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2012年河南省检察官考试面试热点2012年热点人物事迹及命题分析

2012年河南省检察官考试面试热点2012年热点人物事迹及命题分析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8-24 09:48 编辑: 网络 查看:

首页 > 政法干警 > 阅读资料 >

2012年河南省检察官考试面试热点2012年热点人物事迹及命题分析

2012-12-31 11:01:59   来源:河南中公教育    点击:


推荐:中公教育河南分校新浪微博            中公教育YY交流频道:YY36531
河南检察官考试交流群:144508384  
         河南公务员考试招考信息
 
2012年热点人物事迹及命题分析
※正面人物※
    杨善洲 党员干部清廉奉献的楷模
    【背景链接】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97%以上。在他去世前,还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深度分析】
    杨善洲这个“老典型”能够在神州大地不断掀起“心灵海啸”,成为亿万中国人的感动,成为引领时代的价值取向,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最重要的原因是杨善洲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先进一阵子”,还是“先进一辈子”。
    支撑杨善洲“先进一辈子”的,正是其崇高的理想。《党章》规定,共产党员的理想,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曾说:“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可见,一个党员,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对其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极大。
   【热点命题与答题指南】
    关于杨善洲的生平事迹,面试已有真题和可能设置的问题:
    1、中国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代表李善洲,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并将林地无偿捐献给国家,从他的事迹中,你有什么感想?
2、你听说过“植树老人”杨善洲的事迹吗?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3、党的好干部杨善洲,立下门规“白天不关门,为群众敞开;夜晚不开门,严格自律;平时勤串门,与群众亲密接触”,作为一名基层工作的同志,请你谈谈如何坚守这样的门规。
    4、作为一名干部,你能够从杨善洲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答题思路】
    按照面试提问的具体角度,结合报考职位的实际,可以找出不同的切入点。做到两点:一是阐明看法,揭示精神实质,对于最打动自己、最需要学习、试题要求理解和学习的主要精神“是什么”,自己的看法“是什么”,要揭示清楚;二是准备如何在工作实践中落实这种精神、打算怎么去做,把“怎么做”的想法说清楚。
   【参考答案】
    回望过去,从朱伯儒到郭明义,从孔繁森到杨善洲,正是不同时期涌现的无数雷锋式人物,提升了我们民族的道德境界,彰显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审视今天,我们身处的世情、国情、党情更为复杂。置身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遭遇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现实挑战,如何引导向善力量、构筑精神家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以雷锋为榜样,以杨善洲为楷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才能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做雷锋式的优秀党员、杨善洲式的好干部,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升华自我、实现干部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肩负道德建设的重要责任,必须以学雷锋、杨善洲、律己从严、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
党风引导民风,官德影响民德。党员干部如果都能自觉成为雷锋、杨善洲那样“滋润土地”的一滴水、“照亮黑暗”的一缕阳光、坚守岗位的一颗“螺丝钉”,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定能够历久弥新,党员的先进品质定能更加彰显,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才能真正构建起来。
※反面人物※
    郭美美慈善信任危机
   【背景链接】
    2011年6月,顶着“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郭美美微博炫耀“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直接导致人们对红十字会产生质疑和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之后,全国慈善机构收到的捐款大幅缩水,慈善危机雪上加霜。近段时期以来,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慈善机构推出一系列举措,推进善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力图重塑慈善公信力。
   【深度分析】
    慈善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时代风尚。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郭美美事件”之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公众的慈善热情,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慈善的关注程度则有了极大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前一些司空见惯的“慈善模式”正在被重新打量,比如对动用权力募捐的反思,比如对善款去向的关切。一系列舆论风波引发的思考,让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的本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社会中如何开展让人民满意的慈善有了相当程度的反思,这对于提高慈善组织规范程度、运作水平是一个促进。
   【热点命题与答题指南】
    针对“郭美美”事件对慈善事业的影响,面试的可能命题方向包括:
    1、对于慈善事业如何挽回“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消除信任危机,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说,慈善是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谈谈理由。
    3、企业家曹德旺2011年一次性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2亿元,并签署“严苛”捐款协议:善款必须在6个月内发放到位;善款下发后,由第三方评估机构随机抽检,如发现受对象不合格率超过1%,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进行赔偿。你怎么看待这种做法?
