑的,显老,年轻轻的。我说我们公司没人穿鲜艳的衣服,不庄重。我妈说哦,庄重显得成熟,下班就别那样了……我心里明白她是提醒我,你35了,还没对象呢,人家35岁都当妈了,是要庄重,你一庄重,瞧着跟40岁似的,更没人能看上。我闷头吃饭。我妈又问,你又买包了?我说是,去香港出差赶上打折。哦,别买那么贵的,进进出出一个人,招贼不说吧,人家一看你用这么贵的包,觉得你这人肯定奢侈……这时我就明白,肯定有哪个关心“小赵”她女儿的阿姨说了,这样不容易找对象,一见面人家一看,觉得你闺女不好养活。我说是,知道了,以后不买。
我理解我妈的心思,她的愿望就是我赶快出嫁。以前,她觉得我金贵,一个劲儿嘱咐不能凑合,慢慢我年纪大了,而且真的一点也不凑合,她害怕了,怕就这么耽误下去,最后彻底凑合不了了。
围绕这些琐碎事情的猜测还不算什么。围绕经历的猜测最气人。比如今年国庆节长假,我回我妈家住了几天。第一天没什么,第二天,“小赵”出去买菜回来,表情不对了。我起来看见她在厨房收拾鱼,进去问用不用帮忙。她说你别管你不会。我说我会,我还会做清蒸鱼呢。这句话刚说完,她的剪子尖把手扎破了。她自己也吓一跳。我帮她处理好伤口,不让她动那条鱼,我想给他俩做条鱼吃,他们都没机会吃我做的饭。
我在厨房里忙,我妈搬了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口,一会儿递给我葱,一会儿递给我蒜。我说你回屋看电视,她说想跟我说话。我知道她要说什么,无非就是遇见合适的人要抓住机会。这回我猜错了,她要追究历史问题。她说,你看你做饭还挺像回事。我说离你们远自己练出来的,不然老吃方便面。她叹气,声音挺大,好像故意让我听见。我心想来了又来了,马上要开始说一个人老了有多孤单。没想到,她说,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心里有人?我没说话,不知怎么说。我心里有过人,时间很短,上大学,我师兄,要说恋爱的感觉,可能那一年是很真实地牵挂一个人,也被人牵挂。那是唯一一次我决心跟人结婚,但还没等我好好看看这个决心是不是坚定,他毕业回老家了。时间和空间是很厉害的东西,一年以后,我毕业,他结婚。我是独生女,不可能跟他回老家,现在回想,我觉得就算当时跟他回去,也好不了,我习惯了北京,去小城镇,肯定不行。他现在是当地一个局的常务副局长,儿子也不小了。这个人之后,我每次谈恋爱都没有那种心里被一个人填满或者占据的感觉,我属于神经比较大条,没有那种要死要活的精神,可能这也决定了一直不能跟一个人发展到结婚。想着这些,我没法回答我妈的问题。这可给了她机会,她以为她一句话说中了我的心事。
那天我们娘俩在厨房里差点儿打起来。我妈说,你看,我猜对了吧?女孩子是傻,人家给个棒槌就认真,你以为有家的男人跟你说离婚娶你是真的?都不是真的,家里糊弄老婆,外头糊弄你,钱交给老婆,在家待腻了才找你,人家什
么都有,你一晃35了,有钱有事业管什么?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家!等你岁数再大点儿,孩子都生不出来了……这是哪儿跟哪儿?我把鱼搁在水池子里,我说妈你这是说谁呢?她说,说你呢。我说你听谁说的我心里有一个有老婆的男人?她说,谁不知道你想什么?还给人家做鱼吃,耽误自己呢!我气死了,我说你这都是听谁说的?我就不能给我自己蒸一条鱼吃?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要是会给自己做饭吃那就说明她心里有个人是别人的老公?你这都是什么逻辑?!我妈看我急了,特别委屈,说你别着急,这不是聊天吗,有没有你心里最清楚,人家那篇都翻过去了,你还老看这一页,会背了也没用,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咱们一切向前看……我百口莫辩。最后我想明白了,我问她,你早晨去早市碰见谁了?她说跟谁谁去的,我明白了,就是楼里成天开导“小赵”的那几位老阿姨,之前她们猜过的内容太多了,什么我想出国、我想找长得帅的、我想找有钱的……这回好了,这个故事是我是个痴情小三,要不然我为什么耗到35岁?
最后我妈说是她们“提醒”她的,说回家问问你闺女是不是心里有什么自己喜欢可是嫁不了的人?为那种人这样浪费青春不值。我妈就回来审问我。
那天我跟我妈说得比较直接。我说你别操心了,我心里还真没有这么一个人,而且有家的男人我不碰,我们写字楼里不是没发生过老婆跑来抽小三大嘴巴的事,男的照理说该出来平息,结果两个女人都动起手来,他跟缩头乌龟一样躲在会议室不出来。恶心死了。我不结婚是因为机缘没到,没遇见能让我舍得自己的好日子跟他“混搭”的那个人。谁说非要跟一个男人结婚才能过得高兴?我现在的日子挺好,高兴着呢,要是加上一个人不能更高兴,瞧着不顺眼还要增加很多烦恼,那为什么要改变?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我给我妈讲了半天。我妈说,好吧,谁好受谁知道,谁难受谁知道,我们都老了,不想管你,就想死之前看见你有个稳定的家庭,有自己的孩子,要不将来老了连个伴都没有……她说到这儿哭了。搞得我无可奈何。
单身就不能活得很开心吗?
