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诚品
曾任诚品信义旗舰店店长、现任行人文化实验室总经理的罗玫玲,依然记得与廖美立第一次相见的情景。
1990年的台湾还没有互联网,卡片、月历、海报等都还非常流行。于是在岁末,廖美立从国外引进了很多艺术卡片、艺术月历和艺术海报,举办了一次“海卡展”。
在参观“海卡展”的过程中,罗玫玲看到书店柜台招聘图书编辑的公告,于是赶紧回家写简历应征。到诚品工作前,罗玫玲的工作与文学、艺术基本不相关,她学的是企业管理,在微软旗下的子公司担任技术文档撰写人,后来到英国游学一年后回到台湾。
罗玫玲向《21CBR》记者回忆道,在面谈的过程中,她被告知其实诚品已经找到了编辑人选,但廖美立对她的背景很感兴趣,问她是否愿意当储备店长。“我一听就吓到了,为什么是储备店长?我从来没有做过零售业,也没做过书店。”罗玫玲得到的答案是,诚品准备在1991年年中扩大营业,希望有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加入,“此后与美立共事的20年里,我一直觉得她用人很大胆,而且用人的范围很宽”。
在工作中,罗玫玲眼中的廖美立“可大可小”,可以做到大格局,也可以很细腻,比如为书柜的深度应该是30公分还是35公分讨论到三更半夜。罗玫玲说,“美立好像是狮子座的,而且是靠近处女座,她既有狮子的那种王者之风,也有处女座的那种极度的纤细和讲究细节。”
2007年-2008年,廖美立和罗玫玲先后离开诚品。廖美立一直对离开诚品的原因避而不谈,但细心留意诚品动向以及公开报道中的蛛丝马迹,或许能猜出离开的原因。自从吴清友女儿吴旻洁接手诚品书店经营之后,书店风格有了一些变化。台湾出版人傅月庵曾对媒体表示:“这几年,外界对诚品书店的评价毁誉参半,以前的诚品是一家有理想的书店,但书店这几年的理想性越来越淡,书店更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
离开诚品后,廖美立加入其丈夫陈传兴创立的行人出版社(行人文化实验室前身),这个在罗玫玲口中“很小但很专业”的出版社,十年只出了三十本书。直到现在,行人文化实验室的出版书单也只有76本书。
廖美立说,她喜欢做一些没有人做过的事情。2009年,她的职业发展方向与行人文化实验室的经营模式发生了一次转向。行人出版社正式改名为行人文化实验室(Fl.neur Culture Lab),廖美立担任执行长,旗下事业由原本的出版,拓展至纪录片拍摄、建立剧本数据库,以及文化园区规划等等。正是这次转变,给行人文化实验室与廖美立的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会。
比如,行人文化与方所的合作模式是“战略合作伙伴”,廖美立本人也是方所的三个创始人之一,官方身份是总顾问。据罗玫玲介绍,行人文化与方所的合作内容包括战略、创意与执行,为方所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凭借着“总顾问”的身份,廖美立以及行人文化能够更多方位、多维度地运作文创产业。目宿媒体(2009年)、方所(2011年,人文与美学项目)、雅昌艺术图书馆(2013年,艺术项目)、台北资讯园区(2013年,人文与科技项目)等都是类似的合作模式下诞生的。
2010-2011年,目宿媒体推出了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由廖美立担任制片人,这些文学大师包括林海音、周梦蝶、余光中、郑愁予、王文兴、杨牧。2011年,以王文兴为主角的纪录片《寻找背海的人》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说服这些文学大师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些文学家当中,最难请的算是周梦蝶先生了,几次托编辑游说都没有成功,其间还传出新闻,马英九前去探望时,生病的周梦蝶先生也几乎是一言不发。当然,最终廖美立还是成功地说服了周梦蝶先生同意拍摄,前前后后努力了八个月之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