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三晋名家:著名人物画家王建华

三晋名家:著名人物画家王建华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3-26 17:49 编辑: 网络 查看:

 

芦芽子王建华的中国画艺术 

来源:山西日报     中华书画         张翔洲 文

《山西日报》第1280期    黄河艺术

《中华书画》2006年第2期  书画摄影-名家
   芦芽子,原名王建华、墨人,号芦芽山人,法号汇华居士,山西宁武人,山西大学艺术系毕业。现为太原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协理事,山西省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法人代表),山西省人物画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东方书画研究院院长,黄土书画院顾问,山西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馆员,山西省政府民族宗教事物局特聘顾问,山东日照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画骏马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华夏名人艺术书画院名誉院长。1993年被授予“世界艺术名人”称号,2003年被授予中国书画院“百杰书画家”称号,2004年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颁发了“特殊贡献奖”证书。2006年被授予“杰出艺术家”称号,2007年被授予“中华一代艺术大师”和“中华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艺术是艺术家理想精神和情感的外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的形成状态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两种历程,一种是人文环境的社会挑战过程,一种是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过程。前者有了一种责任选择,后者是内在性情所致。在20世纪60年代成长起来的画家,无疑是要经历的。芦芽子先生是在不同时期创造出不同的绘画典范的艺术大家,在上世纪7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他以数目众多的国画、连环画、插图、年画、宣传画,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这些作品体现了当时的写实主义,但风格质朴,格调高雅,讲究技巧,手法多样,独具个性。尤其是他笔下的仕女画,大美不言,仅神韵足以独占鳌头,难怪世人提及先生便与“美人”联系起来,成为画坛佳话。

芦芽子与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

芦芽子与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刘大为将军


  芦芽子先生主攻中国人物画。这是人生道路所导致的创作态度,也是他与生俱来的天性素质的演绎。他把创作本身和生命轨迹联系在一起。凭借感情创造,几十年如一日,饱经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坎坷,常人难以体察的沥血耕耘,加之常人难以达到的独特敏锐的艺术悟性,方有今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艺术境界。拜读先生之作我时常感叹他那激情的敏感反照于现实与理想生活中的人生观照,这种无愧于艺术家的癖性里肯定是难以名状的自我伤害。解析先生的作品,我开始是从作品本身来探究他内心深处筑起的高高屏障,而随着相近如沫的交往才真正回归到从先生到作品的审视观照。他悲天悯人的性情中始终是善良诚挚的,这种秉性中常夹杂着一种无以言表的困惑,压抑,感伤,悲怆。这却成为他发现美、创造美的信念与原创点。我不禁感慨他性格的袒露赤诚与透明,生活中无论是激动和忧伤,喜、怒、哀、乐,溢于言表,都能在宁静沉寂后启迪心灵深处的酸楚与无奈。中国人物画注重传神写照,作画的过程完全是心造的过程。用心灵将水墨立境,在形神的把握上是离不开造型的,作为人物画家如果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是终生的一个缺陷,绕过正途去走,凭多变的笔墨把玩洒脱的性情很难产生大气耐看的作品。在先生早期的作品中便清楚地看到以徐悲鸿、蒋兆和为先例的写实风格。如《火》《慈母心》《俺就买这一台》,这些作品可见他对笔墨造型的千锤百炼与独特的艺术思考。在写实造型的绘画语言里,他探索性地将中西兼融,将笔墨以西画的写实技巧与传统的中国画线条,写意的水墨冶为一炉。其作品用线讲究轻重、疾徐、转折、起伏,在人物的头部、手部、衣服的不同部位,用线则分枯、湿、浓、淡、粗、细、虚、实,勾勒均见力度和节奏。用墨、用色的凝练、神韵、意境,都极准确地呈现结构、质感、阴阳块面。强调塑造人物面部的微妙变化。他笔下的艺术形象最撼人之处还在于他超然于客观物象之外的艺术张力,他用这特有的对人物画的感知力,不断增新、拓展艺术的表现手法,用心造化,将悟性与技法施于画面所创造出妙不可言的形态意象。先生早期作品风格的魅力尽现于此。

