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站久了可能导致静脉曲张,要是得了这种病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国际腔内血管专家协会委员陆清声教授来具体为我们讲一讲静脉曲张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下面是本期节目的相关内容: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陆清声,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兼任国际腔内血管专家协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第二军医大学A级教员,入选第二军医大学“5511”优秀青年人才库,获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
陆清声博士师从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景在平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的主要成员之一。长期从事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周围静脉疾病的手术及腔内治疗。2006-2007在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师从国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Roy K. Greenberg教授,学习工作1年。逐步形成了以血管外科为专业,以动脉疾病尤其是主动脉疾病的诊治为特长的专业方向。主要专长为动脉扩张性疾病(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颈动脉瘤、髂动脉瘤及全身各动脉瘤)、动脉闭塞性疾病(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全身其他动脉狭窄及多发性大动脉炎)、静脉疾病(深静脉血栓、下肢浅静脉曲张、布加氏综合症等)和其他血管病(血管创伤、血管畸形、颈动脉体瘤等)的诊断、血管腔内手术、开放手术及综合治疗。
静脉曲张的病症
【1】、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这是初期静脉曲张的症状表现。
【2】、静脉曲张的症状还表现在站立位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
【3】、栓性浅静脉炎:由于血流缓慢,血液瘀滞形成血栓,出现非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炎症消退后,静脉壁可与皮肤粘连,腔内血栓机化再通,亦可能遗有钙化的静脉石。
【4】、皮炎:在内踝区,浅静脉承受的静水压最高,血液内蛋白及红细胞渗出到血管周围,特别是交通支瓣膜破坏时,这一病理变化更为严重。渗出的蛋白逐渐纤维化,在血管与组织间形成一道屏障,影响物质交换,皮肤出现瘙痒、脱屑、色素沉着,皮肤抵抗能力下降,细菌感染后形成湿疹或溃烂。
【5】、溃疡:因皮肤瘙痒,抓破后感染形成溃疡。这种溃疡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故中医又称为“老烂腿”、“臁疮”、“裙边疮”。
【6】、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一些患者还出现皮肤搔痒,严重者呈现湿疹、瘀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这也是比较重要的静脉曲张的症状表现。
危害静脉曲张后期的危害
1、淤积性皮炎:多发生于小腿下l/3或小腿下2/3,现象皮肤营养障碍,皮肤萎缩、脱屑、干燥,色素沉着,渗液,瘙痒。
2、浅静脉出血:由于静脉压力高,曲张静脉的静脉壁厚薄不一,稍微的损伤就可引发静脉破裂出血,甚至有时小 静脉可自发破裂而导致出血。
3、淤血性溃疡:常发生于小腿下1/3的内、外侧,稍微外伤,即可发生小腿慢性溃疡(老烂腿),很难愈合。
4、继发被传染:由于患肢抵抗力减弱,轻易发生继发被传染。通常的有血栓性浅静脉炎、丹毒、急性蜂窝织炎等,病人可有高热,恶寒,舌苔黄,舌质红绛。由于丹毒反复发作,淋巴管阻塞,最后发生象皮肿。
5、血栓性浅静脉炎:下肢曲张的静脉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沿曲张的静脉可触及硬结节或条索状物,有压痛。若并发静脉四面炎,则浅静脉四面发生红、肿、热、痛。急性炎症消退后,局部遗留硬结节或条索状物。
保健方法
一、足浴: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粘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经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使腿部的静脉血液及时向右心回流,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瘀血,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还有助于安神去烦,催眠入睡,使睡眠更加深沉和香甜。
二、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三、高抬贵脚:每天将双脚翘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四、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只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五、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六、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左右。可冶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七、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