我不知道别的“剩女”要不要对付这些问题,反正我除了对付我妈,还要对付周围的眼光。比如邻居。我35岁,怎么打扮也不会瞧着像20出头,我跟人同居过,不是处女,怎么也不会跟女大学生一样,我在外国公司做到中层,也不可能一脸清纯。所以,邻居看我一个人进进出出时间长了,认定我离婚了。我其实从不跟邻居走动,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主动来和我交往。我的门-响,两边的邻居都出来看,看见我又一个人回来,提着饭盒及超市食品,脸上显出同情的表情。
隔壁是三代同堂的一家,老太太幸福得过生日也要出去开十桌,没拆迁时候的老街坊都请到。她最关心我。有时候碰见,她叫我,姑娘,没吃吧?别做了,上我家吃,一个人吃什么都不香。她真叫她儿媳妇给我送饺子包子,我说不吃,她以为我客气,让我别客气,“一个人过日子怪不容易的”。最荒唐的是有一次,她家小孩在楼道里玩儿,我正好回来,小孩叫阿姨,我拿巧克力给孩子吃,老太太看见,小声问我,孩子在不在北京?人家让你看吗?我一愣,马上明白了,她以为我离婚了孩子给了对方。后来终于解释清楚,老太太知道我是有爸有妈家住北京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关心我的方式变成姆⒍褐诟摇按楹稀倍韵螅的闱莆颐枪媚锒嗪玫娜耍裁从惺裁矗伊怂思宜低辏す防锤宜担还芄ビ惺裁慈耍脊チ耍脖鸬人槐沧印故钦獾愣露?br>可能这是普遍的一种认识,就是所有在适婚年龄没成功嫁掉的女人一定有心酸曲折的故事和破碎的心,这种人一定被感情伤害对感情绝望最后仇恨男人。我对那些关心我的人说,我不是,真的不是,我只是因为没时间或者机缘不对没找到合适的人,我对爱情和婚姻不抵触,只是我比较不容易一下就昏头,下决心做决定比较谨慎,我心里没藏着秘密也没发誓要为什么人熬白头发。我说我真挺高兴,每天,虽然工作特别紧张,也为堵车、物价上涨、加班不加薪之类事情烦恼,但总体来说还是活得很开心……这些我都说过,基本上除了特别了解我的朋友,别人都不相信,他们觉得我是嘴硬,是强颜欢笑,用快乐的外表包裹充满伤痛的心……我觉得这么想象我们的人才真有病!
最简单的事,我每年休假要出去玩儿,有时在国内有时出国。有一次我出发之前参加同学聚会,我们同学,那些当了孩子妈的人,听说我要出去玩儿还是一个人,居然充满同情地说:“是啊!是该出去散散心,一个人的日子多不容易啊!”我怎么不容易了我?!
要不要挑剔细节?
好吧,既然这样,我努力争取尽快嫁出去。可老实说我真不可能有机会靠自己来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公司和我年纪差不多的男人都是别人的丈夫或者男朋友,比我小的基本都有更小的女朋友,我连发展一段姐弟恋的机会都很渺茫。我每天最少八小时经常超过十小时在公司,接触的就是这些人,怎么可能有机会找对象?再说时间和精力。我的工作很紧张,一天当中基本没有多少闲着的时候,好不容易熬到下班,躲过堵车高峰,到家累得连吃饭都没精神,看电视能睡着了,哪儿有时间谈情说爱?
是,现在网络确实厉害,好多人在网上完成恋爱过程,最后还真结婚了。那是人家,我不行。我注册过婚恋网站,不是交友网,是纯粹以结婚为目的认识人的网站。说实在的,感觉特别不好。像逛菜市场,东西摆在那,这个看看放下,那个捏捏弄弄放下,很不舒服。而且,大家的自我介绍都特有意思,什么“愿意找一个坦诚、温柔、有经济基础的未婚男士共度余生”,什么“贤淑善良渴望被呵护的我”,哈,打死我也写不出。而且,我怀疑这种介绍本身的真实性。
这样对我来说唯一靠谱的途径就是经过介绍人介绍去相亲。估计所有和我情况差不多的“剩女”都有过相亲经历。我有时候想,是不是我真是特别挑剔的人?老觉得自己了不起,都这个岁数了,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其实在婚姻这个菜市场里已经是特价商品。哼哼,反正,我经常会因为相亲不愉快,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让我更觉得婚姻必须谨慎,一旦和一个自己不能接受的男人成为一家,是一辈子的痛苦。
来和我见面的这些人总体上都不错,和我职业档次接近,受教育水平相当,经济状况也相差不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结婚人选。但为什么最后都不成?我认为是因为细节。说白了就是一些细枝末节。我妈说,你不能较真,没有人是完美的,你自己也不完美,主流合适,小节可以忽略或者慢慢改造。我的想法正相反。我坚定地认为男人和女人最终能在一起或者最终要分开的根本因素,就是细节。我说不清楚,举几个例子吧。
有一次相亲,是老板夫人介绍的海归。比我大三岁,博士学位,谈吐气质都挺好。第一次我们都觉得不错。很快有第二次,一起去戒台寺。中午吃饭要了茶水,不知怎么有一片茶叶被他喝到嘴里,他坐在我对面把这个茶叶嚼碎了嘬干了,啪地吐回到茶杯里,续水,接着喝。就这个细节,我们俩没有第三次了。我老板问时我没说这个,只说不合适。我心里说,要是跟了他,以后他做饭会不会把什么东西吐到锅里?
还有一次是个离婚男人,我不拒绝离婚的人,只要没有孩子,毕竟我自己年纪比较大,而且我觉得没有孩子离婚了跟恋爱不成分手也没有太本质的区别。这个人的个人条件也可以,我们第一次见面吃晚饭,吃完了介绍人让他送我,他
乐意,我也没拒绝。他住的地方离我家不远,我买的是普通住宅,他家是联排别墅。他倒自然,直接把车开他家去。我说我家还没到,得接着走。他说我带你去我家认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