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生活 > 日常保养 > 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

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

来源:网络转载 2016-12-18 13:17 编辑: www.xigushan.com 查看:

原标题: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

习近平同志在最近一系列讲话中,结合世情、国情、党情,联系当前认识和实践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站在时代的高度,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绩,堪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典范,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一、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方法的自觉遵循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对待历史和历史问题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分析历史和历史人物时应该尊重历史的辩证法,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坚持实践性和物质性的统一。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发展是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人们包括历史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实践过程中和物质基础上进行生活和创造历史的。二是坚持联系和发展的统一。社会历史既是联系的整体、又是发展的过程,要在特定的联系和发展中具体地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片面地、静止地、抽象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三是坚持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在承认历史具有客观规律和必然性的同时,要承认人们的选择活动的重要作用,看到人的活动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人们都是在既有的历史前提下创造历史,因而不能任意选择自己的历史;另一方面,历史又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选择活动,离不开社会实践。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舞台上,人们扮演着“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双重身份,既充当了历史的主体,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活跃在历史前台并起重要历史作用的历史人物,亦不例外。四是坚持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这里所说的科学尺度主要是指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而价值尺度主要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都离不开这两把尺子。

历史和历史人物是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定意义上,历史人物是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也是历史的缩影,而历史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和条件。不能把历史和历史人物割裂开来。评价历史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一致的。评价历史的尺度和评价历史人物,都要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相联系,都要坚持历史的辩证分析方法。对历史和历史人物评价,都应本着严肃认真,对历史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不能单纯以主观好恶为标准,那种对历史人物肆意抬高、神化或歪曲贬低、“恶搞”都是不可取的。

二、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认识发展的需要

对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关涉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的选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历史,有助于透过历史表象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通过历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运动认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客观依据,有助于依据历史经验来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走向。

当代中国社会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到今天,需要我们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获取智慧。人类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前进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难探索、不懈奋斗的历史经验,是我们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总结。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然性,如何看待革命和建设的关系,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关系,如何看待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过等问题上,都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正确评价有关的历史和历史人物。如果不消除认识上的误解和错误,就容易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正义事业的信心,就会给正在进行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种种危害。例如,有人不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有人把革命与建设对立起来,否定革命的历史;有人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对立起来,或者用前者否定后者,或者用后者否定前者;有人不能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历史过错,简单地否定毛泽东思想。这种观点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曲解了历史,容易引导人们走向某一个极端,迷失正确的前进方向。

在波澜壮阔、曲折前进的历史长河中,交织着种种矛盾,记录着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奋斗足迹,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总结的那样:“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三、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必须把握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辩证关系

(一)要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中把握中国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全过程的基本矛盾。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走向是由这一矛盾及其运动所决定的。在旧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压迫下,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解放生产力,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生产力一度得到极大解放和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勃勃。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既是社会革命的客观依据,也是社会改革的客观依据。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了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

(二)要从历史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联系中认识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形成的条件和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探索,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弄清楚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的历史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人民创造性的历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