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故山 > 奢品 > 奢侈品牌 > 外资品牌扩张“急刹车 重构奢侈品产业链

外资品牌扩张“急刹车 重构奢侈品产业链

来源:网络转载 2014-06-14 23:56 编辑: 网络 查看:

  奢侈品消费实质上属于精英行业,更多代表的是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奢侈品消费的理性回归是本土高端品牌崛起的黄金期,将彻底改变国内高端消费品市场格局,整个产业链开始重新架构。

  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正走向理性

  上月初,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区首席专家欧阳坤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过去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均有“凡贵即好”的消费误区,但现在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奢侈品牌的文化价值。

  从2013年开始,全球奢侈品市场面临诸多压力。中国也不例外,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奢侈品市场正慢慢减速。

  多位业界人士认为,奢侈品消费的理性回归是本土高端品牌崛起的黄金期,将彻底改变国内高端消费品市场格局,整个产业链开始重新架构。

  从“秀品位”到懂得鉴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国力增强,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国人对奢侈品消费的热度,从几年来的网络高频词如“血拼”可窥一斑。

  武汉春秋国际旅行社董事长齐心向本刊记者回忆一次欧洲游的经历。因避雨,他所带的团队在法国巴黎春天百货稍作停留,“就半天时间,这批游客的手里都大包小包地提着各类高端商品。”

  客观讲,奢侈品消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国的经济实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到2010年因人均GDP首次超过4000美元而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随之带动的就包括奢侈品消费增长。

  再以日本为例,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GDP年均增长率超过10%,一批“新中间层”应运而生,导致这一时期该国初步形成了奢侈品消费者群体。

  但经济持续繁荣后,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购买心理也将逐步走出炫耀阶段,这一过程在亚洲的“四小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和台湾)都得到了印证。

  “国内的奢侈品消费正在迈向成熟,由起初的‘秀品位’到懂得鉴赏,并注重实用价值。”欧阳坤表示,成熟的消费行为将建立在品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

  奢侈品市场回归理性,具体原因可以说很多,但当前中国政府打击贪污腐败、反对奢华消费的系列强硬措施不可不提。

  美国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已连续多年发布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在对去年的调研报告中,该公司开篇就下了结论:2013年对于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而言,是表现平平的一年。

  这一结论,一方面反映出国人开始重新认识奢侈品消费,另一方面也暗指受中央政策导向的影响。2012年7月,国务院出台《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奢侈品明文进入政府禁止采购之列,条例于当年10月正式实施。

  从2013年全年奢侈品市场行情来看,贝恩公司报告的数据是全年平均增长仅2%,而在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率达30%以上。

  另据瑞士钟表联合会调查,瑞士钟表在中国风光长达10年的好景一去不返。在2013年的前11个月,该国出口中国的手表总值同比下降15%,跌幅在全球30个国家的统计数据中为最大。

  然而,奢侈品商看到另一个尴尬局面却是,受内地和海外市场的产品价差影响,国人海外消费能力并未减弱。多份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还表明,虽然国内消费增长放缓,但中国人海外奢侈品消费占到了全球消费的71%。

  “海外消费是刚性需求,这部分不会因政策影响而减弱。”齐心称。他举例分析,在欧洲,一款劳力士金表售价约13万元至14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在国内同款售价约17万元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差价把一趟欧洲游的费用都赚回来了。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中国奢侈品报告》撰写人任国强总结近期变化时指出:“因为税收和礼品消费,中国的奢侈品市场长期以来处于畸形发展状态,这一轮打击腐败和放缓有助于市场回归正轨。”

  外资品牌扩张“急刹车”

  中国奢侈品市场理性的回归,还将重写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游戏规则及厂商布局。

  日前,知名奢侈品企业开云集团公布的2014财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该集团销售额为24亿欧元,在可比架构下(排除重组和汇率影响)同比增长4.1%。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两大品牌GUCCI和彪马的当季业务未见起色。

  近年来,在中国大陆迅速扩张的奢侈品牌今年已出现“急刹车”。继LV明确表示不会在二三线城市继续开店后,GUCCI也宣布放缓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其原本每年在华建设10至15家门店的计划将缩编为3至4家。

  开云集团一高层在财报后分析师会中坦言,GUCCI在中国的销售仍在萎缩,不过“情况正有所改善”。

  无独有偶,门店缩编开始蔓延整个奢侈品行业。据了解,2013年,奢侈品牌相继撤出上海外滩就已引发市场关注:阿玛尼旗舰店、杜嘉班纳旗舰店均已停业。

  根据贝恩公司调研全球20个奢侈品牌的情况看,中国市场的新店数量已从去年约150家减少至今年的100家左右,下降幅度约达三分之一。由于2013年多数奢侈品牌的可比门店销售额有所下降,他们将当前重点转为门店的翻修、迁址以及运营改善。

  多位接受本刊采访人士表示,奢侈品单方面高速增长难以再现,市场结构性调整大势所趋。

  随着物流信息的透明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消费群体扩大带来的大众化与时尚化,以及电子商务推动商业模式变化,零售升级在所难免。

  “这一新趋势导致国外奢侈品牌更侧重服务,培养客户忠诚度,加大客户品牌文化认知度,这一切促成了奢侈品市场内部的结构性调整。”欧阳坤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自5月起,开云集团将精简机构,只设立“奢侈品-高级定制和皮具”和“奢侈品-手表和珠宝”这两个部门。

  作为开云集团老对手的LVMH集团则继续保持“见好就收”策略,去年该集团销售额291亿欧元,同比增长仅4%。同时,该集团还不断完善产业链结构,并于日前收购了法国勃艮第最古老的葡萄酒庄园之一兰布莱园,加快全球产业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