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看了电影,一直被困在其中,不知道为什么,情绪完全出不来。可惜没有时间二刷,凭借记忆写了这篇简短的分析,算是对自己感情的一个交代。 个人认为《大圣归来》孙悟空主要特点有三个,不完美,这是对他本身性格的总结;落魄,这是对他所处情况的概括;惆怅,这是对他结局的形容。
不完美的悟空
“不完美”是对孙悟空传统形象的继承,孙悟空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空有动物的外形,却没有动物肉长的心。他敢于挑战天庭,追求自我,但是不可否认,在诞生之初,他性格便存在着较大缺陷。
《大圣归来》中的悟空延续了《西游记》中悟空传统性格——不知善恶,无仁之心,强人所难,过度追求自我,甚至达到了损人利己的程度。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所以他需要改变,需要完善自身。
而江流儿就是他改变的契机,最开始他把江流儿当做威胁,但是当他意识到江流儿和小女孩对他没有构成威胁的能力时,他就逐渐减弱了对江流儿的敌意和防备。 后来江流儿跟着他一路唠唠叨叨,他虽然很烦躁,但却接受了这个包袱,甚至答应把小女孩送回去。悟空的心路历程值得我们注意,他最初对江流儿最开始是冷漠, 后来傲娇,再后来则是难以割舍。
最后为什么孙悟空能冲破佛印,因为他心中有了牵挂,有了不舍,用一个比较矫情的形容,因为他有了必须要守护的人。到这里,孙悟空已经不只是当初那个石头变来的猴子,他逐渐具备了人的感情,有了责任,懂得了什么是不舍和爱。
佛印和紧箍咒的存在是一个作用,都是为了在他内心不成熟的状态下,限制他的行动。但是当他和江流儿有了牵挂时,悟空内心已经形成对自己的束缚,也就不需要外物对自己的制约。
所以他破了佛印,披上战甲,降妖灭魔。
落魄的猿猴
《大圣归来》海报宣传说“这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所以有了大圣归来。但是电影带给我们的并非千篇一律的英雄强者形象,影片中孙悟空失了法力,成了一 个极其落魄的存在。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然而这五百年并没有达到如来最初的意图,他依旧兽性未消,魔性未除。反而让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更是加重了他 的戾气,把他变成一个冷漠自私的猴子。
和江流儿初次见面时,他冷漠防备,后来被缠得没办法,在崩溃中接受了这个磨人精。在接下来的相处中,他重新归“自由”,他拥有了伙伴,他逐渐变得温和,珍惜同伴,到最后,他为了小女孩甚至能够主动付出,在法力未回复的情况下与妖王斗争。
但是有觉悟是一回事,能够做成又是另一回事。英雄末路永远催人泪下,当影片中孙悟空抱着脑袋说:“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湿了眼角。
对啊,他并不是不想做,只是做不到。曾经上天下地无所不能的英雄,骄傲得连被石头砸中也要在江流儿面前强忍的人,现在却连一个小女孩都不能拯救,他从齐天大圣变成一个真正的猿猴,谁知道他心中的无奈与痛苦?
大圣的形象告诉我们英雄的不完美,但正是因为不完美,所以才更有真实感,更能深入人心。
孤独的英雄
《大圣归来》是一个温暖的悲剧,之所以说它温暖,因为江流儿让悟空从自私冷漠中走了出来,尝到了不舍和牵挂的滋味。说悲剧,因为带领他走出来的江流儿,却消失在一堆乱石当中。
当悟空飞奔而去救江流儿时,当他奔跑在混沌之前时,当他向江流儿伸出手时,当江流儿露出惊喜的表情时,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以为他失败,江流儿,他自己,甚至是所有观众,都觉得他会成功!
可事实上,当他的手和江流儿的手只有半尺距离时,他被混沌的力量摔落山崖,江流儿的笑容被岩石掩埋。世界仿佛瞬间停止,耳边是隆隆的碎石声,整个世界只剩下他急促而绝望的呼吸。
这是他第一次拼尽全力想要守护一个人,但是为什么就失败了呢?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残忍?当我们拼尽全力做一件事,为什么还是失败呢?
电影没有直接表现他哭,只是从呜咽的声音和跌落在玩偶上的眼泪表达他的情绪。这是中年男人感情的含蓄,也是身为英雄的骄傲,即使是哭,也不能大哭,因为还有妖魔未灭,还有责任要担。
在影片最后,当冲破法印的孙悟空打败了妖王,猛然回头,却没有了喋喋不休的小屁孩。他成功地守住了五十个童男童女,但却护不了最重要的那人。站在山巅寂寞回首的瞬间,他仿佛又听到了那充满活力的声音,大圣……他听了无数声大圣,唯有这次最让人惆怅。
曾经的大圣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但心如磐石,未识人情。
五百年后,大圣依旧是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七十二变,但已经饱尝七情六欲。
影片最后,大圣归来了,唯独缺了江流儿。
这是属于英雄的孤寂。
PS:个人认为江流儿死了,片尾绷带江流儿是给小朋友们的Happy Ending。
PPS:大圣我要给你生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