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06期
整理/图 本刊记者 宦菁
金融行业历来都是先锋科技的优先试用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革新,结合互联网行业灵活、迅捷的特性,催生了不少新兴的金融产品形式,由此开启了一扇通往无数可能性的大门。互联网金融缘何得以快速发展?现今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裴平与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胡庆华在“聚焦互联网+——江苏互联网金融风云人物访谈”中与我们共同分享他们的精彩观点。
互联网金融的三大主体
从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可以把中国的互联网主体分为三类:一是,金融机构互联网化,比如银行互联网化。二是,互联网机构金融化,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三是,其他企业跨界进入互联网平台,比如说房地产商转向互联网金融。这三大主体现在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
随着竞争的加剧,未来将会形成三个主体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展的大格局。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发挥的空间非常大,足够容纳三大主体。那么在竞争的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的基本框架等来看,占比较重要地位的依然会是金融机构互联网化,因为它们资金实力强、金融人才多,只要技术上加以改进、理念上加以更换,发展会非常迅速。
互联网金融与移动互联原住民
90后、00后,甚至未来出生的新生代他们与互联网联系得非常紧密,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审美观点以及偏好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由他们主导的未来便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社会。因此每一个金融机构从经营理念、广告策划,都要紧跟新生代的审美要求、价值判断以及思维方式,满足和适应他们对便利的要求。这群移动互联原住民对个性化、定制性的服务有着一定的要求,而互联网金融灵活、多变的形式与服务也将满足他们的需求。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发展会如此迅速,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做得还远远不够,因此给了互联网金融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金融可以做的还很多。金融和新技术嫁接得越好、越简单,越容易被大众接受。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在努力营造出一种更为积极、多样化、主动的服务氛围。银行原本是被动地等着用户上门,后来跟着时代走有了网上银行,而现在则会迎合新兴客户增加移动客户端,理财也从高门槛走向零门槛。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如今,互联网金融中P2P是个很火的概念,也存在着许多关于风险的质疑声。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即“个人对个人”,或可广义地称为“一端对一端”,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科技技术,实现借贷关系。P2P平台本意是信息中介,为金融资金借贷的双方提供交易信息,进而达成一致。但这其中存在一个重要隐患或问题,即目前P2P中介并不能确保交易双方公布的资金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信息真实性。这同国外有较大区别,因我国的征信系统还不健全,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还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用信息,同时社会第三方也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用信息,从而导致我们产生互联网金融的信用风险,即欺骗、导致逃跑这种情况不断发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P2P平台的良性快速发展。
对此,中央明确提出一边要大力促进发展,一边要切实加强监管,即在保持一定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框架下,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包容性监管,要以宽容的态度分析和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监管;二是分类监管和重点监管,要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种平台进行分类,有重点的进行监管,把一些重要问题及时解决掉;三是协调监管,现在把金融监管简单称之为“一行三会加地方金融办”,甚至还包括通信管理局,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统筹协调,不能人人都管,也不能人人都不管;四是方式要创新,互联网金融本身带有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我们的监管理念、技术都要与时俱进,不断随其发展予以改变,实现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方法来监管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是否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大数据,何以能称之为大数据?大数据简单地说就是大容量数据,其具有四个鲜明特征或评判标准:一是样本多,例如一个金融平台每天的信息收集恒量相当于5000个国家级的图书馆,人们划卡,吃饭,所有行踪全部予以记录;二是种类多,性别、年龄这些基本信息以外,还有人们的兴趣、行为偏好,都能记录下来;三是处理快,用云计算技术,从大量的信息中,挖掘出你需要的信息点;四是数据真实,因为所有数据都是对人们留下的痕迹的客观记录。但是,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所宣称的大数据时代实际上并未到来。首先数据不够大,我们很多互联网平台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还没能力迅速积累足够大量的客户信息,大数据的基础还没有达到;其次,还没有很好的数据挖掘团队,由于数据过于庞大,如果不挖掘、不使用等于是垃圾,且大数据人才稀缺,中国真正的大数据人才不到100个,一般的平台确实很难建立这个团队;第三是大数据的收集、存储需要有足够的现代化设备支撑,比如说大型计算机,而很多平台,仅仅花了几千块钱买一个软件,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现在的互联网金融,特别是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虽发展很快,但还没有进入大数据时代,包括一些中型的银行,都不能算是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亟需复合型人才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金融的快速更迭。无论是专业的设置,还是学科间的划分,并没有与时俱进,仍然按照旧有的格局。我们有计算机专业、有金融专业,还有所谓的电子商务专业,看上去面面俱到,但学科间的交叉是非常有限的,学生无法跨专业选课。但在实际的人才需求中,却存在着大量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校在人才教育培养上还应该出台一些更为灵活、更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
学校要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如果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感兴趣,他可以选计算机系的课程、电子商务系的课程,还有金融学系的课程。这样,他的知识结构能得到完善。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创业。如果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感兴趣,而且有想法、有创业方案,那么他的创业项目所涉及到的各个专业的老师和专家就要共同支持,组成复合型的创业团队。如此培养出的学生,便能适应如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的需要。
上一篇:产品的服务化时代正在到来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文章
原文来源:《风流一代·top青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