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周思聪作品欣赏
资料图片:周思聪作品欣赏
我国女性书画,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层面。辛亥革命男女平等运动前的数千年中,知识女性大都被幽闭于闺阁之内,其才华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中国书画史上,数以万计的丹青妙手中,女性书画家寥若星辰,传于画史的不过卫铄、管道昇、马守贞、薛素素等数十人而已。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后,尤其是近五十年,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艺术人才大量涌现,女性书画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缤纷色彩,并在书画收藏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资料图片:周思聪作品欣赏
女性书画家在古代很少,记于画史者更少,而这记于画史的数十人,传之于后世的书画作品则少的可怜。直到清代晚期,杭州女史汤漱玉著《玉台画史》,专辑历代能画之才女,也仅得人名二百零一,大部分人虽有画名传世,而无作品能让今人见其风采。这对于当今非常繁荣的书画收藏市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也正因为古代女性书画家作品流传少,其收藏价值也就相应较高。从目前艺术品市场来看,像记于画史的卫铄(272年—349年,世称卫夫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崔徽(唐代)、杨妹子(宋代)、管道昇(1262年—1319年,赵孟頫妻)这些晋、唐、宋、元的女性书画家几乎不可能有作品面世,因为这些人你即使遍览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偶有宋、元女性书画作品存世庋藏,也会如凤毛麟角之少。而明代如仇珠、马守贞、薛素素、李因等女性书画家虽有些书画作品进入艺术品市场,但流传有序,能被确认为真迹的仍是非常之少。所以一旦有被公认之作,其价格往往要高于同时代、同水平的男性书画家作品。特别是马守贞、薛素素这样有很多传奇故事的人物,其作品更有吸引力。马守贞为明代秦淮八艳之一(1548—1604),以诗、画擅名一时,善画兰,故湘兰之名独著。其为人重义气、淡薄钱财,时人称其有侠气。她与吴中文人王穉登相好,57岁去世时,王穉登曾为之赋文、挽诗。她以写意笔法画的双勾兰竹,有赵孟坚、管道昇之逸气,其妙不可言,马守贞之画历来为后世推崇。薛素素为明代苏州名妓(1573年—1620年,稍晚于马守贞),诗、书全能,山水、人物、草虫、兰竹皆擅,各具意态。据记载其会十艺,武艺超群,善驰马挟弹,两弹先后发,后弹可击碎前弹,以女侠自命,甚为传奇。她的白描人物,精细传神,充分展现出明代吴门白描人物画的精妙之处,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她们的作品因身世的传奇,而更具色彩。即便清代的陈书、马荃、恽冰、方婉仪、董小宛、缪嘉惠等人,如能收藏到她们的真迹也亦属不易,其价格也不低于其同时代、同水平的男性画家。相对多一点的,则是辛亥革命后的这近百年来产生的女性名家书画作品,这其中分二大部分,一部分是民国时期的女性书画家,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女性书画家。
资料图片:周思聪作品欣赏
民国时期应该说是女性书画的第一个繁荣期,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女性书画家,并产生了女性书画团体。如1934年成立于上海的“中国女子画会”,其成员冯文凤、李秋君、陈小翠、顾青瑶、何香凝、陆小曼、吴青霞、周炼霞、庞左玉等均身怀绝技,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已誉满江南、蜚声全国。(李秋君、陈小翠、陆小曼、吴青霞、周炼霞、庞左玉和侯碧漪、张光、陈佩秋九人于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期间,即被礼聘入院,成为首批六十九位画师中的一员。)这其中陈小翠、周炼霞精娴诗词,有才女之誉。陈小翠(1907年—1968年),又名玉翠、别署翠吟楼主,浙江杭县人,十三岁即能诗,印有《翠楼吟草》十三卷,其书法宗王羲之、笔致清峭、有俊拔挺秀之趣,从冯超然学画,擅工笔仕女和花卉画,所作澹雅清逸,具蕙心兰质之气。民国时期的女性书画家已参与到书画市场之中,她们不但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有人以卖画谋生,有着和男性书画家一样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价值追求。所以我们现今在书画市场上见到她们的作品,也是与对男性书画家作品一样去评质论价,有时因是女性书画家之作,资源相对稀少,价格还会贵一点。
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女性书画家,其作品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书画市场,迎来黄金时期。一方面是艺术市场至今日已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女性书画至今日已成艺术多元发展状态。这其中有历经民国和文革的老一辈画家,如陈佩秋、萧淑芳、俞致贞这些佼佼者,像陈佩秋(1922年生、又名健碧,与其夫谢稚柳先生并称为现代的赵孟頫、管道昇),以深厚的传统功力和创新的笔墨、色彩语言,成功地征服了市场和收藏家,成为在世书画名家中的高价位画家,和男性书画大家平起平坐,并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她在绘画史上的历史地位。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学院派画家如周思聪等。更有现今活跃在画坛的徐乐乐等当代书画名家,她们已成当今艺术市场主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当代女性书画名家作品和同时代的男性书画名家作品一样,更具有适应于当今人们欣赏与收藏习惯的艺术特质。
资料图片:周思聪作品欣赏
一般来说,女画家对绘画色彩、构图形式和生命状态的关注,较之男性画家,有着远为细腻的敏感。周思聪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按照美术学院方式培养出的杰出画家,虽春秋不永,但其以非凡的才情与艺术格调,展示出一位不朽心灵的探索历程。从早年的写实风格,到稍晚开始的探索变形,再到彝女的题材,及最后卧床的漫写,都展示出她对人生、对苦难的心灵感悟。其人生虽只有短暂的57个春秋,但却以宏深的艺术成就在绘画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而徐乐乐(1954年生),则属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新文人画家”,她笔下的高士,随着岁月的变迁,而日与古会,并创立了自已独特的绘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