  从师古人和师造化互为契合的精进中,他不断强调继承和革新并重,主张“变则其久,通则不乏”。作为艺术家必须结合自己的气质和思想感情来继承前人和超时通变,艺术的创作才能有长远的发展。近年来他将艺术技巧融会贯通,达到收纵自如,得心应手的造境。可见先生脱胎换骨、独辟新貌的胆识与勇气。通过用线、用墨、用色、用水大胆尝试,反复实践形成他独具个性的绘画语言。新人物、新景象溢然纸外。这种把传统与创新的思想化为笔痕产生的新造,恰恰是他独有的才气、学养、心态所致。后来的《公仆》《延河水》《人民和总理》这些经典的作品中都能显露出他“摄生动质、凝神空照”的本领。在国画领袖人物的创作中,对于生、质、神、照,并不是绝非纯客观的描写,更多的是超客观的主观赋予。这就要避开国画人像中出现的俗气与滞气,既要赋予对神的生动传神,又要具有国画水墨构成特有的格调,在大气中浑然有势,让人物的气象宏大起来,确实难能可贵,国画人物能形神兼备,浑然天成就是大境界,从这点上看先生的绘画艺术,他无疑是升华大境界的高手。他善于在不同阶层,不同人物身份中作彻底透析与研究,由写实性形象提升为创造性形象,即具意象的成功转化,足见他提炼人物精神世界本质的才华与手法是无与伦比的。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最能体现他笔墨才情趋变求新的是古装人物画,其中尤以仕女画见绝。其笔下的仕女具有古典东方女性的气质与神韵,其婉约优美的形象,既有发思古之幽情,又有现代佳丽的美感、诗感、色彩感、时代感,冥冥中展示其纯情、恬静、端庄、秀丽的古韵,并透出几分超俗的仙气、灵气和典雅、古拙的书卷气。他构筑的深蕴唯美情结的视觉语言,使他的仕女画作品达到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程度。观赏他的仕女画会令人产生美酒甘霖般醉心的美意,而久久不能散去。但也有人误认为仕女唯美的造型会流入媚俗之中,这只能是自身修养的缺陷和片面的见解。作品的好坏、格调的尊卑只是与笔墨、境界的高低有关,而非形象的妍媸。时下不难觉察丑怪的东西成了时髦,画美女成钟馗,画钟馗变石头的古训足以证明某些蹩足画家以丑为美的真实原因,真有些掩耳盗铃之势。其实在他的仕女画作品中最能窥见他的思想观念,艺术修养,常识水平和品格操守,这是艺术家个性的张扬。笔墨是坦诚的,他会毫无掩饰地向观者展示自己,用笔用墨随着性情变化着、生动着,在一种理性的制约中强调笔韵墨韵、气韵、造型、章法、构成、节奏和置陈布局等一系列技艺方面的高度。很多用墨用线信手拈来,时而润墨点染、枯笔皱擦;时而线条勾勒、水墨铺洒;时而施色浓丽、笔调减淡,都显出减繁得当、快慢相间,笔意相连,气脉相通。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神奇境界,是先生个性本真中浪漫色彩的超强发挥。

  不学书,无以画。先生对书法与绘画一样研习不辍,大都系统地临习借鉴,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题跋中的篆书苍劲老辣、浑厚古拙、内敛雅致,无一轻巧浮华之笔。行草字字清雅,秀拔耐看,题跋和画风相得益彰,形成完美的统一。

  近年来芦芽子的国画作品市场价位以数十倍的涨幅迅速飙升,成为艺术品投资的抢手货,他已成中国画坛一颗耀眼的明珠。其作品大量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中华书画收藏报》将其列入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书画家名单。今年又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列入《中国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集》大型系列画册(俗称大红袍)的出版计划,入编人民画报出版的《中国画坛巨匠》系列专集,并被世侨总会《中华杰出人物》编辑部和中国文联“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单位列入《水墨名家经典》《走进书画大家》《国魂》和《走向世界的十位中国画大师》等大型经典专辑。所有的成就与荣誉正好验证了芦芽子曾经自拟的两句金文对联:浑金自有发光日,璞玉岂无破土时。几十年的伏案耕耘,让芦芽子终于破土而出了。

  穿过笔墨的苍劲、老辣、雄健,灵透着他激烈的热情,豪放的性情,飘逸的思绪。漫步花甲之年,他恍惚是自己笔下奔腾不息的骏马;眼下他艺术生命的旺盛不减当年,仍有一颗慈善博大深沉的心;他直视假、恶、丑,有直率而坦荡的胸襟;他默注于世事风云,静沫于大自然,参悟于平凡的人和事,把生命的历程化为他内心的创作历程,以其雄厚的艺术含量,崇高的艺术理念,博大的艺术胸襟和顽强的艺术追求,义无返顾地探索于浩瀚无垠的艺术梦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