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这句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红孩儿的经典台词已经变成了互联网流行语。当初手握一杆火尖枪,身穿一件红肚兜儿,行为霸道却机灵可爱的红孩儿扮演者赵欣培,凭借“童星变学霸”的角色转变,如今正畅游在“互联网+农业”的创业海洋中!
本版撰文 青年报记者 高彩云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常鑫
参演西游记,“其实很简单”
参演《西游记》这样的大制作影视剧,就意味着红遍大江南北。如果将“红孩儿”这个角色放在今天公开选秀,不知道会有多少家长为此激动并付出极大的努力去争取。但对赵欣培来说,这一切,“其实很简单!”
“事实上,西游记并不是我的第一部影视作品,第一次触电是在一部叫《茁壮成长》的故事片。”赵欣培告诉记者。6岁上幼儿园大班时,有剧组来园选拔小演员,当时的面试题目是面对镜头,让小男孩去抢小女孩手中的皮球。“我的优势可能就是不怯场,有些小孩怵镜头,动作会有点扭捏放不开,我完全不会。”按照导演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就是当时他所理解的表演。“可能被选中也跟长得比较可爱有关吧。”他又补充了一句。
通过选拔,赵欣培有幸在《茁壮成长》片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更幸运的是,当时“经常与妈妈一起在片场照顾我”的场记于虹,后来在《西游记》中再次担任场记,并与六小龄童结为夫妻。这为赵欣培出演红孩儿埋下伏笔。
“我演红孩儿的时候《西游记》已经播出一部分了。当时每家每户都在看,所以8岁的我觉得去演《西游记》应该很好玩。”在今天看来,参演这样一部红遍全国的影视剧作品,想必要过五关斩六将、削尖了脑袋去争取吧。但是赵欣培回忆道:“我记得于虹阿姨带我去杨洁导演家里,让我表演了一下唱歌跳舞,后来去片场试了一次镜,就定了。”这样的运气放在今天来看,可能无法避免被贴上“有背景”、“后台很硬”或是“家境殷实”等标签。
事实上,赵欣培家中没有人从事与演艺事业相关的工作。“我父母都在国企上班,只是普通的技术人员,后来慢慢做到管理岗位。”如果一定要为他的幸运找点原因的话,应该是沾了“奶奶家住在王府井”的光,这让赵欣培有机会在市中心的幼儿园就读。“那是北京挺不错的幼儿园,能吸引《茁壮成长》剧组来选演员。”
同样,也正因为这个,他有幸进入北京有名的史家胡同小学。
演戏不自由,计算机才有趣
赵欣培在演完《西游记》后,也曾收到不少影视剧、广告的邀约,但不爱被关注的个性和父母不置可否的态度,让他拒绝了所有的机会,从此再也没有与演艺事业发生关联。
在史家胡同小学,上世纪80年代的小学生已经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课程。拥有自己的第一台计算机更让赵欣培兴奋不已。从此,他对计算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以至于后来在他上大学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从用Z80编点小程序,到后来的Apple II,再到后来的286、386、486,我都玩过,我家都可以开计算机的展览了。”谈到计算机,赵欣培显得兴奋起来。“我父母在教育上一向很大方,所以我的计算机启蒙比较早,当时班上只有几个小孩家里买了计算机。”
理工男在聊到自己的兴趣点时渐渐展露出热情与风采。“我感觉做研究只需要低头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很简单、很单纯,我享受这种状态。而且研究计算机和编程,这本身就是很有乐趣的一件事。”当记者问及为何没有继续出演影视剧,他表示自己不喜欢做演员的状态,“总是被安排,不自由。没有生活和隐私,工作累又不规律,挺不容易的,所以人家挣得多也可以理解。是吧?”对于没有继续演艺事业,他似乎一点都不觉得遗憾。
赵欣培对计算机的热情与日俱增,从未减弱。“虽然现在的主要工作是技术指导和管理,但在闲暇时我仍然很喜欢编程。写程序挺有趣的,能锻炼思维,与同行分享其中的一些小技巧,特别有成就感,就跟你们写小说搞点创作的感觉差不多。”
小学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的赵欣培,后来被保送进北京二中,大学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硕博保送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一路名校,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这样的教育背景,找一份好工作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作为1999年毕业的北大计算机系高材生,赵欣培没有选择做一名IT精英。他说,“我挺享受研究点东西的状态,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他选择远离喧嚣的职场,走进中科院深造。这与他当年拒绝影视剧如出一辙。
成功无关名利,志在“互联网+农业”
2002年,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策划一期86版《西游记》的演员重聚节目,栏目组费尽周折找到了颇受观众关注的“红孩儿”。
“当时,我在香港交流读博士,被节目组邀请回京录节目。”从那时开始,大家知道了“红孩儿”变乖读博士;也是从那时开始,有人感叹岁月蹉跎,说心中的红孩儿不在了。对此,赵欣培说:“就是说我长残了呗?”他潇洒地笑笑。
“这没有什么好介意的,我又不靠这个吃饭。”接着,他机智地回答,“我也可能是因为没干这行才长残的,不需要减肥,可以尽情地享受美食。”与见面伊始时的少言寡语不同,聊开了的他让人看到“红孩儿”的影子。
那么,拒绝演艺圈、拒绝大公司,一向随心而行的赵欣培选择靠什么吃饭呢?
