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幅名叫《人間世》的水墨畫
請留意書名:
在「人情」與「世故」之間隔著那一個小黑點
這點很重要
我們一出世就難免入世
於是誰都懂得一點點的人情世故
可是在人情世故之中過活 也未免太沒趣了
有趣的是
在人情與世故之間
我們抱著如三歲小孩的好奇心看大人的人間世
感受人情的溫度
重繪人心的圖畫
品味人間的煙火
替人間的故事與事故用自己角度詮釋
見過世面之後用自己的鏡頭拍成電影
在世風中思考又是誰來定義日下日上
我相信這是個
無須交差的觀察練習
無所謂輸贏的遊戲
用如火的熱心 如灰的冷眼
瀏覽人世風景
是最值得上的終身學習課
是保持生趣最方便的動力
假如有一幅名叫《人間世》的水墨畫
那才叫百看不厭 越看越有趣
畫卷中的留白 任我們自由補白
那是任何人都不能剝奪的自由
有了這自由
管它個鳥的「人情世故」。
台灣版序
人情世故與千古罪人
如果有人背後說你這個人很世故,或是很懂人情世故,你會覺得他是在褒你還是貶你?
如果你是個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才有機會覺得有人在誇你對人性人情人心世事世態世務一一看通透吧?也只有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才會在你面前而不在背裡說你這個人世故。
查辭典,人情世故解釋一:為人處世的道理和經驗,解釋二:為懂人懂事;詞性更列明是褒義詞。是世情世風世道轉了嗎?一說到處世的道理,就好像是一門媚俗的心術,污染了易逝的天真爛漫。
說某人世故得很,一副面面俱圓,老謀深算的臉即時活靈活現。不然,也會覺得此人是個悶蛋,口吐蓮花,卻也如老糠擠不出一滴油,一句痛快話都說不出口。總之,此人非奸即悶。
在語言越用越激,詞義越解越窄的世風下,任何稟性,非黑即白,非誇即損;世故,再進一步就是輕於妥協,昧於原則,差點兒又成另一個千古罪人。
就當我天真爛漫,我認為最懂人情世故的一個朋友,內方而外圓,最會搞氣氛逗人開心,在一桌人鴉雀無聲中樂於出頭,打破悶局,讓每個人開懷鬆綁。另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辦1,則擅於唐突,認識不多久,劈頭就問年收入多少,到得登堂入室,則如入無人之境,對別人的口味指指點點,在天真未鑿與自我中心之間,留下一個問號,或感嘆號。
由韓國人發現的公主病患者,罪狀之一,正是不通人情世故。其典型病癥為毫無金錢觀念,天經地義想當然刷男友的卡,不知謀生之難。
可見世故不世故,都有可能犯眾憎。容納了太多人情世故的心,即把城府挖深,被人說有城府,也不是好事。不夠通達的人,即便不是假率真之名,肆無忌憚踐踏他人,也的確滿身芒刺讓人難以消受。
說到最後,還是一個「很」字出事,「很世故」有事,很有點老狐狸味,「也」懂一點人情世故,就沒事,也不會變成有病遭人嘲笑的無冕公主與王子。
再說到最後的最後,即是逃不出中庸中道,這才是最悶蛋的事。圓人缺乏稜角,直人方人又因有角而刺人,我們褒獎有個性的人,但太有個性又不容於人,最後,人際網能容而無過犯的,都好像難逃中庸,中庸拿捏不好,便成平庸。
這真教我們難做人,但同樣道理,不會做人與會做人,都好像不值得稱譽,很會做人,更等同上述,很易變千古罪人。
跋
破落的大觀園與失落的人間世
這本書正如在序言所說,只想用文字繪畫出一幅名為《人間世》的水墨畫,只是瀏覽人世風情後的筆記,與之做人之道不同也不相為謀。
取名《人情.世故》之後,編輯有點保留。我知道她怕的是什麼。
怕讀者誤會這是仿鬼谷子的偽作、黑心版的厚黑學當代篇、孫子兵法的處世版。
怕「人情世故」這四個字,怕得像妖邪來襲,一如賈寶玉看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是文章」的對聯,即驚呼:「快出去快出去。」
於是,我也高呼「大一點大一點」,在「人情」與「世故」之間那一點,最好再大一點。有了那一點分隔,書名看起來就不太像鼓吹滑頭主義了吧。
更可怕的是,正因懂一點人情世故,我才發覺,飽閱人心,飽嚐人情,飽吸人煙,飽見世面,飽乘世風,一個消化不良,還是會回到原點,人情世故即再度連體,把所見的「道」煉成「術」。
那大大的黑點,還是白點一場。
只恨我們離莊子的人間世遠甚,全是人情關係網中的人質,猶幸於破落的大觀園中,我們做不成「質本潔來還潔去」的林黛玉,也不必視「水晶心肝玻璃人」的王熙鳳為楷模;不敢效嵇康之疏狂而成死囚,也無須如文天祥所云:「委曲於人情世故之內。」
從此書看不到半點人情世故或掩卷即滿肚密圈者,請勿退貨,四百年前《菜根譚》作者洪應明有言在先:「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
詳細資料
書籍延伸內容
推薦活動
內容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