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我敬重的周慧珺

我敬重的周慧珺

来源:网络转载 2016-08-12 19:55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铸  公

  今年春节过后不久,接到上海书协李静的电话,告诉我2014年是周慧珺从事书法艺术60周年,中国书协、上海文联、上海市书协联合上海市文史馆、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书画出版社、新民晚报社、周慧珺书法艺术馆等单位,将在今年年底举办“周慧珺从艺60周年书法作品展暨周慧珺书法研讨会”,不久即收到上海市书协寄来的征文《邀请函》。我颇为踌躇,因对周慧珺先生心存敬重,但与她交往有限,知之有限,如何作文、如何谈呢?一时难以提笔……时间已过许久,难却朋友和主办单位的盛情之约,也就自己对周先生的肤浅认识说开去。

  要说对周慧珺的认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武汉新华书店买的那本《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开始,在“文革”尚未结束之时,当时社会流行的除毛泽东的手迹外,尚有一本郭沫若书写的《毛主席诗歌三十七首》,突然在书店见到这本行笔流畅,结字凝练优雅的毛笔字帖《鲁迅诗歌选》分外欣喜,一下子就记住了“周慧珺”的名字,我当时买的三本《鲁迅诗歌选》,除自己留下一本,另外二本还分送给我当时的二位书法老师翟公正、黄亮先生,他们见到书后都很喜欢,说字写得好。1979年秋,我在新华书店买到《上海市书法篆刻作品集》,这是这年日本大阪和上海结为友好城市五周年,举办的“大阪上海友好城市书法交流展览会”中上海的65件作品结集出版,从中又见到周慧珺鲜明风格的行书张继诗轴;不到一年,全国瞩目的“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在沈阳展出,不久即在新华书店买到《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在书中读到周慧珺行书斗方。在社会交往尚未开放时,我对周慧珺的认识,只是留在脑海中她奔放并有激情的行书风格。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书协及各地分会的相继成立,书法家的活动才逐渐频繁与活跃起来,这时我已就职湖北省书协《书法报》工作,便有机会和各地书法家接触。与周慧珺先生的接触渐多起来,中国书协会议,全国书法展览的评选,特别是在上海书协举办的活动中,常会见到周先生,她谦和的为人,坚韧的工作精神,以至她在书法艺术上的不懈的探索,都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周慧珺独具艺术个性的书法,特别是她的行书为人们熟悉并称道,自她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鲁迅诗歌选》至现在的四十年中,我关注她的作品,觉得周慧珺书风有三变:七十年代及以前所作行书,用笔中锋裹毫,线条圆润凝练,行笔起落转折处多有篆籀意趣,结字宗二王且宋米芾欹正之态互为生发,在流畅的书写中,有一股儒雅沉著的朴茂之气。八十年代后,周慧珺开始借鉴北碑魏墓誌中的结体意趣,铺毫提按方折起笔,转折处增强了字形的骨感与份量;行气打破了惯常的轴心线运动,字形大小随形错落并增大了轴线左右摆动幅度,跌宕起伏更大,突破了原先温文尔雅的风度,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与雄强之气。周慧珺以碑帖结合的方式书写行书,她在做一种新的探索与尝试,试图使自己的书法风格有一种新的突破,这一时期的努力,为周慧珺书风的蜕变与成熟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慧珺行书,已是融合碑帖诣趣挥洒自如的状态,结字随形就势,既中宫内敛沉着又跌宕起伏苍劲舒畅,用笔更多变化,铺笔提按与裹锋使转兼施,线条的表现性更为丰富行笔酣畅,雄浑古穆之气弥漫于字里行间。周慧珺先生作书,寄托情愫神采风扬,在字字玑珠的跳荡中笔势一泻千里,通篇神完气足,特别在周先生的大幅巨制作品中,更能感受到她那不可遏制的创作激情,周慧珺对书法的感知与审美理念,尽在她笔下表达,化古为我直抒胸臆,磅礴情怀中包涵了细腻隽永,形成了她现在特有的艺术风格。

  在作品中,我们能体会到周慧珺激越奔放的气格,但与周先生相处,你会感受到她是一个平静谦和,处世淡定的人。我记得2006年10月,《书法报》记者窦庆勃采访周慧珺先生,其中谈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她的成名作《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发行过百万册风靡全国的情况,她平淡的说:“在`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法帖禁止出版,老书法家不让写字,我34岁受出版社的约请,书写《鲁迅诗歌选》,也许是一次`历史的误会',与现在三十多岁的优秀作者相比,无论功力和技法,这本字帖还是很稚嫩,现在的青年作者比我当时的起点高的多,社会氛围也好得多,我相信他们能轻松的超越我们这一代人”。这种对新一代书家的肯定与尊重,对自己过往成绩的淡然视之,让我敬佩。

  周慧珺作为有成就的女书家,她在谈到当今女书家的情况时说:“女性除了同男性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外,要更多承担家庭责任,我们的社会特别是男性阶层,应该给女性书法家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器重。我因为是单身没有家庭责任,有点成绩那也是微不足道的,那些有家庭又有书法成就的作者,如林岫、宋慧莹、孙晓云、胡秋萍、李静、田文蕙、胡卫平等等,才更值得钦佩”。她的谦虚与对姐妹艺术家的关爱,呼吁社会对女性书家的器重,体现了她宽博的视野与胸怀。

  李静在向我约稿的电话中说,上海方面举办“周慧珺从艺60周年书法作品展览暨周慧珺书法研讨会”,这还是周慧珺老师的第一次个人书法展和研讨活动,这让我既诧异又生感慨,像周慧珺这样曾任中国书协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书法家,在我们这个时代,办个展览,出版几本大型作品集,邀学界同仁开个研讨会,是件极普通不足为奇的事,艺术界原本就是一个喧嚣热闹的场地,人们都在忙着宣传包装自己成名的时候,仍有这样一位前辈书家在安静的生活、安静的写字、安静的品味人生与艺术,周慧珺讲过这样一段话:“功利,不仅仅是字写好了就水到渠成的,那是一种综合因素的集成,学养、品德、资历、背景、环境、书法以外的能力,也许都不可少。你慢慢在各方面修身养性,耐得寂寞,它应该会来的。如果你千方百计的去争功夺利,很可能犯了忌讳——损害社会利益了,那更不能成功”。周慧珺先生性淡泊安宁,为人谦和正直,说话平实少惊人语,我想这与她的人生经历有关。年少时喜爱书法,得以师从海上大家翁闿运、拱德邻、沈尹默,不仅书艺得以传授,且前辈为人治学处世的态度和人格对她的影响,受益一生;周慧珺因类风湿病对腿关节的损害,对她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除养成了坚毅乐观的性格外,更养成她对书法艺术的专注与专情,能静心的研究深入的思考书艺与书艺相关的社会问题,这样的胸襟与艺术态度,自然造就了周慧珺一代艺术大家的风范。周慧珺的艺术品格与人生修养,是当今书坛的楷模,值得我们和青年一代书家学习与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