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华三通信陈孝毅:技术突破来自互联网公司推动

华三通信陈孝毅:技术突破来自互联网公司推动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5-28 00:05 编辑: 网络 查看:

华三通信陈孝毅:技术突破来自互联网公司推动

发布时间: 2014-5-27 17:26:46 | 来源 : 腾讯科技 | 作者: 腾讯科技 | 责任编辑: 沐丝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CIO陈孝毅

5月27日消息,2014明道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再见,人口红利;你好,商业科技》。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CIO陈孝毅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华三通信最近6-7年最快速的成长得益于互联网行业发展,来自于为互联网行业,无论是巨头,还是成长性企业提供基础架构特别是网络解决方案。华三很多网络技术突破都来自于腾讯、阿里这样的公司的推动。

他认为,无论存储,还是计算,要真正形成融合的管理,离不开很强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相当于神经一样,把各个节点真正连接在一起。

他表示,华三希望能够通过网络能力,通过堆叠形成更强的性能,或者网络性能虚拟化,配合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给用户展现一个动态扩展,灵活、移动的能力。

以下是陈孝毅演讲实录:

今天上午到现在,大家谈了社会、经济、公有云。从我的角色来讲,我会回到一个企业具体的想法,具体的需求来谈。希望有更多的公司,更多的创业者能够用新的技术参与到企业当中去,更多的帮助企业更好的成长。因为有很多人可以帮助游戏产业、娱乐产业,但是真正为企业服务的信息化或者公有云业务,的确像UCIoud同事讲的一样,才刚刚开始。

工业互联网化刚刚开始,而在各个行业的互联网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张图跟华三有很多关系,华三最近6-7年最快速的成长得益于我们服务了互联网行业,为互联网行业,无论是巨头,还是成长性企业提供基础架构特别是网络解决方案。我们很多网络技术突破,这些需求都来自于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推动我们技术的突破和研究。

反过来讲,我们也从他们很多很好的经验当中吸取他们优秀的经验,希望能够纳入到华三整个体系当中去,真正服务于其他各行各业的产业,一起真正的推动互联网前行。

说到这些,所有新技术的引入,还是要回顾一下,我们真正的痛点在什么地方?你要服务于企业,你要知道企业从IT角度最大的痛点在哪里?第一,管治和开放,现在互联网的引入让开放和管治又形成更大的挑战,用户可以随时选择互联网的很多应用来处理业务数据,处理自己的应用,用户可以自己租用一个平台进行自己的社交,所以在企业,IT管制变得越来越有挑战。

第二,分工和效率,最早一个人就可以承担,后来越来越分工,这种分工带来了什么呢?每个人之间都有一个黑核,大量的时间是浪费在交流上了。

第三,企业是很在乎成本投入的,但是用户对可靠性要求又非常高。

突破这些我相信要靠新的思路和新的模式才能突破。华三从自身角度提出新IT概念,就是希望帮助用户真正可以定义这些基础架构应用,让这些基础架构随着用户需求增长。

无论存储,还是计算,你要真正形成融合的管理,离不开很强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相当于神经一样,把各个节点真正连接在一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出对企业来讲是云网融合的架构概念。

华三在自己交付能力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网络能力,通过堆叠形成更强的性能,或者网络性能虚拟化,配合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给用户展现一个动态扩展,灵活、移动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我们定义叫云网融合,最终用户看到的是那些可定义,自适应的能力。我们希望展现的价值是用户能力的提升,效率的提高,简化的操作和高可靠性,我们把它称之为“易”。

这里提到自己整个架构的演进从基础架构的演进和标准化,从虚拟化走向云计算,最后建立匹配的组织文化。

随着我们有能力去降低大成本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新的技术引入。为什么华三当年会走向虚拟化,华三从IT实践来讲,2007年就开始大部分使用虚拟化了,当年我们有100台以上的小型机,如果重新在杭州部署的话,成本是巨大的。通过买一部分,不断地迁移,也会带来搬迁时间的巨大延长。所以那时候我们大量引入虚拟化,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设备采购的数量,同时整个采购都往标准化的X86上采集,这是我们进入虚拟化的源头,也是成本和压力推动我们进入这个领域的。

公司提出一个口号是说,希望通过架构交互层面走到真正对应用系统的交互,传统IT部门大量在做文档处理,这个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标准化。我告诉用户,如果你用标准化的方式,我告诉你,两天就可以产生,如果你用定制化的方式,可能两个月也不一定能保证你。

长期来讲,我们怎么思考公有云和企业云架构的?其实我们现在面向渠道合作伙伴,很多客户应用都搬到公有云。但是我们在搬家过程中,希望整个资源对企业来讲是可以进行服务的统一管理和权限的统一控制,我们希望公有云成为私有云很好的补充,提供更好的弹性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构建整个基础架构,对开发者更好的服务,包括开发的存用和测试,提升传统IT的服务能力。在这个理念下,我们会去规划未来IT部门,基础架构部门未来的使命

我们在优化自己架构的时候,从企业来讲,最好的时间是搬家,这十年我有两次机会,一次是深圳搬到杭州,一次是从杭州老基地搬到新基地的时候。第一次,我们实现了数据中心双通。第二次,把数据中心里面的分支节点和存储节点全部打通。所以我跟公司说,我喜欢搬家这件事情。

这些技术变化势必会推动传统IT组织的变化。我到传统的组织变化,最早是从IT部门里面更多是项目组组合,后面是管制之后会有开发和测试以及管制部门的形成。未来我思考,整个基础架构部门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还有我们跟合作伙伴大量的测试,我们希望整个提供的服务能力是面向不同的用户提供整体的基础架构能力,这些基础架构能力有可能建立在企业云上,也有可能建立在公有云的架构上来满足客户的需要。

从整个IT的文化来讲,IT部门大部分是从做ERP实施出来的,我们实施很多项目管理理论都是ERP的文化,但是现在移动互联网,从我们自己做移动化的文化去形成团队的文化,我们要作出一些改变。这里面最重要有两点,就是更加面向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消费者是什么人?就是我们的员工。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服务我们的员工,我们信息消费者的时候,整个IT价值才能真正提升,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变得更敏捷,能够及时的应景的跟消费者互动。


好,这就是我今天希望跟大家分享的。希望有志于为企业信息化服务的同仁们,将来一起交流。无论哪种技术方式,我觉得我们都是很有信心继续探讨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