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情感 > 情感实录 > 成家班:兄弟情义打造香港电影盛景

成家班:兄弟情义打造香港电影盛景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0-26 14:58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成家班几乎完全被成龙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的血与泪、痛与伤,都湮没在观众对成龙功夫电影一片叫好声中。然而这种靠着团结和义气及“武缘”起家的成家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种兄弟情义最终也会因为没有利益的保障和网络化的系统管理而消失。

  张小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香港的某家医院,有一个专门的病房,里面有7张病床,是专门留给一个叫成家班的香港特技专业班底的。据成家班原来的成员卢惠光介绍:“医院每天都有成家班的人进进出出,有时候刚养好出院,过两天就又被抬回去了,所以进去的人都熟了,看见医生护士就说:‘我又回来了。’以前成家班的压力很大,和洪家班斗得很厉害,所以大家就看成家班、洪家班的人谁会残废。几乎每一部戏都有人进医院,一部戏不受伤就是不正常了。”

  成家班,这个不断创造成龙神话的班底,一共获得七次金像奖。如此优秀的成绩,除了成龙本人以及成家班成员的努力外,其优秀的渊源还始自于元家班班底制强大的影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军阀混战,社会百业凋蔽,而香港戏曲界却是一片繁荣景象。京班出身的于占元看到中国内地已经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决定南下香港,以图出路。在50年代早期,于占元走出了人生重要一步,创办了“中国戏剧研究学院”。这个戏曲学院创办的初衷,是能够输出大批的梨园弟子,因为当时的戏曲市场前景仍然一片大好。但是,于占元并没有往电影行业方面考虑。后来随着电影行业的兴起,电影收入也颇好。从60年代开始,他的一些弟子开始进入电影行业,但是拍戏为辅,戏曲仍然为主。

  1968年前后,随着戏曲的衰落,“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开始变得举步维艰。一些满师毕业的学员,看到戏曲行业没有发展前途,便纷纷跟韩英杰等前辈进了电影武行。而于占元则带着另一批门生远赴美国,试图在那里重新打开一片戏曲市场。至此,中国戏曲研究学院也走完了它精彩的生命旅程。

  但这所并不出众的戏曲学院确是中国香港电影业的“黄埔军校”,甚至可以说它是中国动作片的历史发祥地。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情同手足、团结互助的团队,其中洪金宝是这个班底的领袖人物。而“七小福”(元德、元奎、洪金宝、成龙、元彪、元武、元彬)是元家班辉煌历史的见证者。此时的元家班已经具备了班底制的精神框架:团结,有头脑,有胆识,拼搏和运气。

  到20世纪70年代末,洪金宝和成龙等人开始声名鹊起,成为新崛起的功夫明星。1979年,羽翼丰满的成龙自立门户,成立成家班,刚开始只有5人,到1982年前后成员陆续壮大,有冯克安、周润坚、唐炎灿、黎强权、张耀华、尹发、王坤、火星、太保等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家班的发展达到一个比较繁荣的阶段,已经有十几个人,比如段伟伦、陈文清、薛春炜、郑继宗、姜国华、关涌等。

  在当时,成家班里的人员都是香港特技专业人员中出类拔萃的,因此,由他们组成的班子无疑也是一支优秀的精英队伍。实际上,成家班的成员中有很多人都来自于当初辉煌过的元家班,元家班班底制里所拥有的团结、义气、拼搏、勇气、胆识都为成家班所继承。成龙则是用另一个班子将这些精神紧紧的融合在一起,并利用元家班那时的影响力招兵买马。而这些兵马中,他们首先讲究的应该是一个“武”字,其次是“义”字,因此成家班也是一个兄弟情义起家的班子。

  在香港电影界,成家班是最团结的。香港的很多班底都是分辈分的,有老大和老二之别的等级辈分,但在成家班则没有这么多等级。成家班更加注重的是成员间的互动和合作,并且让每一个人都有价值感的认同。

  成家班虽然也很强调创新性的东西,但它的缺点是没有考虑到班底制的网络化结构,时间、成本等控制和管理得不到位,这也让每个成家班的成员都有了一种紧迫感。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成家班事业的发展,这种愈挫愈勇的动力与成龙当初的好莱坞受挫是分不开的。

  好莱坞受挫可以说是成家班玩命主义之风兴起的标杆事件。1979年由成龙主演的电影《杀手壕》在美国上映,让很多人都认识了成龙,成龙也开始了自己的国际化进程。有次受到纽约著名的电视节目《Today Show》的邀请,去做一个访问。在节目开始前需要彩排,但是由于成龙的英语很烂,他没有能领悟到主持人的意思。后来主持人便要成龙不要开口说话,只要上去耍两招,展现一下功夫就行了。成龙听了后很是气愤,当场准备离开,随后在两个随行人员的劝解和安慰下忍住了。谁知道没过多长时间,主持人突然跑来说:“节目取消了。”

  还有一次,成龙经人介绍去美国见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结果斯皮尔伯格只给了成龙5分钟的见面时间,不懂英文的成龙几乎还没有来得及听懂他的话,会面就结束了。这次对成龙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在美国受辱的成龙,决定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亚洲证明自己。成家班的组建,是成龙电影“玩命之旅”的开始。

  《A计划》《警察故事》等我们所熟悉并且称赞的系列电影,都是“玩命”电影。成龙电影以“玩命”著称,从几十层高楼跳到飞机上,成龙一直都把自己的“命”置之度外。而事实上,在成家班里,不只是成龙,所有人都不要命,许多的动作都是一起配合的结果,而“成龙烙印”如果缺少了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合作,其名声和效果也将大大的受到影响。

  靠着这种硬功夫,成龙为其成家班赢得了很多的奖项,也得到了无数观众的认可。成龙壮年所拍的电影,无一不是自己毫无掩饰的真功夫。面对强敌竞争的局面,成龙和他的团队每一次都要在动作上绞尽脑汁,尽量使动作变得逼真。

  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成家班几乎完全被成龙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的血与泪、痛与伤,都湮没在观众对成龙功夫电影一片叫好声中。然而这种靠着团结和义气及“武缘”起家的成家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种兄弟情义最终也会因为没有利益的保障和网络化的系统管理而消失。

  实际上,成龙在运作这个班底的时候,也尝试过改变武术特技的运作方式带领成家班走向更好的未来。但这些仅仅只是成家班一个很小的改动,创意性的运用即传统武术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并没有能够挽回成家班解散的命运。最终在1992年,成龙在西班牙拍完《飞鹰计划》后解散成家班。

  随着成龙在功夫电影老大地位的确立,他也认识到,在竞争惨烈的娱乐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新旧交替中,他如果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身后必须要有一个像当年成家班那样的团队。由此,成龙开始选拔新的“七小福”。通过“龙的传人”全球大型选拔活动,成龙开始甄选出新一代的“成家班”弟子,并以“龙的传人”来引领新“七小福”的人格精神。现在这一批优秀且极具潜质的接班人,组成了一支集中国武术、西方舞蹈以及歌唱表演等演艺才能于一身的年轻实力团体——新七小福。

  和原来的“七小福”一样,新的“七小福”也并非7个人。在2009年新年伊始,他们以一曲《师父》来感激成龙的知遇之恩。他们虽然没有“七小福”和“成家班”那样过硬的武功,但是他们身上各自有着不同的才能,并不断地努力,朝着国际化电影事业发展。

(责任编辑:宋埃米 HT004)

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