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顺利占领荆州,收降刘琮的八万人马,拥有大军数十万,实力陡增,骄横益甚。扬言要顺流而下,席卷江东。孙权任命周瑜为左督,统军三万。程普为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周瑜和刘备部队会师,沿江而上,与曹军在赤壁相遇。曹军新到江南,不服水土,疾病流行,士气低落。刚一接战,立即败退,只好驻扎在江北,想等冬天过后,第二年春天再战;周瑜所部,初战获胜,士气振奋,驻扎在南岸。曹营将士,好多人不习水性,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曹操下令把战船用铁索锁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连接成水上营寨,以便利行走。他自以为得计,称这些船为连环船。
看到这种情况,周瑜部下老将黄盖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选择了一个刮东南风的夜晚,命令黄盖带领数十艘战船(每一战船后拖一只小船,以备放火人员后退时使用),乘风向曹营进发。曹军以为黄盖真来投降,毫不防备,只是指点观看。船队行到距离曹军水寨一里左右,黄盖下令各船同时点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操留曹仁守江陵,自己返回北方。赤壁之战,中国统一过程暂告中断,三足鼎立局面已露端倪,周瑜则声威大震,名扬天下。
赤壁之战后周瑜扼制刘备的计谋未被采用,于是又向孙权献上另一计策。时刘璋任益州牧,张鲁不断生事滋扰。周瑜对孙权说:“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这一计划,非常有战略眼光。孙权当即表示同意。
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一说死庐陵巴丘,今峡江县巴邱镇),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七、李贺——雨冷香魂吊书客
短命程度:★★★
才德水平:★★★
早死影响:★
李贺简直就是王勃的翻版,都是唐朝首屈一指的大诗人,而且从小就是名副其实的“神童”,都曾才华横溢却壮志难酬,最后双双在27岁飘然而去,令后人无限惋惜。不过,相比较而已,李贺一生更衰,愁苦多病,命运极其坎坷。因为父亲名进肃的名字犯了忌讳,礼部官员永久剥夺了他考进士的资格。仕途失意之后,李贺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每得佳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母亲看到儿子每天背着一个布口袋回家,然后写诗直到深夜,十分心疼地说:“我儿写诗,是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啊!”当然,正是因为李贺如此呕心沥血地投入创作,所以他写的大量诗作都成为后人推崇赞叹的佳作。比如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
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首五言绝句,多少年来就编入我们的小学课本。现在世上到底有几亿人会背诵这首诗,恐怕都难以统计清楚。千百年来,他的诗被后人反复引用,而模仿和克隆李贺诗意写诗更是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中就多处引用了李贺的名句,甚至有人将其误以为是毛的原创。这些诗句有“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石破天惊逗秋雨”、“男儿何不带吴钩”、“天若有情天亦老”等。
关于李贺的死,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天才短寿、让人聊以自慰的传说。据说,李贺临死之时,恍惚间看到一位身着绯红衣衫、驾赤虬车的人从天而降,手捧用篆书写成的公文,对他说:“上帝新近修成了一座白玉楼,听说你文章写得好,让我前来请你上天去写一篇《白玉楼记》。”李贺以母亲年老多病无人照顾为借口而极力推辞。来使笑着说:“你就不要推辞了,天上过的是神仙日子,比你在人间受苦受难强多了,跟我走吧。”随后,人们就看到一屡青烟冉冉升起,李贺跟着绯衣天使直上云霄,消失在茫茫天空。随即,27岁的诗人瞌然去世。
八、柴荣——自古英雄出少年
短命程度:★★★
才德水平:★★★
早死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亦称柴世宗),军事统帅。后周太祖郭威内侄,收为养子,又名郭荣。继位后复本姓。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性刚毅,善治军,有雄才大略。初历后汉左监门卫将军、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广顺元年(951),后周立国,任镇宁节度使。三年,擢开封尹,封晋王。
显德元年(954)正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侍中,总管内外兵马事。是月,太祖卒,继帝位。二月,北汉主刘崇乘其新立,与辽合兵4万攻后周,柴荣力排臣僚劝阻,断然率军迎战,于高平(今属山西)南大破北汉军,稳定了政局。战后严肃军纪,惩办骄惰;整军练卒,裁汰冗弱;集诸道精锐建殿前诸班、诸军,军威大振。同时在政治、经济上继续实行改革,成绩卓著。
二年,求贤纳谏,诏众臣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后又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分十卷,凡42门,已失传),制定铲削割据、实现统一的方略。派军收取秦、成、阶(今甘肃天水市西北、成县、武都东南)、凤(今陕西凤县东北)四州;继连续三年三次率兵亲征南唐,并创建水军,尽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
六年三月,为收复燕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地区),率军攻辽,水陆并进,连克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霸州)、淤口(今霸州东信安镇)三关,收复瀛(今河间)、莫(今任丘北鄚州镇)、易(今易县)等州地。五月,欲乘胜进取幽州(今北京),因病重班师。六月十九日,卒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年仅38岁。
柴荣的文治武功,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九、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
短命程度:★★
才德水平:★★
早死影响:★
有人说,十七世纪的北京,既是康熙大帝的,又是纳兰性德的。一个是一代英主,雄韬伟略,皓如皎月;一个是御前侍卫,却诗才俊逸,灿若朗星。只是纳兰性德的英年早逝,令北京城的星空暗淡了许多。刀子磨的太快,用起来顺手,但也容易折断。才高不寿也许是对纳兰性德最好的安慰。《红楼梦》问世以后,有人“考证”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性德。真相到底怎么样,后人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