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新生入园,对老师、家长都是个关注时刻,对于新入园的托班幼儿来说意义更为重大,这是宝宝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从单个的个体进入集体生活重要的转折点。开学初,如何创设吸引幼儿的环境是我—直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对于托班幼儿区域环境的创设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而是要逐步增添细节丰富内容,来帮助托幼儿适应从家庭走向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
首先,不能划分明显地活动区域。
开学之初,我并不是明确地划分各个活动区域。这是因为小小班幼儿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环境如果变化太大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应,会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对家庭的依恋,我在教室里有意识摆放了适合幼小年龄段幼儿通常喜欢的玩具,如拖拉玩具、声响玩具、布绒娃娃、电动玩具、大型雪花片、插塑玩具等,供幼儿自由摆弄。
刚入园的幼儿肯定会哭哭闹闹,情绪波动大。一会玩这个,一会到那儿。玩了这个丢了那个,看似毫无目的,一天下来整个教室地玩具扔满地。这时,我认为老师需要做的主要是:1、安抚幼儿的情绪。除了惯常所用语言和肢体的安慰如抚摸、拥抱等,我还准备一些好吃的小零食,如山揸片、果冻等,这也是有效的一招。在幼儿哭闹时拿出来,缓解幼儿激烈的情绪,可以转移幼儿注意力。2、注意观察幼儿喜欢玩什么,并据此适时调整。刚进园的幼儿情绪是很不稳定的,玩什么玩具都不定心,于是我暂时收起一些细小玩具如雪花片、大珠子等,也排除了安全隐患。
除以上环境的创设外,安全的心理环境创设在此阶段显得特别重要。在开学之前的家访中,我详细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如平时幼儿在家喜欢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是什么性格特征等。了解后叮嘱家长可将幼儿平时喜欢的依恋物如:毛巾、奶瓶带到园中,以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我还准备好一些幼儿平时喜爱的零食如:山楂片、棒棒糖、果冻等等,在幼儿情绪不稳定时用来哄哄他们。对待一些幼儿的特别“嗜好”,我还得有—些特别应对招数,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如有个幼儿张雨涵平时在家只用奶瓶喝奶粉冲的牛奶,从不用水杯喝水。入园后第一天,我让他拿着奶瓶喝幼儿园的天爱鲜牛奶;第二天我把牛奶倒进水杯里,试着递给他,没想到他咕噜咕噜喝了起来;第三天,我在水杯里装满了白开水然后给他喝,结果他也大口大口喝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老师的感情培养,幼儿紧张的情绪逐渐缓解,来园时哭声逐渐少了,有的幼儿还会轻声对家长说:“妈妈,我喜欢吴老师。”“妈妈,我要吴老师抱。”“妈妈我想去幼儿园了”。从幼儿提出的“要求”中我看到:宝宝从最初对亲人的依恋慢慢转移到对幼儿园老师的信任和喜欢,并且开始对幼儿园产生兴趣。 然后我可以开始琢磨创设合适的区域活动环境。
由于小小班幼儿是处在独自游戏的年龄阶段,他们还不会合作和分享做游戏的规则。于是我设计了若干个适合独自游戏的小活动区,如:玩具区、娃娃家、钓鱼区、小书房等。这个年龄段的托幼儿心理特点是:对什么事物都有很大的从众活动。当他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所以我将他们最喜爱的娃娃家也设计为两个,以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为了避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相互干扰、注意力分散,我在区域环境设计时特别注意了动、静区域的分离,有利于幼儿从一个活动区转向另一个活动区的合理路线。如在采光较好的窗旁设置的是小书房,活动室门口设置的是“两房一厅”的娃娃家,玩具区设置在喝水架的旁边,书包架背面设置了钓鱼区……由于整个活动室环境的合理布局,动静分隔,减少了干扰,使孩子们尽可能地专注于自己的操作。在区域材料的提供上,同一种玩具提供多个,如玩具区的积木用小篮子分成几份,在生活区提供了多份餐具,满足了幼儿独自游戏的需求。活动中幼儿争抢和东走走、西瞧瞧、到处游荡的现象都明显减少。
再次在区域环境中增添体现游戏的情景,丰富幼儿活动区域材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摆弄布置,我发现有些原本宝宝很感兴趣的区域如钓鱼区被冷落在一边,于是一方面我采用搬家术,其目的是为了能让宝宝对一些玩腻的材料产生新奇感,激发继续操作的兴趣;另一方面,我发现托班幼儿喜欢在丰富、具体的情景中活动,就将游戏的情景融入区域环境,让宝宝们在富有趣的情景中活动。
钓鱼区。我对原先单一的钓鱼进行了情景化设计,用废旧的彩胶纸剪成小鱼,用兰色朔胶垫版铺成“海底世界”,制作了钓鱼竿,幼儿—会儿钓钓“鱼”,一会儿拿到娃娃家里做鱼吃,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生活区“娃娃家”。我请木匠工人用木版制作成一个小房间,有三角形的屋顶,有半圆形的门口,又在房顶刷上红油漆,墙壁是米白色。这样一个漂亮立体的“家”真正出现在宝宝面前,宝宝们欣喜雀跃。我又在里面投放了娃娃、餐具、生活用品等等,宝宝很喜欢到里面活动。
我对区域环境的布置分步走,改变了过去区域环境布置一步到位的做法,使环境创设既追随幼儿的年龄段特点需求,同时也有效帮助托班幼儿成功地实现从家庭到集体生活的过渡。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