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盘点,人物
人物:屠呦呦(1930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并因此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事件:201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拉斯克奖,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界所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次获奖让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一时间名满天下。
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几千年来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传染性疾病,上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常用的奎宁类抗疟药产生了耐药性,影响很严重。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523项目”在中国传统医学医药宝库中寻找分离治疗疟疾的有效成份青蒿素,青蒿素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可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甚至可制成栓剂,使用简单便捷。
“523项目”由中国60多个研究机构、500多名植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组成了合成药筛选、中医中药发掘、现场防治与临床验证等专业协作组。从药材筛选、有效成分提炼、临床实验、结晶获取、结构分析、人工合成直至新药研发,青蒿素的发现发明过程犹如众多科研人员环环相扣的接力赛,每一棒都功不可没,没有谁能包打天下。
青蒿素在研制成功之后,无论是申报国家奖励,还是获得国外奖项时,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美国拉斯克奖评委们作了认真的调查后,在最后一份正式的文件中谈到,他们表彰的是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而评奖的关键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入了“523”项目、第一个提取出了具有100%活性的青蒿素、第一个将青蒿素运用到临床并证实它有效。
“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是很协作、不分你我的,”屠呦呦说,“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希望我的获奖带来新的激励机制,激励科技工作者以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传统中医药,更好地为世界人民造福。”屠呦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工作大会上面如是说道。
相关链接:
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 屠呦呦发表获奖感言
《Cell》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
屠呦呦接受美国《临床研究杂志》(JCI)专访
屠呦呦:希望带来新的激励机制
南方人物周刊:发现屠呦呦
屠呦呦: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人民日报: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
预测:诺贝尔奖终究会向屠呦呦招手
诺奖得主穆拉德:希望屠呦呦能最终获诺奖
熊丙奇:对屠呦呦获奖应该有怎样的反思
屠呦呦科研成果近40年未得到国内公认
评论:青蒿素传奇折射出的一种力量
新华视点:写在屠呦呦登上“拉斯克奖”领奖台之际
屠呦呦专访: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lijia)
您还可以这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