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看一看中国互联网网站统计史,听一听传奇人物

看一看中国互联网网站统计史,听一听传奇人物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27 13:18 编辑: 网络 查看:

图片:

Yestone.com 版权图片库

作者:曹政,

很早就有朋友建议我写类似的东西,我总推脱来日方长,最近闲暇,想想还是整理一下,给大家当个故事看看也好。

从 1998 年开始说吧,那时候互联网上还看不到太好的统计系统,只有一些所谓的计数器程序,很多都是 perl 的,贴在网站底部,显示当前网站的访问次数。这又分三种,一种是需要你装到自己服务器上,用 cgi 方式执行的;另一种是在线注册后给你一段 js 代码,让你自己嵌入到网页里显示的。此外还有一种,是在服务器上通过跑 web server 日志去统计的,然后每天给一个报告的,第三种也非常非常早,在 97 年我一边读书一边兼职给虚拟主机公司打工的时候,就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但是那时候对所有互联网的产品感觉上都傻傻的,没有认真去分析过,只是知道老板有在用,当作服务卖给客户,并没具体去研究过技术和需求。

有一家最大的一家嵌入统计的,也就是上面的第二种,美国的,名字我都不记得了,好像是 freecounter 类似的(经过网友提醒,是 fastcounter),当时被微软收购了,微软那时候搞了一个 bcentral 的平台(好像是这个名字,商业中心的意思),把一些基础服务合并在里面,提供给网站使用,我当时还很推崇来着(年少无知啊)。但是这玩意后来也没有后来了。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网易的易数统计,我一直觉得,在 2000 年以前以及 2000 年左右,网易绝对是中国互联网最具有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公司,除了大家熟知的中国最早的免费邮局之外,网易还做了免费虚拟域名服务(弹窗广告,日点击至少万次,在那个年代,是惊人的数字),虚拟社区(中国最早的大型论坛,在我印象里比新浪前身四通利方的规模大多了,看上去版式也舒服多了)服务,以及最早的免费网站统计服务。易数统计是我非常热衷使用的产品,除了我自己的网站在使用外(1999 年 -2001 年我有创业做个人站),我每天必看的是易数排行榜,当时为了推广我的交换广告服务,我给排行榜从第一名到第一百名挨个手写发邮件,那是互联网的萌芽期,也是电子邮件的黄金期,那时候,人家的回复率和应答率还是很高的,和现在不能比。 然后,为了提高影响力,嗯,我通过我的广告交换平台刷排行榜(同行也在刷),当时争不过杭州的太极链(太极链的创始人有两个,其中一个是傅政军,人家后来搞了超级赚钱 9158,除此之外,把

卖给陈一舟的也是他。),他们排在商业网站榜单第一,于是我抢了个人网站榜单第一,这也给我的服务带来了不少会员用户。(很多优质站长都在看排行榜)

易数统计已经比传统的计数器先进了很多,增加了诸如地区分析等功能,在那个时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惭愧,虽然现在我经常说把高并发下的 IP 地址反查当作经典面试题来出,但是当年我把这个东西搞明白足足好几年……)

感谢朋友提醒,当时还有一个热讯统计,热讯当时也是个有趣的公司,推出了一堆小工具,在早期互联网,我还是蛮喜欢那个公司的,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2000 年前后我短暂加入了当时处于竞争关系的天图科技(后来经过合并成了现在的互动通,当时是太极链的创始公司),当时互联网一片混乱,谁也不知道未来究竟怎样,天图科技那时候也在寻找方向,想把会员网站联盟化,于是搞出来了太极榜,此时网易似乎对易数统计已经放弃,太极榜无论性能还是功能都有了新的超越,很快就成为新的市场第一,并牢牢把持了好几年。

直到 2004 年,互动通在视频广告上尝到了甜头,太极榜似乎也被沦落放弃,那时各种 js 嵌入的东西非常不规范,又是插件流行的时代,各种弹插件的统计大行其道,2004 年下半年的时候,吴京川(百度联盟的创始人)跟我说,知道么,zhao123 这样的统计系统,一个月收入不少呢。我听了很震惊,重新思考统计系统的价值。另外有人跟我说,50bang 被某巨头投资了,价值极大。当时我蹉跎了好几年,还在安全行业干了两年程序员,我的广告交换服务虽然没有停止,但已经江河日下,市场地位岌岌可危。我想着用统计服务做增值服务来救活我的广告交换,其实思路完全是错的。(根本原因是,搜索引擎起来后,站长交换链接的目的是权重,而不是流量,搜索引擎的兴起彻底扼杀了广告交换网络的空间,除了色情网站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网站会上广告交换。而我胆子最小,色情网站会员我是完全不会去发展的)。但这个东西我却去尝试了,尝试后发现广告交换无可挽回,不过统计服务是可以独立出来的。

在与一些 QQ 好友的交流合作下,我先后推出了 tong123 和“不错统计”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非常烂,bug 极多,第二个稍好,但也很烂。然后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买主,庞升东。

庞升东 2000 年左右就是我广告交换的会员,还给我打电话劝我去宁波和他创业,那时候心高气傲的我哪里知道他是谁,当然一口回绝,04 年他找我合作统计,说实话,我真不觉得这代码多值钱,狠狠心,咬咬牙,报价 2 万多人民币就卖给他了。然后

出来了,并且很快成为市场第一。(通过统计,庞挖掘了一个活跃度非常高的社交社区,并收购了下来,重新包装,推出了

,这个域名的交易在北京,我有见证,并荣幸的和买家庞升东,卖家陈鹏,吃了一顿高档面条,陈鹏凭借

域名所得 98 万,再次创业成功,成就很大的事业,也是一段佳话)。

这里补充几个细节,第一,做统计的时候,我去一个站长群里了解情况,是杜雪骞 杜和尚的 QQ 群,我去问,站长们觉得哪个统计好用,我列了好几个,但是最后答案让我意外,是不在我列表中的

(好吧,这个网站已经不存在了)。ITSun 有同时在线功能是站长们非常强调的,这个意义我后来才搞明白,到今天谷歌统计都没有,百度统计推出来很长时间才想到去做。 但是为什么 ITSun 没有成?因为他们技术没跟上,对并发的支撑完全不行。第二,关于代码的价值,我当时还停留在软件工程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玩意用我一个人能多少时间?一个月了不起了。(断断续续做的,当时还在做其他的东西,自己弄一个不成器的 OA 系统在卖,非常烂,不好意思提了)按照人月评估,我估计最多 1 个程序员 2 个月就可以搞定,当时月薪过万的程序员已经很出色了。所以我觉得报了 2 万多已经很过份了,而且网上,真有免费的开源代码到处下载(就是撑不住并发)。

1tong 超越了 50bang 成为新的市场第一,但是 1tong 的运营负责人不断跟我抱怨,系统太不稳定,问题很多,这事我真的承认,确实写的代码不好,有很多 bug,我老老实实的总结了一些问题,列出了升级优化方案若干,然后,他们的每一任技术负责人,都是抱怨代码太烂,然后就没有然后,后来我听说他们有人还打算改写 awstats(一个著名的基于服务端日志的统计系统,实话说,的确功能很强大,但是真的撑不住并发,而且和网页嵌入式的很多技术原理不同)再建一套统计,但此事最后也不了了之,总之,我就一直要听着他们的抱怨,看着他们对我系统的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