    4、媒体曾报道过,“大肚女孩”苏田田因社会捐助的善款通过红十字会转发不及时,没有及时治疗而去世。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题思路】
    “郭美美”事件的要害在于损害了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公信力,挫伤了公众捐助的积极性,因此与“郭美美”事件相关的问题,均可根据问题实际,主要从恢复和增强慈善事业公信力的角度作答;将实行微博实名制、强化网络信息管理、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等内容,作为从“郭美美”事件中引伸出来的启示,从提问中判断问题是否涉及,再决定答案中是否提出这方面观点。
   【参考答案】
    就事件折射出的慈善公信力问题而言,要维护和提升公信力,进一步鼓励公众的慈善热情,可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模式改革几方面入手:
首先,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规范善款的募集、管理与使用,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供善款收支账目、活动情况等,并通过互联网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保证善款信息公开透明。
    其次,完善慈善立法,规范慈善募捐主体和行为。明确募捐主体资格,只有具备一定资质并在有关部门登记备案的组织和机构才能公开募捐,禁止个人募捐,打击骗捐诈捐、诺而不捐、信息不公开等行为。
    再次,扶持民间公益组织和慈善基金的发展,引导企业家和有识之士等社会力量进入慈善领域,向“壹基金”、曹德旺这样的机构和慈善家亮出绿灯,支持他们采用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模式运作管理慈善基金,作为公办慈善事业的补充,为慈善组织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做出表率,提升民间对慈善事业的信心,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最后,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监管部门要履行职能,实行管办分离,认真开展对慈善机构的监督管理。同时,也要鼓励对慈善监督机制和方式的探索,就像曹德旺捐款这样,变无条件捐款为有条件捐款,明确基金会的义务,并由捐赠人和社会公众、媒体、第三方机构共同进行监督,有效约束基金会的行为,让善款使用更加规范,让慈善组织在公众眼里更加可靠、捐款人更加放心,从而增强公众的慈善信心,提升慈善组织自身的公信力,走出“郭美美”事件的阴影,迎来慈善业蓬勃发展的明天。
※争议性人物※
    方舟子打假向名人开火
    【背景链接】
     近年来学术丑闻频发,方舟子揭露的抄袭、作假事件也不少,被称为打假斗士。但是近年来,有人要质疑方舟子选择性打假的动机:比如只揭名人不揭官员;同是学术造假,只揭中国不揭外国。2012年春节,与韩寒的跨年之战更是吸引了众多眼球,2012年其打假基金更是受到罗永浩的质疑。方舟子的“打假”,让他在这一年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引来了前所未有的争议。
    【深度分析】
    “挺方派”认为,当今社会的净化,就需要像方舟子这样的打假斗士,否则造假者会更加肆无忌惮。一旦社会成了造假者的天堂,将无疑是正义与诚信的一种倒退。甚至还美其名曰:孤独的堂吉诃德。
    当然,在得到一些人力挺的同时,方舟子也不乏敌人与反对者。他因打假树敌而被打的事件,早已被炒得火热。而除了被打,方舟子也得到了不少口水。与那些认为“方舟子是在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态度截然相反,或有人怀疑他的打假失去了善意的成分,或有人认为他是在炒作、作秀,甚至还有人直接表明方舟子俨然成了“学术界的宋祖德”。
    常言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但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过程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得不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拨开整个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不然的话,这个世上根本就不需要打假斗士。
    打假,这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系数非常大的工作。其面对的危险,除了人身伤害外还会有更多更容易混淆是非的诽谤、恶意中伤、胡搅蛮缠。事实上,在方舟子打假的这十多年来一直未少受到过来自被打假者的攻击。
    方舟子站出来打假,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独立的学术机构去评判可能会出现的纷争,去评判一篇论文有没有涉嫌抄袭。没有这样的独立机构,让方舟子站了出来。也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机构,让一些怀恨在心的人骚动了起来。所以才会让一些曾经被方舟子揭发过的人对方怀恨在心,利用学术评判机构的缺失绞尽脑汁对方舟子进行攻击。时至今日,类似方舟子妻子的论文是否属于“抄袭”这样的问题没有任何独立的学术机构来发话,只有方舟子个人来出面解释。在这种情景下,清者就难以自清,所以《大象为什么不长毛》一书是否剽窃了他人论文中的表格,能在一年多后的今天继续被一些人拿出来用来攻击方舟子。
    没有独立的学术评判机构,让学术界中有了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也让打假斗士方舟子时不时的受到来自被打假者的打击。今天我们来保护方舟子,实际上就是呼唤一个独立的学术评判机构,去协助、代替方舟子扫除学术界的不正之风。言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滥用言论自由却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目前,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还需要规范。
  【热点命题与答题指南】
    1、对于方舟子打假行动,你怎么看待,谈谈观点看法?
    2、你是方、韩哪一方的粉丝吗?你如何看待双方的争议?
   【答题思路】
    对于方舟子的打假行为,我们可以从立场和打假取得的价值两方面看待。如何其打假站在道德的立场上,揭穿虚假,揭露黑暗完全是出于对真理与诚信的执著,那么我们支持其打假,甚至希望这样的人再多些,不要让他成为一叶孤“舟”;反之,倘若他并非立足于对真理、真相的追求,而是自我的炒作、作秀,恐怕得到的就是一片谩骂和谴责。
  打假价值上看,一方面,他确实揭露了许多抄袭、剽窃、夸大学术经历或研究成果的造假丑闻,对净化学术界起了正面作用,也为关心某些领域真相的人们提供了另一个信息来源。但也存在其局限性,借助网络发泄不满乃至恶意炒作攻击,使其监督的正义性受到质疑。
  通过其打假,也侧面反映出中国学术界存在的剽窃、不实之风。因此,对个人学术打假、民间打假行为还要加强规范,急需建立规范的官方处理机制,保证程序的公正客观透明,从而促进学术界的规范和风清气正。
就方韩争议而言,打假也要分清公权和私权的边界,坚守法律和理性的底线,最重要的是打假要以事实为依据,在探求真相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崇尚理性、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决不能无端怀疑、进行人身攻击。只有诚信打假、依法打假,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才能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阅读:2012年河南省选拔初任检察官人选简章
2012年河南省检察官面试考情分析 
2012年河南省检察官考试面试热点预测四文化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