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谈]导演李玉:为何喜欢拍小人物故事
3月21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3年度表彰影片高校展映暨李玉导演见面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区)举行。期间,李玉导演带着她的作品《苹果》与华北电力大学的电影爱好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千龙网编辑参与了现场交流,并对交流进行了整理。
李玉导演表示,《苹果》是她的第三部作品,在拍摄这部电影时她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她觉的真正有才华的导演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技术。电影的创作就像爱情一样,先有欲望,然后才有技巧。拍一个电影,你的冲动在哪里,就像谈恋爱一样,你对这个姑娘或者这个男孩子为什么有心动的感觉?这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技巧,怎么追,用什么方式去追。拍电影也是一样的,可能第一次拍电影虽然会紧张,当你第一次面对一个团队,第一次面对一个陌生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的气场,你会有没有把握的感觉。但是在拍摄现场,你一旦投入,你就会忘记这种感觉。
因为理科一直不好,李玉导演从小就喜欢文学、喜欢思考。所以她写了很多小故事,。四年级时她开始写长篇故事,却是个不愉快的经历。老师觉得这样的年纪是没有这样的情感经历的,也没有能力解构这样的长篇文章。被老师误认为抄袭的经历虽然曾经为她带来伤害,但在她成熟后却是一种财富,它让人触觉更敏感。当成熟后用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伤害从何而来,可以被运用于电影,和大家一起探讨。
李玉导演认为,她不是一个特别有明确目标和理想的人。她觉得,大家先不要成为这个社会希望你成为的人,先想想你的内心,你在这个世界上、这个空间中你真正最想成为的人,而不是别人期望的。所以她说自己没有明确目标,是说她做主持人是父母和周围的人觉得女孩很适合的职业。但是对她自己来说,这是个外在的世界。这和她的内心没有关系,需要慢慢寻找,听从自己的内心慢慢的找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她看到《东方时空》有一个记录栏目叫《生活空间》,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讲述小人物,非常打动人。所以她有了一个方向,要用影像来表达小人物的故事。这个小人物可以以小见大的表现中国。当你拍摄的小人物足够多的时候,它就可以构成一个中国的画卷。
李玉导演从《一个都不能少》开始了解电影,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困惑。纪录片确实会涉及很多个人的隐私,何况她更关注小人物关注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她感受到其实虚构也蛮不错的。虽然故事是假的,但是心理依据是真的。还是能反应整个的对当下的态度。所以她开始自己写剧本,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她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工作是自己最喜欢的而且这个工作还能养活自己。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苹果》是她电影的一个分水岭,苹果这个电影是她最想拍的。到目前为止它也是她最喜欢的最想拍的电影。因为《苹果》在2007年的那个时代,抓住了中国人内心很多很跳动的地方。无论是浮躁、贪婪还是爱,我觉得都有。
李玉导演认为无论数字还是胶片,都只是一种技术。只不过在这个年代,大家还是有情怀,希望听到胶片机的转动。希望看到胶片和胶片对接的手工的过程。虽然很多人怀念,但是说实话她并不怀念。因为她觉得电影重要的是表达什么,真正的电影和数字还是胶片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胶片时代的结束很多人很感伤,但是她觉得没有关系,真正的电影不在那。灯光一黑,大家共享的那个过程还在就可以。
纪录片实际上是一个选择的艺术,就想买菜一样,所有的东西你都买回来。真正的主题是在剪辑的时候产生的,你真正要讲的是什么故事。前期只有你感兴趣的方向,你想表达什么。你有一个方向,这时候你只是在捕捉。电影不一样,电影剧本它是固定的,你想要讲的这个故事。甚至每一个人物的关系。技术在于你对每一个镜头的理解。建立镜头的过程中去讲这个故事。对于导演来说剧本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种子,没有这颗种子,你就没有依据。剧本它也仅仅是颗种子,它需要现场、摄影师、导演、演员大家一起来浇水,让它长成你想要的。是一个塑造的过程,让它变得有生命,让它长出来。让大家看到它不是被动的拍出来的,是一个自然的花开的过程。导演需要有纪录片的素养,要敢于放手。要根据现场的变化和演员、摄影师交流,怎样呈现一个更好的景象。
李玉导演认为,虽然很多导演告诫年轻人不要急于拍摄,但她的观点是相反的。你要不断的拍,不怕犯错,哪怕是拍出很傻的东西,然后你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包括你的审美,是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建立的不要怕出错,年轻人是有机会出错的,等你真正成熟长大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机会让你出这么多错误了。不要怕自己拍的不好,真正的经验在现场,它是很宝贵的,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自己真正进入这个里面,从自己的情感和技术支撑出发,从而一点点找到你自己的审美,属于你自己的表达方式。(记录整理/赵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