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与贾蓉不干不净 红楼中王熙凤的真实结局(图)

与贾蓉不干不净 红楼中王熙凤的真实结局(图)

来源:网络转载 2015-12-06 00:0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与贾蓉不干不净 红楼中王熙凤的真实结局(图)

2005-08-19 16:50:34 【】

【历史解密】【图书连载】【影像文化】【】

  

12585552_2005081916552778625400.jpg


  人们在贾瑞对凤姐存非分之想导致身亡的事情上,往往对贾瑞的“淫心”谴责较多,而对王熙凤应负的责任关注不足,容易忽略贾瑞之所以敢于向她示爱的前提,是凤姐自己在这些方面比较随便,小说中也暗示她与贾蓉也许有些不干不净。再说,贾琏在男女关系上表现也不好。即使以封建时代观念衡量,20岁左右尚未娶妻的贾瑞此举,一开始也没有出什么大格。凤姐若对他比较冷淡,或者训斥几句,本来事情就不会继续发展。但是王熙凤十一回两个“假意”,一个“故意”,已经显露了杀机:“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正是由于凤姐的故意挑逗,贾瑞误以为对他有意。尤其是十二回他来到凤姐屋里时,凤姐挑逗的话语已经非常明显,要他“天天过来替嫂子解解闲闷”,而且居然表示贾瑞“比贾蓉两个强远了。我看他们那样清秀,只当他们心里明白,谁知竟是两个糊涂虫,一点不知人心”。因此贾瑞“心内以为得手”,以致进一步上当。虽然曹雪芹写道,王熙凤此举是“捉弄”他,但是贾瑞再来找她时,她却“故意抱怨他失信”。虽说“再寻别计令他知改”,但是让贾瑞夜里在后面小屋子等她,会给贾瑞什么样的信号?他怎么可能“知改”?因此贾瑞丧命之祸,虽然有他自己行为不检点之故,但是王熙凤的屡次故意引诱,起了关键性作用。贾瑞被迫写下50两银子的欠契,又被浇了浑身屎尿,虽然是贾蓉、贾蔷出面干的,但王熙凤显然“负有领导责任”。
  
  更有甚者,在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茯(苓霜)事件中,平儿经过调查,平反冤屈,息事宁人。本来都是些芝麻绿豆的琐屑小事,而王熙凤则主张:“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六十一回平儿劝她“得放手时须放手”,“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究咱们是那边(贾赦、邢夫人)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凤姐正是在钱、权上从不放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最终害了贾府,也害了自己。
  从写法上来看,王熙凤给人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曹雪芹对王熙凤的出场下了很大的功夫。大凡与王熙凤有关的重大事件发生之初,曹雪芹总要通过人物之眼、之口对她作一番评述,然后在以后的情节中加以印证。尤其是小说开头的十几回,她的几次出场都不同凡响。黛玉进府时王熙凤是先声夺人,立刻成为全场的中心人物。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则通过周瑞家的口述,使读者对她超凡的机敏、能力与口才以及厉害有了一个初步和概括的了解。第十四回王熙凤正式协理宁国府的开头也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宁国府都总管来升听说贾珍请了王熙凤来协理治丧大事,就把仆人中的重要人物招集来警告道:“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在贾琏偷娶尤二姐事件之初,六十五回曹雪芹通过小厮兴儿对王熙凤有一大段绝妙的评论,其中有几句堪称经典性结论:“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这几句话虽然出自一个小厮之口,却是曹雪芹对王熙凤五辣俱全的形象性总结。
  
  由于王熙凤事情做得太绝,连对她忠心耿耿的平儿有时都容不下,为害死尤二姐之事,恨得贾琏咬牙切齿,发誓要为尤二姐报仇。正如兴儿所说:“如今合家大小除了老太太、太太两个人,没有不恨他的,只不过面子情儿怕他。”
  
  我们现在看不到曹雪芹原稿中具体怎么写王熙凤的结局,但是从判词与《红楼梦曲》以及脂批透露的细节来看,应该和今通行本高鹗所续的大不相同。判词说:“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而《红楼梦曲》则说,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对此红学界有各种不同看法。我倾向于认为,由于王熙凤坏事做绝,贾府被抄及她本人的结局都和她平时的作为有关,所以说“反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中对王熙凤的命运结局的暗示比较明显 :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个《收尾》是将《红楼梦》中以贾府抄没后的几种不同类型主要人物的结局归类说明,所以不限于金陵十二钗和贾宝玉,也包括其他男人,这从“为官的,家业凋零”可以看出。
  (本文系中华网编辑整理而成,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部分摘编自《周思源看红楼》中华书局 2005年6月出版 点此阅读本书更多内容


中华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