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是贝类的一种,它的体形巨大,堪称贝类之冠。砗磲的贝壳最大长达2米,重达250公斤。壳的外表面有一道道沟,呈放射状排列,形状就象古代车辙,所以称为车渠,后人又改为砗磲。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海物有车渠,蛤属也,大者如箕。背有渠垄如蚶壳,故以为器,致如白玉,生南海。”全世界有6种砗磲,分布于我国南海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等热带海域有珊瑚礁的浅水环境。
用作宝石的砗磲是蕴藏于深海水域中,经过千百年自然环境作用(如:水温、海流、光、水压及沉淀物等因素)而形成的海中化石,其产生条件至今无法人工创造,所以是无法再生的稀有的有机宝石。
宝石砗磲的颜色有白色、牙白色与棕黄色相间两个品种,但以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品种为上品,以耀眼的金色丝光为其特色。如带有绿色肠管化石(砗磲贝的肠管形成的化石)相间其上的,则为极品中的极品。
砗磲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或珍珠类似,特性如下:
化学成分:砗磲含碳酸钙为86.65%~92.57%,壳角蛋白为5.22%~11.21%,水为0.69%~0.97%。另外含微量元素和10多种氨基酸;构造其矿物以文石为主,与珍珠一样具有特征的层状构造,外壳光洁明亮,具珍珠光泽;硬度一般为3.5左右,牙白与棕黄相间的品种可达4;比重:2.7。
砗磲的应用及功能:
砗磲、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砗磲以其纯白度被视为世界上最白的物质。砗磲在佛典《金刚经》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砗磲经历千百年蕴育生长,所散发出磁场能量非常之大。可使配戴者具有增进身心的调和平衡,启发自我的智慧,避免庸人自扰,增生无谓烦恼的功能。清朝二品官上朝时穿戴的朝珠是由砗磲所穿成的,西藏喇嘛高僧有持砗磲所穿制的念珠;在各地佛教高僧有持砗磲削成的佛珠来修练观音菩萨法门更是必要的法器。甚至有人传说持砗磲修炼护法者具有一倍以上功德,并智圆满的境界,是供佛灵修佛学上之密宝。砗磲洁白庄严、祥瑞吉祥,具避邪保平安、消灾解厄、除恶聚灵、改变风水、供佛灵修、为佛学上之密宝。
在《本草纲目》中记述:砗磲有镇心、安神等功效,长期配戴传说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及感应,如改善失眠、增强免疫力、防止老化、稳定心律等药效。可随时随地配戴,效果更能发挥。在中医药中,砗磲贝的尾端曾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
砗磲的保养及净化:
砗磲与珍珠、珊瑚的成分都是以碳酸钙为主,硬度只有3.5左右。要保持它的独特光泽,不可接触强酸、强碱及强压。人体在佩戴过程中会吸收砗磲的自然宝气,佩戴一阵后可用清水冲洗干净,用细软布擦干,再用婴儿油或玉兰油揉搓进行保养。沾染污垢时用中性沐浴露洗涤,用清水冲净,擦拭干净即可。
砗磲可以用自来水冲洗、念佛净化、寺庙过火、净香消磁、音乐消磁等方法加以净化,效果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