“我现在做的事情是一项不仅赚钱,还能产生社会效益的多赢事业。”赵欣培所说的正是他与几个好朋友目前在做的创业项目——农业供应链互联网服务平台。
“虽然现在的农产品很丰富,但是,看看我们现在的农业所面临的困境,依然没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有问题就意味着有商机,所以农业不仅是传统产业,也是能融合现代科技的朝阳产业。这个事儿早晚会有人做。”
2014年7月,赵欣培和创业团队的伙伴们创立了北京农管家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分析,农业在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过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与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为经营活动组织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但目前他们还欠缺谈判、统筹、整合的经验和能力,需要第三方的专业机构协助完成。农管家正是着眼于这些农业新主体,通过创新农业供应链互联网服务平台,构建金融、农资、农技、农产品流通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效融资,提供优质的生产资料和农技指导,拓展农产品供销渠道。”赵欣培告诉记者。
担任农管家首席技术官的赵欣培向记者解释自己在创业团队中的职能。“我主要发挥技术优势,结合发展战略,把握技术方向,构建技术团队,搭建技术体系。”他表示,“我们并不是在做一般交易性质的电商,而是从最基础的农业生产入手,所以产品设计是目前的技术难点。今年7月份上线的农管家手机APP是国内首款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的APP,它把传统的农技服务与移动互联网结合起来,打造更为高效便捷的农技学习交流体系。随着APP用户量和服务内容的增加,我们的后台架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
虽然是首席技术官,但之前在创业型企业任职的经历让赵欣培对企业经营也有认识。“我们认为农管家的商业模式是可以盈利的,之前已经做过一些项目的验证,这不是一个烧钱的买卖。”赵欣培说,自己是做技术的,有很多事情可以赚钱。“但是在赚钱的基础上,如果能让农民受益,甚至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步,就更值得去做了。”
今天,赵欣培身上已难觅“红孩儿”的踪影,作为一家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创业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伙人,记者很好奇赵欣培在追求怎样的人生?“可能是我的家庭环境给了我自由选择的权力,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在我看来,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好就是成功,跟名利无关。如果我有小孩,想送给他一句话,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就够了。”对于记者的疑问,他给出答案。
[寄语创业者]
当你走在正确的创业道路上,你会发现身边志同道合的伙伴越来越多,创业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的力量。
不能急功近利,只有不断调整心态,才能从容面对一切迎面而来的问题。
[记者手记]
把目标作为一项事业才是创业
记者眼前的赵欣培,一身休闲装、头发三七分、圆脸、微胖的奔四男士,早已不是耍起火尖枪像模像样的红孩儿,这位农管家科技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显然与赵博士的称呼更为匹配。
在决定做这项事业之前,赵欣培表示他早已关注农业。“如果农民不生产食物,我们连生命都无法维持。所以农业是件要命的事儿,是最根本的事业。”偶尔看看手腕上的iwatch,是采访期间赵欣培最大幅度的动作;但是当聊到农业,他俨然从慵懒少年变身领军人物,甚至目光不再游移。
记者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赵欣培主张的坚持和毅力。正如赵欣培所说,创业未必是要以当老板为最终目的,坚持自己的方向,把自己的目标作为一项事业去做就是“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